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禁忌就是你的按钮

2017-11-14张德芬

中外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张德芬秃子自性

□ 张德芬

你的禁忌就是你的按钮

□ 张德芬

某位修行者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有一次妻子喊他名字,他没听到,情急之下妻子就喊他“秃子”。秃子在当地是很严重的骂人的话,他听到后呆了一下,觉察到心里的某个按钮被触动了。这时,妻子对他说:对不起。他却对妻子说,你以后就叫我秃子吧,哪天我心里再没有抵触的反应了,就不用叫了。于是,每次在大庭广众下,他妻子都会大声叫他:秃子!虽然他感到满脸燥热,却还是挥着手大声回应说:亲爱的,我在这里呢!

有位孩子的母亲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以前孩子每次挨了她的批评之后,为了泄愤,都会叫她“坏妈妈”。她开始时非常抵触,孩子每次这么叫,她就很不开心,还曾经威胁孩子说,你再这么叫我,妈妈真成坏妈妈了!孩子不理她,每次只要对她有意见的时候,都照叫不误。突然有一天,她的心念一转,发现自己一点也不生气了。于是,她对孩子说,你叫我坏妈妈也好,叫我好妈妈也好,妈妈听到的只有两个字:妈妈。当她真正放下自己心上的这个按钮时,孩子也不再叫她“坏妈妈”了。她感慨说,孩子真是大人的老师,教会我放下对好坏的执着。

想想看,我们的心上有多少个按钮,是别人不能碰的呢?如果碰了就疼,碰了就急,碰了就不舒服。那么此时就要提起觉知,更深入地观照自己,究竟勾动了自己的哪一个隐痛?

每个按钮就是某个心结,让按钮失灵,也就是破解了某种“我执”。如何让按钮失灵呢?就是直面它,反复地按动它,直到它不再起反应。所以,我们不妨来玩这个按钮的游戏,把自己心上的按钮按个遍。

这是一个心理学中的疗愈方法,其实就是禅宗中的“对治法”。你越执着什么,越放不下什么,就越要面对它、穿透它,因为烦恼是菩提,痛苦即解脱。修行就是一个不断“破执”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按钮?本质上还是不接纳自己,不肯定自己,不相信内心本有的圆满自性。六祖慧能说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我们的清净本心中,一切智慧福德圆满俱足,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拨开观念、情绪、习惯、怀疑等执着的迷雾,让一切如是地呈现出来。

进一步讲,所谓的正面负面、是非好坏,都不过是一念之间,二元对立的概念是大脑最擅长的游戏。当我们真正体悟到“不二”的真义时,就能心无挂碍,所有的“按钮”当即也就不再成立了。

(摘自《意林》)

猜你喜欢

张德芬秃子自性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主持人李蕾对谈张德芬:如何停止内耗,让自己拥有收获快乐的能力
《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
变成秃子的那根头发在哪里
如何读《坛经》
奸细
六祖《坛经》开示语新解
小秃子与大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