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地区山地造林技术

2017-11-13何金旺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何金旺

摘 要:随着我国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山地造林愈发受到我国林业工作的重视。山地造林不仅能提高我国的绿化面积,又能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平地造林引起的林粮争端。因此本文针对南方地区,山地造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有效的措施,以供各级林业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山地造林;问题;措施

山地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因此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造林绿化,每年为消灭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在各级林业建设中,普遍存在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山地植树造林中,工作难度大、成活率与保存率偏低是林业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造林工程中的棘手问题。

一、山地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

1.树种选择不当。国内很多地区在进行造林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树种选择不当的现象。造林树种选择不当时,有时即使成活,林木也难以正常生长发育,难以成材、成林,甚至造林树种难以成活,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起不到森林的生态作用,致使山地的生产潜力也不能充分发挥。

2.整地粗放。造林前整地可以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增强地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在实际的造林中,苗木生长不良,甚至大量死亡。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需要科学、严谨、适时地进行整地,发挥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重大作用。防止整地粗放、整地过浅等,杂草大量丛生,与苗木抢夺大量的营养和水分。

3.造林设计不合理。造林是一项为了有计划地扩大森林资源,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系统工程。而实践中的造林设计,不能正确的指导造林施工,也没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甚至还为林业生产埋下诸多隐患。造林前必须进行造林设计。

4.过度修剪。叶片是制造树木赖以生存的有机物质的器官,适度的修剪梳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林木生长,而且可以提高林木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过度修枝,致使树木叶片数量显著减少,严重影响了树木的健康生长。

5.造林树品种单一。人们往往认识不到在实际操作中林业的发展需要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为了完成造林任务而造林,盲目发展,片面地追求面积和数量,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6.病虫害发生严重。“不冒烟”的火灾指的是它能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木材年生长量下降,甚至造成苗木整株死亡的森林病虫害。大量营造人工纯林、人们对病虫害重视不够,、抚育措施不当等导致新栽幼树病虫害发生严重,尤其杨树纯林,主要病虫害为青杨天牛、杨干象等蛀干害虫。

7.造林后缺乏抚育管理。俗话说的三分造,七分管体现出在造林中“管”的重要性。实际中保存下来的苗木生长不良或枝干扭曲。苗木保存率很低与在新林内任意砍柴、啃食,放牧,幼树被砍伐、或践踏,土壤结构破坏有几大的关系。

8.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在实际中,由这些种子培养的苗木,有时会把母本不良的性状遗传下来,不可避免地造成苗木死亡率高,生长不良等结果。人工林的生产力和质量与苗木品质有优劣直接相关关系,遗传性能优良的苗木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木材生长力高,品质好等优良特性。图便宜,图省钱,购买那的些生长不良,树势较弱的苗来造林,成活率极低,这也严重地影响了造林者的造林积极性。

二、山地造林技术措施

1.造林时间。春秋季节或雨水较为丰沛的季节是山地造林的最佳时间。雨季造林的好处在于营养袋苗的生长,雨天来临时,开始做造林的准备工作,雨停后,检查经过整地后的树埯,看其是否完全渗透雨水,如果完全渗透雨水,便可以开始栽培工作。大多数山地林区的种植工作都选在雨季进行。

2.造林整地。在造林之前开展平整土地的工作,可降低山地地貌的起伏不平给大规模的造林工程带来的不便。在整地方式上,小穴式整地方式一般用于海拔较高的山地造林,50cm*50cm*40cm为整地主要标准规格,110株/km^2作为种植密度,株行距为2m*3m。大穴式整地一般用于海拔较低的山地造林,80cm*80cm*70cm作为整地主要标准为规格,3m*3m作为行株距,74株/km^2作为密度。梯田式的整地方式主要针对经济林的整地。达到足够的深度、保持上下宽度一定是整地时一定要注意的环节,下窄上宽的形状避免出现。填土深度应该达到坑深度的三分之二,将坑内较大的石块挑出。完成挖坑工作后,立即将土回填进入坑内,这样有利于坑内有充足的含有腐殖质的熟土。

3.幼林管护。众所周知,畜牧业对林地的破坏程度极大,为避免刚刚栽植的幼苗没有牛羊等牲畜的践踏和啃食,封山禁牧的指令在开始造林工程项目的种植工作后就应该立即发放,还需要禁止山民进山开荒、砍柴、挖药和割草等等,以此提高幼苗生长存活率。山地林区的破坏除去人为因素外,还需要注意自然因素,比如在天气干燥的时节,对于山地林区的威胁。为了排除火灾隐患,需要派遣有关人员加大对于幼林的巡查力度,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野生动物,像野兔和野鼠等对于幼林的破坏。对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草的处理工作是为了保障幼林的健康成长所做的幼林的护理工作。工作次数一般为每年一到三次,保持在三到五周为每次工作的时间。

4.栽植技术。山地种植栽培林地与平原地区的林区种植有很大不同,从栽植技术上讲,要做到外高里低的反坡栽植。有利于蓄水保墒的外沿高度一般为20cm。栽植裸根苗要严格遵守“一提苗二踩三埋”的原则,这样能够有适宜深度保证今后林木根系生长的舒展。苗木的根茎不能遭受踩踏,栽植容器苗要做好土坨保护工作,要从外部向内里压。

三、山地造林注意事项

1.要注意保护動物,保护植物。注意不要侵占和破坏他们的生存环境,尽可能避开野生动物栖息的各种保护区;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例如:对于岩石裸露不能植树的地段,保留自然植被;沿等高线栽植和设立植被隔离带的“品”字形布穴;为了做到“山顶戴帽,山腰系裙,山脚穿鞋”,在山顶、坡脚、沟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保留5~10m的原生态植被。

2.注意选择林地。要选择那些符合条件作为植树的林地,一些坡耕地、采伐迹地、改造过的低产人工林、疏残林地(郁闭度在0.2以下)以及宜林荒山荒地、灌丛地等,也是造林的备选林地。注意一些主要河流两岸或自然地形中第一山脊以内的山地,这些不应纳入造林地范围之内。

3.要注意选用肥料,药物。采用生物防治是防治树木病虫害的首选。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林内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必须药剂防治。尽量选用农家肥做肥料,避免肥料流失及污染环境。根据土壤的缺肥情况,合理使用化肥品种和数量,增加林地有机肥还可以推广表土还穴、抚育埋青等技术达到目的。

4.要注意保护植物。植树时不得砍伐或变相砍伐有保留价值的天然林来发展人工林,不能用炼山的方式清理林地,不能破坏造林地周围的天然次生林。同时,也要加以保护造林地上的珍稀植物。疏残林可根据不同的树种特点,采用针阔、马尾松与枫香恺木混交等方式,改造要注意保留原有天然阔叶林,尽可能保留一些原生阔叶林,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5.要注意环境监测。对专业技术人员在山地造林过程中提出的影响环境质量等问题,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应当遵循“植前培训、植时监督、植后验收、长期监测”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山地造林是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因此,只有科学造林,才能实现高质的林木成活、保存率,林木正常的生育。笔者相信在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和领导下,在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克服造林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大幅度提高造林效果,早日呈现青山、绿水、蓝天的美景。

参考文献:

[1]刘向阳;陆金海;张向布等.山地造林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8(02).48-49.

[2]刘立国.山地造林技术[J].农技服务, 2014(4).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