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食品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2017-11-13陈薇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食品检测新技术应用

陈薇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化,消费方式也从过去的家庭烹饪转向与市场消费,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也逐渐增加。食品的质量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都有着巨大影响,因此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研究是目前急需进行的研究项目之一。基于此,文章就食品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从而更好地使得食品的安全性得到良好的保证。

关键词:食品检测;新技术;应用

一、食品污染检测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1.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一直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出现了包括微博萃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及加热溶剂萃取法等新得提取,净化,分离和检测技术,这些新的检测技术使得提取液中的杂质少,提取对象效率高,试剂耗费少,而且操作简单,检测质量好。萃取法的出现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最初是固相萃取微型柱检测法,由此引发了一场净化技术的革命,我国在传统的农药检测技术基础上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方法,另一方面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推出了一些更为先进的方法,取得了新的进展。

2.重要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存的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有机污染物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被产生,尤其是垃圾焚烧过程更是产生了大量的诸如二噁英等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污染物,二噁英类物质大约有200多种,是一种高致癌性的物质,据科学检测得知,二噁英的毒性是砒霜的900倍,不仅毒性强,而且分析难度大,检测费用高昂。目前我国在二噁英检测方面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体系,在甲醛的检测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已经使用到了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这些检测方法设备操作简单,干扰度低,成本低,灵敏度高。

3.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兽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各种有利于促进畜禽生长的抗生素,磺胺药,激素等在畜牧养殖中广泛应用,这些兽药在促进畜禽生长,减少动物发病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兽药残留的问题,如今,兽药残留成为肉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兽药残留检测体系,而我国的兽药检测体系尚不健全,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兽药检测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而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如通过试剂盒检测饲料中的超标污染物,以及在生猪屠宰时检测瘦肉精的含量等这种方法不但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检测时间短,适用于大批样品的筛选。

二、食品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1.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食品安全卫生、食品营养成分、食品原料等的检测。运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多种方法技术,使大量生物分子样品以一定序列标准固化在支持物的表面,形成紧密的二维分子序列,然后和已经完成标记的待检测样本的靶分子进行杂交,对杂交的信号强度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判断样本中的靶分子数量。它是由传统的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工业上的半导体技术相结合而成的新型生物技术,其制作技术并不复杂且在国际国内都已有一定的研究进展。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疾病的检测,可进行基因诊断、药物筛选、个体化医疗等,在食品检验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

2.免疫学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为抗原和抗体的结合。目前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应用免疫学理论设计的一系列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实验方法。随着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免疫学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层出不穷。免疫学方法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不仅成为多种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也为众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如最近几年来发展新兴的一项新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免疫磁性微球技术。这项新型技术将固化剂的特性融入到免疫学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之中,将二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成为更加科学、便捷的检验技术之一。目前,免疫磁性微球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样品的致病微生物检验中。

3.分子生物学技术

(1)常规PCR技术。常规的检测技术比较简单实用,对于大多数行业领域来说都是比较适用的。它运用到的主要原理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大致就是在具有DNA模板和相应引物的混合物当中加入适量的聚合酶,让其进行充分的反应催化,以此来判断出细菌的种类和数目。多年前,最终的检出率就几乎达到99.5%。由此可见,常规的PCR检测方法是非常值得推广运用的。

(2)多重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和常规的检测方法相比较来说差别不是很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唯一不同的就是这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引物。它的主要优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检测过程变得简单易行,相应的准确性也更高。多名专家和学者对这一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特别是针对大肠类细菌的检测率。但是在检测效率和灵敏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到人们生存的最直接问题,因此,做好食品安全管理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最重要工作。因此,加强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加大对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把控力度,提高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玉.基于原子荧光色谱法的食品重金属检测新技术[J].世界有色金屬,2015,10:75-76.

[2]王紫梦,鲁迨,石星波,邓洁红.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6,10:210-214+220.

[3]邓军.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新技术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6,17:77-79.

[4]陈雯雯,段文峰,刘洋,赵琨,陶珊珊,李云霞,孙占刚,赵渝.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121-126.

[5]刘萍.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分析检测新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187-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食品检测新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
溶剂残留量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