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意急转谐趣联

2017-11-14吴秋芬

对联 2017年8期
关键词:何绍基语意下联

●吴秋芬

撰联属对,有时信口道来却出奇制胜。它有如说相声的抖包袱,先设包袱吊听众胃口,突然包袱一抖语意急转,听众不禁哑然失笑。口占联亦如是。急转,是对联的语句写到一半时,语意陡然转换,从而使全联格调一变,出其不意地翻出新意且诙谐成趣。

相传,清代文人何绍基为某地南邦寺圆寂和尚写挽联,先说出俗不可奈的上联: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化,治山秀水,兴工扶农,千载接踵倾广安。

此联热情地歌颂了诞生伟人的广安宝地,歌颂了邓小平治国安民,振兴中华的历史功绩。

南邦寺死个和尚;

寺内和尚一见大哗,认为何大人有意戏弄他们。此时何绍基很快续出下联:

西竺国添一如来。

化险为夷,化平淡为神奇。

历史上有些大才子写对联,惯用“险招”、“怪招”,让人始料不及。如江西萍乡的刘凤诰,是乾隆年间进士。有一次给一位乡里老翁写寿联。他先问老人的生辰,告知是十一月十一日,他随手在纸上写出:

十一月十一日;

旁人都大吃一惊,这是什么寿联?都急切看他下联怎么写?此时他又问高寿几何?众答是八十大寿。于是他马上续出下联:

八千春八千秋。

这个下联扭转乾坤。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还有一个减字奇招,巧化丧联为喜联的故事。说的是古时有一覃姓人家,祖孙三代文盲。其年长子完婚,请一老先生写喜联。因招待不周,老先生视他家不通文墨,故意写了一副丧联贴出: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满堂宾客一看,连连摇头,又无法解救。这时轿子到了,新娘进屋一看对联,大吃一惊。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唰、唰”两下,撕去上下联最后一个字,语意急转,变成一副稍带喜庆的六言喜联:

流水夕阳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减字有奇招,增字也能显高妙,同样能转换语意。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家。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姓寿星的150岁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清照夫妇应众人之请合写一副寿联: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联句暗含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乌老欣喜异常,要李清照夫妇再赋书一联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纵笔写下五个大字:“乌龟方姓乌;”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乌云密布。清照则不慌不忙在明诚墨迹后续写道:

乌龟方姓乌,龟寿比日月

年高德亮;

明诚没想到清照如此能续写,便即刻写出下联:“老鼠亦称老”,清照嫣然一笑,提笔而书:

老鼠亦称老,鼠姑兆富贵

国色天香。

“鼠姑”乃牡丹的别称,众人为李清照夫妇巧对喝彩,乌老见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

联义诙谐多雅趣;

语意急转见高招。

猜你喜欢

何绍基语意下联
涵抱万有
——何绍基特展
图说书法(187)
“清代书法第一人”的“后进”市场
蔚为大观
小试身手
浅析分享时代标志设计的数字化特征
设计元素应用中符号学理论意义研究
论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
浅谈初中生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
羊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