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的人物情感解读
2017-11-14张文珠
张文珠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如果·爱》是陈可辛导演于2005年推出的一部歌舞爱情片,这是陈可辛的又一次自我突破。影片将音乐、歌舞很好地融入剧情发展之中,对于影片叙事的节奏丝毫没有阻断之感,这一点与西方经典歌舞片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同时,影片中的人物塑造可谓十分丰满,细腻的情感在陈可辛的引导之下,通过影像传达给了观众。文章从女性情感、男性情感、情感的呈现方式三方面,解读《如果·爱》中的人物情感。
一、女性情感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电影的重要部分。在各种类型片中,人物塑造都是重中之重。成功地塑造深入人心的形象,是导演功力的最佳证明。《如果·爱》中的女主人公,是来自于中国农村的年轻女孩孙纳。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女性,其情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
首先,单纯、善良是孙纳原始的性格特征。孙纳出身于贫困的小山村务农之家,对于偏远山村的农民而言,能够解决温饱,是他们最简单直接的愿望,贫瘠的土地孕育了勤劳朴实的一代代农民。他们大都脸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人与人之间保持着最淳朴的邻里关系。而生长于这样简单环境中的孙纳,也具备了基本的单纯、善良品质。这在影片中孙纳初来北京时的生活状态中就可以看出端倪。由于贫穷,她没有钱吃饭,在面馆偶遇吃面的林见东,趁他付钱时,吃光了他剩下的面,而且居然想都不想地快步跟上了他。这对于一个女孩来说,不可谓不单纯,特别是面对的是在面馆见了一面的陌生男人。随着林见东来到他的住地后,洗完澡后,还没等吃上林见东的泡面,就已经在林见东的邻铺睡熟了。在陌生人的住处都能沉睡如此,可见孙纳对林见东是很信任的,这种信任源于她单纯、善良的天性。
其次,虚荣、现实是孙纳最直观的性格标签。为了出人头地,她可以不惜出卖自己。孙纳所经历的过于贫穷的生活,造成了她对物质条件的极端追求,可以说她是“穷怕了”。为了出人头地,孙纳来到北京闯生活。她喜欢唱歌,希望实现自己的明星梦。在大都市,生活环境与乡下完全不同,这个环境里的生活经历促成了孙纳虚伪、冷血的性格。开始的时候,她靠自己的努力在三里屯酒吧驻唱,苦苦坚持着。当在剧组认识了外国制片人后,她相信了制片人的花言巧语,却被其狠狠地背叛了。这个背叛将孙纳彻底推入了深渊,她无法面对从前的自己,也无法面对林见东。从此,孙纳不再相信人,甚至不再在乎爱情、尊严,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和条件往上爬,相信只有成功才是自己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其他的都是可以舍弃的,只有金钱和名誉是实在的。
最后,圆滑世故是孙纳磨砺后形成的性格。从底层尔虞我诈的环境中走到今天的孙纳,在摸爬滚打中也学会了为人处世。她在镜头前能够面带微笑,在记者的簇拥下从容不迫。作为一名演员,却要因为导演聂文的不善交际而担负起制片人的角色,与众多投资人和老板往来应酬。在拍片的间歇,聂文还时不时地交代她各种事宜,嘱咐她协调、处理。诸如,聂文在拍摄中,考虑到片子的性质偏于文艺类,害怕观众对它的关注度不够,于是打算让投资方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但他却叮嘱孙纳去和投资人商榷。孙纳生气地抱怨:“每次都要我去,你自己怎么不去?”而聂文脸上平静得没有任何表情,可见这不是孙纳第一次处理这些事务,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对聂文抱怨,以至于聂文都见怪不怪、波澜不惊了。
二、男性形象的人物塑造
《如果·爱》中对于男性人物的塑造,基本上属于二维对立的结构。作为情敌关系,林见东与聂文之间既有性格相近之处,同时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
对于孙纳的爱是二者的共性。林见东在落魄的时候与孙纳相识相知。两人处于相似的人生低谷,对未来都充满了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幻想。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在懵懂的青涩年龄,爱情随之而至。但经济条件匮乏下的爱情总是难以牢固地维系。当孙纳发现了往上爬的机会后,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林见东。而当时的林见东无能为力,只能选择被动接受。但他对于孙纳的爱情,从心里却从未真正放弃过。对于聂文来说,他在人生最孤独的时候,遇到了需要借助知名导演往上爬的孙纳。他们的爱情开始于彼此的需要。最开始他们只是相互利用,没想到一起拍了一部又一部,可见,两人之间如果没有爱情的维系,不可能在一起合作那么多年,这绝不是一句“相互利用”能解释的。由此看来,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日久生情式的,是在彼此打拼的过程中逐渐萌生并加固的。
对于爱情的处理方式,林见东与聂文又各有不同。对于林见东来说,他的爱情炽热而真诚。一旦爱了,就会全身心付出,不计后果,不留后路,所以当他被孙纳毫不留情地抛弃的时候,他难受、不甘,却又因自己的一无所有而无能为力。当孙纳绝情地离开时,他只能通过地下仓库的窗子卑微地看着孙纳离开的脚步,连大方地送行都不敢。甚至在孙纳将地上的积雪踢向窗户以阻隔他的视线时,他被吓得下意识地向后躲避了一下后,却仍旧回到窗前透过玻璃向外张望孙纳离去的背影。可见他的爱是卑微且执着的。然而,林见东对孙纳除了爱情之外,还有被屡次伤害的不甘。
三、情感的呈现方式
影片在情感的呈现方式上,也独具特色。首先,作为一部歌舞片,情感的诠释自然离不开歌舞。例如,孙纳在被外国制片欺骗之后,她和林见东在一起了。但当她和林见东的副导演朋友吃饭时,敏感的孙纳抓住了机会,她再次舍弃了几乎就要与其结婚的林见东,转投了副导演的怀抱。后来,在副导演的引荐下,她又结识了导演,为自己的演艺事业争取到了机会。随后,孙纳辗转周旋在各个知名导演之间,演艺事业自然蒸蒸日上。这段情感经历的最好诠释,来自于影片的歌舞表达。
其次,陈可辛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了片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在孙纳离开后,10年间,林见东每晚都处于失眠状态,要靠安眠药物的辅助才能勉强入睡。这10年中,他每年都会到这个地下室,对着录音机诉说等待孙纳回归的心事,并不惜代价地保住了这个原本应该被拆迁的旧房子。他的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爱情,守住那微乎其微的希望。10年后,已然成为一流港星的林见东与孙纳在片场相遇,合作出演同一部片子。在记者招待会上,他看着孙纳,仍然不能自拔。这时,陈可辛采取了近景的面部特写,特别是一束追光直接打在了眼部,五官的其他部位被做了暗光的处理,整个眼睛一下变得显著不已。林见东眼光锐利、执着,感觉简直要迸发出火焰。通过这一镜头语言,林见东的情感被放大了。观众可以看到他眼中的热望与执着,并渴望了解其背后的情感故事,导演的意图也通过这一镜头自然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