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耕还林后农户种植核桃丰产管理技术分析

2017-11-13李达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

李达兰

摘 要:退耕还林工程是从2002年开始正式启动的,退耕还林本身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效的、有步骤的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因今年来我国的核桃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对于核桃的需求量同样也正在不断的增长,因此在退耕还林后种植核桃能够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本文就对退耕还林后农户种植核桃丰产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有效的提升退耕还林后农户的核桃产业发展,不断的提升我国核桃种植户的收入。

关键词:退耕还林;核桃种植;丰产管理技术

核桃种植本身就是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干果树种、木本油料,核桃是属于落叶乔木,本身的根系较为发达,且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有着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在核桃种植中一般在六年左右就可以进图盛果期,同时盛果期可以长达60-80年,甚至还有可能达到200年之上。因此在实际的退耕还林工程中,核桃不仅是最佳的种植数种,同时也是帮助农户发家致富的最好选择,所以有很多地区已经将核桃作为发展特色经济林,推进绿色富民产业的主要措施了。但在实际的核桃种植过程中,核桃的栽培管理很多都是采用粗放的形式,这样的就导致实际的核桃产量并不理想,要想让农户种植的核桃能够丰产,就需要注重不断的完善优化其管理技术和方法。

一、栽植技術

核桃的种植时间一般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时实际种植是宜早不宜迟,否则土壤墒情不好,对缓苗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秋栽时就要注重做好防寒保护措施。在实际的核桃苗木种植之前,要及时的将树苗的烂根和伤根剪除,在放在水中浸泡半天或者用泥浆蘸根,保证苗木的根部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从而提升实际的苗木存活率。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一般定值穴的直径要大于0.8m,深度要大于1m,若实际种植过程中土壤的粘性较重或者下层为石砾、不透水层的话,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加大加深定值穴。同时还要注重用客土、表层土、天草皮土或者增肥等方式来改良实际土壤的质地,不断的促进根际土壤的熟化,不断的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发育。在定值穴挖掘完成之后,可以将有机肥和表土混合在一起填入坑中,在将幼苗放入舒展根系,采用分层填土的方式,让幼苗的根系能够分布均匀,在全面踏实之后,在打出树盘充分的灌水,等到水渗透之后在用土封按。通常苗木栽植的深度可以比原苗木的深度多5cm,在种植之后7天再浇水1次,再用地膜覆盖树盘,增加地面的温度,同时减小土壤中水分的蒸发,缩短缓苗期,有效的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二、管理技术

1.土壤深耕

在实际的核桃土壤管理过程中,最为基本的项目就是土壤深翻,土壤深翻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结构,不断的提升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及时减少森林病虫害,从而不断的提升核桃树的树势,提高核桃的产量。对于土壤的深翻工作一般适合在核桃采收之后和落叶之前进行,并且实际土壤深翻的深度应当在60-100cm范围之内,土壤深翻若过浅的话,效果就会较差。因为在这一阶段核桃的断根更加容易愈合,且发生新根的量较大,如果结合秋施基肥,能够让核桃更好的吸收积累养分,同时能够为来年核桃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施肥

对核桃的施肥工作也是十分的重要,当然根据核桃的不同品种实际施肥的工作的内容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早实核桃一般是从两年生开始结果,为了要保证树体和产量两者能够同步发展,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在1-10年生的,按照树冠垂直投影的面积,一平方米的冠幅面积年施肥量应该为:有机肥5kg,磷肥20kg,钾肥20kg,氮肥50kg。而对于晚实核桃,在结果1-5年内的,按照树冠垂直投影的面积,一平方米施肥量一般磷钾肥都是10g、氮肥50g,对结果在6-19年生的,就应该要注重及时的增加施肥量,一般磷钾肥各20g左右、氮肥50g,同时在适当的增加有机肥5kg左右。

三、灌溉技术

在实际的退耕还林核桃种植过程中,灌溉要注重结合核桃树一年中各物候期生理活动对于水分的要求,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当地实际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条件来决定。核桃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量一般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通常是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作为实际灌溉的指标,或者以土壤绝对含水量的8%~12%最为灌溉的指标也可以。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问题始终是林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重视核桃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从而有效的保证核桃的丰产,一般核桃的病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天牛、刺蛾等,核桃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等。因此在核桃的休眠期,可以防治核桃枯枝病、黑斑病、举肢蛾、瘤蛾等等,及时的摘除虫茧和幼虫,刮除越冬的虫卵。在萌芽展叶期间,可以防治核桃的黑斑病、天牛、缀叶螟等等,通常可以喷布 1:0.5~1:200 波尔多液,用毒膏堵虫孔,及时的剪除虫枝、虫叶。而在幼果期间,,一般是每隔 20 天喷布1 次甲基托布津或波尔多液防治褐斑病、炭疽病,喷辛硫磷防治举肢蛾等。在果实的成熟和收获期间,主要是防治枯枝病、腐烂病和舞毒蛾等等,因此实际的防治可以结合秋季管理剪除病枝,并且集中进行烧毁,从而及时的消灭病源,再喷布 2000倍灭扫利,防治虫害的发生。

五、修剪技术

对于核桃的修剪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的优化实际的透气透光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核桃树的负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核桃树的群体结构和树体实际结果的能力。大多数的短枝型的早实核桃,实际树冠扩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要适当的加强短截,从而有效的促进树冠的扩展速度,对于一些枝叶较密,树势较旺的早实品种,应该修建直立的过密枝,不应过度短截,同时还要注重开展分枝的角度。对于一些进入初盛期的晚实品种,只需要通过轻剪、疏剪来改善光照即可,不需要每年修剪,而对于早实品种可适度的剪短、重剪,同时保证每年要求正常的新梢生长,有效的控制实际的结果量。

六、结语

总而言之,退耕还林是我国未来仍然需要大力投入的工作,退耕还林工作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而核桃种植本身不仅作为退耕还林工作的理想型树种,同时也是帮助我国农户致富的最佳选择,因此注重不断的加大对于核桃管理工作的研究,保证核桃的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游玮.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对策及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孙莉.核桃丰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2,08:21-22.

[3]金建良.山核桃林复壮技术[J].新农村,2013,10:27.

[4]李六四.浅析剑川县核桃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03:83.

[5]杨晓军,徐世彦,李锋.优质核桃苗木繁育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2014,08:15-16.endprint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研究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