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发

2017-11-14

青年文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家诗歌小说

出发

特邀栏目主持:郑润良

我一直希望在九〇后作家的作品中能读到他们对自己这一代人生存际遇的鲜活叙述,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何想象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等等。李祯的《门不是我开的》就是这样一篇符合我期待的作品。这篇作品讲述外省青年留京的艰难,从中可看到二房东、中介等各色人物的面貌。作品关注随处可见的日常现实,但又蕴含着内在的锐气。这种带着体温的叙述是有力量的。

郑润良: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你心目中的文学启蒙老师是谁?

李 祯:我应该算是起步晚的,开始写小说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年半的时间,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我觉得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是比较幸运的,二〇一二年,我认识了如今的挚友魏思孝,他是我文学道路的引路人,推荐给我读很多国内优秀的小说。二〇一五年,我开始真正的写作。我自认为启蒙老师是契诃夫,他的叙事节奏闲庭信步。契诃夫小说中的人物软弱、无能、怯懦而又虚荣,与社会显得格格不入,永远挣扎在生活的旋涡中,特别打动我。我觉得这些小人物是小说中最有意义的存在。

郑润良:你觉得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另外,你能否以当代作家为例谈谈?

李 祯:我记得初中的时候,表哥给了我一本《鲁迅小说全集》,印象深刻的是《故事新编》,与课本里所学的鲁迅文章很不同;另一方面课本里的文章是要背诵的,是学习任务,作为一名差生,我有一种本能的反感。那个时候,年纪小,也读不懂。当时,读了《故事新编》之后,我兴奋地发现原来小说是这么好玩,这么有趣。《故事新编》为我打开了阅读的大门,之后接连读了余华、苏童等很多先锋作家的作品,还有几个国外作家,比如卡夫卡、博尔赫斯等。那时,我常常感觉读不懂,只感觉语言特别好,硬着头皮读,是一种盲目的状态。直到四五年前,我读到了朱文的小说,是完全口语化的写作,写的全是日常生活,浅显易懂而又深刻卓绝。相对于国内的先锋作家,口语化写作风格对我触动更深。所以,我喜欢的小说家是曹寇、赵志明、魏思孝、张敦、手指、郑在欢等人,他们有部分作品是我认为的好小说。

郑润良:除了小说,你从事过诗歌、散文创作吗?

李 祯:诗歌和散文都没有创作过。在诗歌方面,我自认为没有天赋;对于散文这种文体,我不感兴趣。诗歌我倒是读了很多,比如“第三代诗歌”中那些诗人写的诗,他们提出的“诗到语言止”,还有“废话派”的诗。一方面出于个人喜欢,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潜移默化受他们影响很多。诗歌能够磨炼语感。现在,我又开始重新读唐诗。比起上学阶段,又有一些新的感悟。

郑润良:你目前从事什么工作?你觉得靠文学创作能养活自己吗?有没有考虑从事其他经济回报率更高的文字创作?

李 祯:目前的主流文学刊物稿费确实不高,我没有把投稿当作一种赚钱方式,目的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写作者来说,稿费肯定是越高越好。现在我谋生的职业是编剧,养活自己足够了。

郑润良:你的职业和你的写作有冲突吗?

李 祯:不冲突。我从事的是编剧行业,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我下午两点上班,早上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写小说,有时候,晚上也会写点。虽然都是文字工作,编剧的工作受众群体是观众,目的是让他们感到欢乐和悲喜。小说写作是很私人化的,是让自己满足,是让自己释放,让自己享受其中的愉悦,所以我写小说时不考虑他人,完全为自己。

郑润良: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有可能成为一名作家?或者说,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家?

李 祯:作家谈不上,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名“小说练习生”。在写小说方面,我没有自信,在开始做这件事时,我都不敢声张,一直偷偷地写。我不敢想有可能成为一名作家。我成长的环境,也就是山东淄博的城郊,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都把赚钱和生计作为人生的首要目标。其他不挣钱的行当,都算是不务正业,都是“吃饱了撑的”。我怕成为一个异类遭朋友们调侃。我也赞同他们,人毕竟首先要养活自己,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再说,我感觉我写的都是习作,自己满意的很少。关于小说,我倒是想写出与生活息息相关,能把身边的小人物共通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小说。

郑润良:你觉得自己的创作技艺从什么时候起有明显提升?你的创作冲动通常在什么情况下来临?

李 祯:大概去年吧。因为随着习作数量的增多,慢慢地就感觉稍微摸清楚了——自己适合写什么,该怎么写。多读多写,是写作者唯一的捷径。大多数时候是在经历过一件事之后,或者说,做认真状去思考过去的事情的时候灵感来临。如果发现素材有意思,那我就打算动笔写了。有时候是对人,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人不像人,为什么善良的人总被欺负?”内心会感到不甘,而自身又做不了什么,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

郑润良:未来你准备如何继续提升你的写作水平,有什么样的创作规划?

李 祯:我没有详细的创作规划,还是以短篇小说写作为主。最近想写一个中篇试试,但是,到现在还没搞清楚这个中篇要写什么。在提升水平方面,我觉得融入生活中去,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我是不相信闭门造车的。真诚地写,多写,有一说一,不故弄玄虚,写熟悉的人物,把对身边的人物的理解写出来,随着越写越多,应该就能提高吧。

郑润良:最后谈谈你的业余爱好可否?

李 祯:我是一个很无聊的人,话很少,不爱社交,更不爱出门走动,业余爱好就是一个人窝在家里看球。有时候也会和朋友一块儿打网络游戏。因为大多数朋友分布在天南海北,网络游戏成了我们这代年轻人互相联系、共同娱乐的纽带。

猜你喜欢

作家诗歌小说
诗歌不除外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七月诗歌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