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嫌疑人X的献身》

2017-11-14贺静彬

电影文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东野潜意识共情

贺静彬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西谷弘执导,东野圭吾也参与编剧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

Suspect

X

,2008)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其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片,更是一部具有精神分析意义的心理探索电影。打动观众的并不仅仅是巧妙的情节构思,还有看似极端,但其实具有真实性的一个个人物。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对电影的剧情进行梳理,对电影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开掘《嫌疑人X的献身》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一、意识与潜意识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从三个层面划分了人的精神活动,分别是意识、前意识以及潜意识,它们各有不同但是又相互联系。其中意识代表了人可以自我认知的心理活动,潜意识又被称为无意识,这里的活动是人自己无法察觉的。弗洛伊德将潜意识比喻为一个门厅,在这个门厅之中,大量心理冲动汇集在一处,而前意识则是沟通门厅和作为接待室的意识的小房间,这个小房间的门卫会筛选人的心理活动。在人的潜意识中,有大量本能和欲望,由于社会或他人的原因而被压抑,只能留在潜意识之中。

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石神哲哉原本用以保护花岗靖子母女的方式便是替她们杀死一个人,用来当作死去的富樫慎二的替身,但是假富樫的死也同样会惊动警方。于是石神决定将自己伪装成一个跟踪偷窥狂,将警方对靖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上述都是存在于石神的意识范围中的。包括石神在拿筷子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因为看到筷子纸套上的印刷图案和文字会暴露靖子工作的便当店,这也就有可能让前来查案的汤川学知道自己因为暗恋靖子而长期去那里买便当的事实,于是石神有意换了一双筷子。然而经验老到的汤川学却突破了石神“加密”的意识,进入到他的潜意识中。由于潜意识是难以控制的,它依然会反映在一个人的情绪变化以及不自觉的行为中。当汤川学发现石神开始在意自己的外表,并嫉妒和靖子约会的工藤时,他所得到的推论并不是“石神是一个跟踪靖子的变态”,而是“石神爱上了靖子”。而在与石神的交往中,汤川学更是发现石神有意识地不谈论靖子。由于汤川学对石神有着思维缜密的印象,他明白石神不会做任何无意义的事,那么他的种种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做出的隐瞒行为,恰恰指向了他与这桩案件有关,而石神的思维缜密也就意味着案件的背后很有可能有高明的策划手段。而在认定石神杀人却又没自首后,汤川学也就顺理成章地反推出了杀人的有可能是母女俩或其中一个。可以说,汤川学的推理能力以及他对石神的熟稔是他能够破解真假尸体和真假凶手谜题的重要原因。正因两人早已惺惺相惜,汤川学才能读解石神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曾经指出在潜意识中,支配人行为的本能是爱欲(eros)、性本能(sexual instinct)和施虐(sadism),前两者可以归于生本能,而第三者则可以归为死本能。人类有自我保存、延续种族以及寻求快乐的需要,也有进行憎恨和破坏的动机性源泉。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石神曾经两次为施虐或几乎为施虐本能所支配。第一次是杀死流浪汉,并对尸体进行了破坏牙齿、指纹等施虐行为,第二次则是在石神和汤川学在雪山上命悬一线,汤川学已经体力不支的时候,石神曾经对汤川学这个对他步步紧逼的人有过一瞬间的杀机。但是石神最终还是对汤川学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也最终导致了自己计划的失败。石神的行为其实是与爱欲和性本能有关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深爱着善良的靖子,希望靖子能得到下半生的幸福。当石神在案件发生后凭借意识进行精细、无情的推演时,驱动他的都是潜意识中对靖子的爱。

二、生存困境下的个体需要

在弗洛伊德、荣格等人之后,精神分析学又在埃里希·弗洛姆的努力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由于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指出的物质生产决定人的精神特点这一思想,弗洛姆擅长从社会的角度来思考精神分析问题。在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们可以发现,他擅长分析社会性格与社会潜意识,并最终将人在精神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指向当代存在弊病的资本主义制度。弗洛姆认为,当代的(主要指的是工业化与产业革命完成以后)西方社会给人制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对人的深层心理进行了麻痹、侵蚀与控制。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人在被资本主义极大地解放,不再依附于土地或宗教时,又获得了一种孤立感:“个人陷入孤立;任何事情都依赖自己的努力,而非他的传统社会地位的安全保护。”

弗洛姆认为,在温饱需要后,人还有爱和自爱与超越的需要,而这往往是难以得到满足的。弗洛伊德曾经提出过“原发自恋”的概念,即人本能地有着自恋倾向,而随着人的成长,这种对自己的爱也会发展成为对他人,乃至对外部世界的爱。而如果这种自恋没有发展为爱别人,那么它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即“继发自恋”。在电影中,石神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天才,他由于情商过低,在毕业之后求职时四处碰壁,最后只能大材小用地在一所三流私立学校教授数学,面对的是完全不尊重这门学科的学生。他的数学头脑长期处于压抑之中,最终却是以一种令人遗憾和惋惜的方式来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犯罪。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爱的需要以及超越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在石神的生存环境中,他是一个陌生人,是被动接受生活的一切苦难的,石神也主动将自己与他人疏离,慢慢变为一个精神上的不健全者。是在结识了花岗靖子母女之后,石神尽管还是孑然一身,但是他已经重拾了与世界结合和进一步接触的意愿。他对靖子的爱也是不求回报的,他表示:“我要感谢你,因为在我最绝望、想要放弃一切的时候,是你拯救了我。我想,你一定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不过,这样最好。……工藤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人,如果你能和他结婚,你们母女一定会得到幸福。请记住,如果你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而另一方面,石神设计诡计的动机还体现着他的超越需要。命案的发生实际上等于给予了他一个挑战汤川学的机会。汤川学成为一个解题者,而石神则成为一个出题人,并且他笃信汤川学无法解出正确答案。整个迷惑警方的过程对于石神来说其实是拥有快感的,因为这和数学一样实现了他的创造欲望,使他仿佛进入到一个自由自觉,能够一展才华的王国。石神甚至一开始就设计了自己自首这一结局,在石神看来,即使是自己自首,那也说明自己赢得了这次较量,为此石神甚至不惜提供给警方一点破案的提示。他正是在这种炫技式的提示中得到一种日常生活中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三、人本主义下的共情心理

共情(Empathy)原本是一个人本主义中的概念,由心理治疗学派的开创者卡尔·罗杰斯最先提出。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员应该要充分、正确地了解咨询者的主观世界,并将有意义的信息传递给对方。而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共情实际上是与精神分析所强调的“反移情”以及在心理治疗中的对质、澄清等技术手段有共通之处的,它们都是了解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钥匙。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理论中,共情的概念频繁出现,它出自人本主义,却已经融入了精神分析之中。

如果说罗杰斯对共情的阐释还限定在心理咨询这一范围内的话,那么梅厄夫则将共情引向了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梅厄夫认为,共情在于“关怀一个人,必须能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而梅厄夫的这一观点则可以为我们探析《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人物情感以及案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同学的汤川学无法理解石神何以愿意为了靖子而做出这样大的牺牲,这正是因为汤川学无法完全和石神共情。石神外表冷漠,对生存心灰意冷,而新邻居靖子和美里带着灿烂微笑登门拜访恰好拯救了准备上吊自杀的石神,燃起了他内心对生的渴望。在日本,由于建筑普遍墙壁较薄,隔音效果不佳,因此人们习惯于在搬家后带着一点小礼物访问左邻右舍,以为日后有可能造成的打扰道歉,建立起良好的邻里关系,这既是日本市井文化的一种,也是一种共情心理的体现。人类都有着被同类欢迎和包容的需要。而这种小的共情在石神这里被扩大了。对于已经接近死亡边缘的石神来说,第一,靖子和美里就是来拯救他的天使,靖子更是一位让他在世界上能够继续生存的女神。为此他愿意在平时卑微地、沉默地守望着靖子,而在靖子需要的时候,他会为了报答靖子曾经给予他的善意而不顾一切地站出来保护靖子。第二,死亡对于石神来说早已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既然可以为靖子而生,就可以为靖子而死。因此,他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帮靖子洗脱罪名,并将祸水引到自己头上这件事。甚至为了完成整个案件的诡计,石神不惜杀死另外一个无辜的人,从而令自己真正地犯罪,可以坦然地接受最后被绳之以法,为靖子付出生命的结局。尽管就滥杀无辜这一点来说,石神是有罪的,但是就他对靖子深沉、义无反顾的爱而言,这又是令人动容的。

而电影最后结局的高潮也并不是由案件真相的揭露造成的,恰恰是由人物情感带出的。无法和石神完全实现共情的汤川学在明知“查到了真相的话谁都不会幸福”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将真相告诉靖子,从而造成了一个全输的结局。石神和靖子、美里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他们以及汤川学都备受打击,工藤也失去了爱人,没有人成为这个故事中的赢家。而在最后面对石神时,一直被深爱、被保护的靖子也无法实现和石神的共情,她对石神拥有的只是强烈的愧疚,同时还有对自己的自卑。她跪在石神之前哭道:“真的很对不起,让您为了我们……为了我这种女人……”靖子所自我认定的“我这种女人”指的是自己陪酒女的出身,她无法意识到自己在石神的眼中拥有“和解开数学题的美感在本质上一样”的美,那就是她给石神的温暖和微笑。换言之,电影悲剧的高潮在于石神被全方位地摧毁,他的缜密计划被汤川学看穿,而他的全部深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在目前的推理小说已经进入单纯操弄谜诡,而诡计的设置又在警方的高科技下越来越困难的死胡同时,东野圭吾则变推理小说为“悬念小说”,被誉为当前日本推理小说家之中最善于刻画人物心理和情感者。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原著本身就有着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当小说被影像化后,内心戏的省减就成为必然。这一方面考验的是演员的演技,另一方面则考验电影剧本的改编。值得肯定的是,西谷弘和东野本人共同完成的同名电影实现了人物精神层次的影像书写,在表面的诡计背后,观众得以清楚每一个主要人物行为的动机。这也正是《嫌疑人X的献身》的最高艺术价值所在,即对人类灵魂的力量、生命与爱的沉重以及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进行彰显。

猜你喜欢

东野潜意识共情
东野稷驾马车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东野稷败马/《庄子》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人心拯救
东野圭吾小说中自杀行为浅析——基于涂尔干《自杀论》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