APP下载

小剧场艺术的一次有益探索
——“中国·盐都首届全国小剧场艺术荟萃”观后

2017-11-14陆莹君

剧影月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田汉小剧场剧目

■陆莹君

小剧场艺术的一次有益探索

——“中国·盐都首届全国小剧场艺术荟萃”观后

■陆莹君

2016年11月25日—12月1日,由中国田汉研究会、盐都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盐都首届全国小剧场艺术荟萃”在江苏盐都举行。在中央推进文艺评奖改革,精简压缩奖项的大背景下,中国田汉研究会改变思路,主动与地方政府联手,通过评介与交流的方式,引领和推介优秀小剧场艺术。该活动自2016年8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艺术院团、文化馆以及戏剧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截止10月底,组委会共收到报送的剧目40多个。经专家初审、复审,最终有6部剧目入选本次展演。这6台剧目分别是:福建泉州高甲戏传承中心的高甲戏《美女与野兽》、深圳罗湖文化馆的话剧《我要恋爱》、安徽合肥市蜀山区文化馆的黄梅戏《岁岁杜鹃红》、江西省话剧团的话剧《零下十三度》、上海淮剧团的淮剧《孔乙己》、北京娄迺鸣文化创意工作室的话剧《中国好大爷》。在为期一周的献演和角逐中,由观察员和观众共同投票,最终产生了最佳小剧场剧目、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等奖项。

笔者有幸参与了这次小剧场艺术荟萃活动,参演剧目无论是话剧还是戏曲,都有创新和突破之处。高甲戏《美女与野兽》将西方故事用中国戏剧的表演形式来演绎,并融入运用高甲戏表现力非常强的艺术手段,绽放传统戏曲魅力,确实是一个传承创新的优秀剧目。淮剧《孔乙己》在形式和样式上突破传统戏曲表现手法,赋予了更广更深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气息。全剧的时空维度,把握着戏剧性的流程,控制着情感张弛的节律,从而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有了一个新的诠释。黄梅戏《岁岁杜鹃红》将戏曲表演技巧与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相结合,融入到演员表演中,充分发挥了表演才能。话剧《我要恋爱》以胖哥的三次恋爱故事为主线,讲述或离奇或荒诞或悲伤或喜悦的恋爱遭遇,以话剧为主,糅进歌唱、舞蹈等艺术手法,获得了强烈的剧场效果。话剧《零下十三度》将实验话剧的“看不懂”化为“看得懂”,采用了各种新颖的编导手法来诠释关于“亲情与爱情”这个主题,电影蒙太奇手法、剧中角色互换、人偶等艺术表现形式在这部剧中得到大胆尝试;话剧《中国好大爷》把西方故事和中国故事来了个有机结合,古今穿越,机趣幽默,在笑声中让我们获得更多思考。

7天时间、6台剧目,剧目不多,规模不大,却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也是田汉研究会通过务实的态度力推优秀小剧场艺术,完全符合小剧场“小而有品位”的品格。

小剧场戏剧,重在它的实验性和创新性,而对于小剧场戏剧活动如何搞?什么样的剧目才是观众需要的?专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对此,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周光认为,实验精神初现、国内第一个明确倡导小剧场运动的是田汉,田汉先生开展了小剧场实验运动,他创立了“南国社”,也写了很多这方面的剧本,包括很有名的《名优之死》,这么多年以来,小剧场演出需要改革、需要前进。小剧场戏剧应该是更加包容与开放的戏剧,我们举办全国首届小剧场艺术荟萃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

表演艺术家李文启对小剧场戏剧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小剧场演出,这是上世纪90年代才有的提法,以前我们都称之为“黑匣子”。从篇幅来看,小剧场戏剧是介于大戏和小品之间,偏向大戏,题材可大可小,可以有铺垫、有发展,这不像小品,开门就进、见酒就喝,它允许有比较好的铺陈。所以必须弄清小剧场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的观演关系。一般演出基本都是三面观众,小剧场演出可以是四面观众,在一千多人的剧院里与观众互动困难,但在一个“黑匣子”里互动,甚至最后作品应该怎么结尾,也可以请大家一起出主意,让观众参与到戏剧创作中来,活泼生动,这也就让在小剧场舞台上演出的人能有演员的第一自我,而不是完全生活在角色中。李文启说这次的小剧场艺术荟萃的参演剧目,很多让他耳目一新,这里面有传承、有创新、还有很多成功的探索。

导演艺术家娄迺鸣是作为演出者参与这一活动的,她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平台上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展现出来,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小剧场艺术。这么多年,各地小剧场活动搞得不少,但形成气候的不多。这次田汉研究会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应该说起到了一个引领作用,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把它慢慢做大,形成一个品牌。

在剧作家毓钺看来,小剧场的兴起是一场文化潮流的兴起,也是个性张扬、思想解放的标志。小剧场作品千变万化,怎么写都行,因为怎么想都行,这是小剧场作品与其他作品最大的、最本质的区别,因为小剧场演出代表思想开拓和探索的无边界。如今网络媒介的开放、无边界,各种思想活跃,推动着小剧场演出的发展,网络的助推,将小剧场演出不再仅仅停留在几个中心城市,这次把艺术基地放在三线城市,也是小剧场今后发展的趋势。

剧作家陈明作为本地剧作家,对小剧场戏剧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他看了这么多场小剧场作品,个人启发很大。例如高甲戏《美女与野兽》,把国外童话改编成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将中西方的审美、价值观嫁接起来,增大了观众的接受度,令人耳目一新。这些作品的演出对于剧作家的创作理念、选择是有冲击力的,它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整体反思,让人们再往深度走一走。

此次活动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每一场的演出结束后,都有一个点评,这个点评就在剧场里,在演职员和观众中,这样不仅让每一部剧目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让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得到了提高。

为了让戏剧艺术进一步走进大众,早在1927年,田汉先生就在上海开始小剧场戏剧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次中国田汉研究会通过“小剧场艺术荟萃”这样一个鼓励性质的活动,开启了基层群众文艺团体切实参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新模式,为全国规模的小剧场艺术交流、推广搭建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平台,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更接地气的题材作品,吸引更多的观众,让他们走进剧场。

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带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乡镇、农庄也建设了现代化剧场。这些设施,需要大量剧目的投入方能物尽其用。因而,小剧场戏剧以及小剧场演出在我国发展迅速,不仅会在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愈发火爆,同时也会在大部分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二三线城市陆续发展起来。迅猛发展、良莠不齐,这是现状,因而需要通过相互观摩、切磋以及适当的评论来促进小剧场艺术的健康发展。

推动小剧场艺术的发展是责任使然,也是机遇使然。希望中国田汉研究会主办“小剧场艺术荟萃”越办越好,并通过这样一个新的艺术平台和文化品牌,让小剧场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田汉小剧场剧目
书写真实的田汉
——论《田汉传》兼与《田汉评传》对比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
田汉娱母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