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拓荒性的电影史论著作
——评《东亚电影导论》

2017-11-14陈国恩王晓丽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导论东亚出版社

◎陈国恩 王晓丽

一部拓荒性的电影史论著作

——评《东亚电影导论》

◎陈国恩 王晓丽

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东亚电影导论》是武汉大学黄献文教授撰写的、国内第一部将东亚电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力作,著名的电影评论家、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修倜教授这样评价:“东亚电影研究是一个较为薄弱的领域,国内多分散的国别电影研究,而缺少更高层次的整体把握和比较视野,黄献文教授2011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东亚电影导论》则以拓荒性的史论之作填补了这个缺憾。”2015年该著申获武汉大学人文社科一等奖。

由于需求量大,该著市面上早告售罄,学生不得不拿着复印版上课。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修订再版,同时将原版缺失的资料尽量补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东亚电影研究体系。全书55万余字,由日本电影、中国电影(包括港、台电影)、韩国电影、朝鲜红色经典电影四大板块和《附录:铁蹄下的真实——“满映”、“满铁”的纪录片》组成。修订版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一)增加了日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无声电影一章,补充了有声电影章节,进一步梳理、探讨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电影类型——战争电影、女性电影、爱情电影、市民电影、武士电影和七八十年代的类型电影等等,从电影史的跨度和类型多样性及变异性角度进一步拓展了日本电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二)在中国电影部分增强了对香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邵氏”“电懋”“长城”“凤凰”等电影公司影片的研究,既呈现出这个时期香港电影的制作格局,探讨了各个电影公司的美学风貌,又揭示出香港电影与大陆电影在文化血脉上的渊源传承关系。此外,个别章节也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调整,使得新版《东亚电影导论》资料更加翔实,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备,理论深度进一步拓展。

从东方电影研究与教学的角度看,《东亚电影导论》是一部重要的东亚电影研究文献。国内外关于东亚电影的研究,除日本电影稍加详细外,其它都是作为世界电影的一个点缀和补充被提及,如美国的克丽丝汀·汤普森和大卫·波德维尔合著的《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德国的乌里希·格雷戈尔的《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法国的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等书中,相对于西方电影研究的系统和深入,东亚电影的研究显得粗略和浅显,大都走马观花,几笔带过。国内虞吉主编的《外国电影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张巍的《外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胡濒、郑亚玲的《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等也是偏重西方电影的论述。要么是单一的国别电影研究,如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纂的《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张会军、黄欣合编的《崛起的力量——韩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吴咏梅著的《日本电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等著作分别梳理和介绍了韩国和日本电影,这种国别电影研究呈现出一种封闭性的结构,未将东亚电影放在东亚文化的大坐标系中考察,缺乏宏观比较视野。《东方电影导论》第一次将东亚四国和地区电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以国别电影为经,以比较研究为纬,力图为东亚电影的发展走向勾描出一个完整的轮廓,不仅有详细扎实的国别电影研究,而且打破东亚文化内部的“他者”壁垒,努力发掘各国电影文化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东亚四国皆处于泛儒家文化圈内,地脉相连,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渊源有自,历史走向大同小异,在电影题材、主题、美学风貌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交叉重叠之处。该书对东亚四国电影史上相同相近的思潮与流派、风格相近的导演及其代表性作品从社会背景、美学风格、类型影响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如对1930年代中国大陆孙瑜导演的青春片,日本1970年代传入中国的爱情片,世纪末以岩井俊二为代表导演的一系列青春片,世纪末以来韩国涌现的大批纯情片与六、七十年代台湾琼瑶小说改编的“言情片”等的比较;中国武侠片与日本武士片的比较;1930年代,以“暴露和批判”为主题取向、横扫东亚三国(当时朝鲜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倾向电影”;东亚四国和地区数量巨大的二战题材电影;朝鲜的“红色经典电影系列”与中国“十七年电影”和“文革电影”;1980年代末的“王朔电影”与日本1950年代后期的“太阳族电影”;1990年代初“第六代”的早期作品与日本的新浪潮电影,甚至还将视野从东亚扩展到整个亚洲,以纪实主义美学视角对中国“第六代电影”与以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新电影进行比较,分析其创作的得与失,吸收与借鉴。对这些相似相近主题或风格的影片、思潮和流派的比较研究使得本书研究视野恢宏开阔,慧眼独具,具有丰厚的学术含量。此外,该著不一味地仰视、附和前人定论,而是敢于突破成见,抛开偏见,从学术角度对东亚电影史上的思潮流派、大家的创作大胆阐发自己的新见,观点让人信服,让人感佩。如对台湾的著名导演李行电影的研究,既指出了他的艺术独创性和在台湾电影史上的贡献,又未忽视他的电影类型化、人物扁平化和观念的陈旧等弊端。“李行电影的观念仍然比较陈旧,类型化特征明显,空洞的说教,理念强扭形象,一味的美与善等,使李行的电影在真实性上大打折扣”。

阻碍东亚电影研究的最大拦路虎是影像资料的匮乏,这大概是迄今国内东亚电影研究严重滞后的原因。目前,日本关东军创办的“满映”电影,上海“沦陷时期”的电影,1930年代及其以前的日本电影,1950年代之前的台湾电影,1990年代之前的韩国电影,1945年之前的朝鲜电影(分裂之前),1980年代以后的朝鲜电影等等,要么是片鳞只爪,要么是断简残篇,难窥全貌。《东亚电影导论》在漫长的写作过程中,经多方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使得其观点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日本电影”部分是国内首次对日本电影进行系统全面梳理论述的第一部日本电影史。最后一部分“朝鲜红色经典电影巡礼”也是国内第一次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入中国的朝鲜“红色经典电影系列”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满映”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一直语焉不详,该书附录《铁蹄下的真实》一文,借助作者在国外访学所收集到的资料,对“满映”纪录片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在国内外是首次,填补了1930年代“满映”、“满铁”纪录片研究之空白。由于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该文曾被美国《Journal of East Asian Libraries》杂志2007年六月号全文登载。正如修倜教授所言“书中对国内学界较少论及的朝鲜红色经典电影的分析和阐释,对罕见的‘满映’、‘满铁’纪录片史料的梳理和钩沉,都具有可贵的资料价值”。

除此之外,《东方电影导论》还是一部融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炉、极具个人文体风格的电影史著作。知识性基于作者严谨扎实的学术训练和多年致力于东亚电影研究的学术积累,该书整体上做到了史论兼顾,条分缕析,疏密有致,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尤其是注重运用新的批评方法,在对研究对象的多方位考察中呈现出理论深度。如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日本导演寺山修司的电影,运用变态心理学分析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弑父情结和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探讨“十七年”的中国电影,运用意识形态批评方法解读朝鲜的“红色经典电影”,运用集体无意识理论探讨世纪末前后日本的二战题材影片等等,在资料的爬梳和理论的建构上都体现了独特的学术眼光和功力。可读性在于作者不仅用脑而且用心来写作,以及作者本身的诗人气质(此书作者曾出版诗集《地平线》),擅长细读深研文本,艺术感悟相当有灵气,文采熠熠。如“三味线乐声伴着檀板,与剧情节奏和画面切换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在缓慢的镜头格调下,迸发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少男少女那含羞草般的梦幻情怀,浪漫感伤的青春气息和精致唯美的风格征服了观众的心,初恋无限好,只因是青春!”“与第五代那种高蹈远引、远离当下、在蛮荒僻野之间打造民族寓言与传奇不同,第四代导演有很强的入世精神,很浓厚的世俗情怀,敢于直面人生,痛击社会沉疴”等充满诗意的文学性语言比比皆是,读来活色生香。所以,《东亚电影导论》是一部具有文献、学理价值和文学性的电影史著作,与一般的教科书不可同日而语,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求知需求。

《东亚电影导论》前前后后耗费作者十四五年光阴,呕心沥血,精益求精,学术价值自不待言,它的再版,对于推进、提升国内东亚电影教学和研究水平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

注释:

[1][2]修倜《武汉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学研究三十年回顾》,见阎志、罗丹青主编的《武汉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226页,226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河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导论东亚出版社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中国美学视野下的戏剧学研究
——《戏剧学导论》评介
我等待……
A Case Study of Cohesive Devices in an English News Report
学霸“三小只”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