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17-11-13黎小良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规模化防治措施

黎小良

摘 要:猪肉在我国肉类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广泛。规模化养猪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风险总量与利益是相关联的,规模化养猪也存在较大风险。疾病是养殖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威胁,由于养殖规模大,一旦疾病流行就可能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规模化;猪病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疾病防控在养殖行业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导致疾病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因此防控工作也需要从导致疾病的因素入手,采用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防治工作卓有成效。

一、规模化养猪疾病流行特点

影响范围广。规模化养殖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种群数量过大,导致疾病的流行时,能够快速覆盖群体,从而造成染病群体数量极大,对防治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规模化养殖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疾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

疾病传播速度快。由于生产规模大,群体数量多,疾病发生后,会迅速在群体中传播,通常是一种或者是几种疾病同时在饲养场流行。相关研究表明,规模化养猪场疾病传播速度是家庭饲养的三倍以上。

疾病种类多样。养猪场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往往导致了多种疾病流行。在出栏方面,规模化养殖出售与引种工作非常频繁,如果进出场环节检疫工作不到位,就可能会导致携有病原体的猪流入市场,从而导致疾病扩散。另外,如果检查工作技术不到位,无法有效检查出疾病,或者部分养殖户缺乏疾病防治工作认识,逃避检疫工作,同样会导致多种疾病扩散。

疾病发生呈现出非典型化特点。疾病在流行过程中由于病源变异或者是超强免疫,导致某些疾病产生呈现非典型化特征。如猪瘟,该类疾病在发作时通常没有较为典型的特征,只是表现出高热且病程较长。从群体死亡方面来看,死亡率最低的是成年猪,死亡率最高的是仔猪,同时疾病流利也可以会导致母猪流产死胎等现象。疾病以非典型的情况出现,会对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生猪感染疾病的路径多。由于是规模养殖,生猪进出变得非常的复杂,因此其流行情况也十分复杂。疾病传染途径会增多,疾病在传播过程中甚至会呈现出交叉感染情况。

主要的传染疾病临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规模化猪场中病毒造成的影响范围就会不断扩大,临床症状的多样化,导致疾病难以被发现。对于同一疾病而言其临床上表现特征可能存在多种类型,并且不同临床症状其表现不同,彼此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之小。

某些细菌导致的疾病发病率非常高,而其治愈难度非常大。随着外部环境破坏与污染,规模养殖厂易感性增强,此类疾病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大。用药不合理导致病原体抗药性增强,由此导致了疾病发生概率增大同时治疗效果也会不理想。

中毒性疾病发生的概率逐渐增多。部分规模化养殖厂并未能进行科学管理,而更多的是依据个人主观经验。当养殖规模较小时,依据个人主观经验可以达成一定效果,而规模扩大,养殖环境发生了变化,单一凭借个人经验开展养殖工作的模式不再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工作。

病情的控制与净化难度增大,规模化的养殖场缺乏专业的疾病防治人员,同时现有人员无法满足当地养殖行业工作需要。人员自身技能与知识储备有限,设备陈旧而技术落后,免疫的程序不合理,从而导致疾病控制无法取得理想成果。疾病发生后完全清除工作难度大。

二、规模化养猪疾病防治措施

1.健全机构加强监管

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国家相关要求,建立健全畜牧行政管理,执法,技术支持体系。确保防疫工作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有充足的资金支撑。依据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并落实责任,从而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防疫机构与区域内养殖场需要就防疫工作开展签定责任书,落实疫情防治工作主体责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管理机构应当对养殖厂工作开展提供一定指导,解决其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其免疫程序科学合理,药品与饲料投入等纳入到监管工作范围内,确保动物安全,确保食品安全。

2.科学合理的开展疫情防治工作

管理机构应当指导养殖场完善相关资料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了用药,用料,生产,免疫,监测,诊断,病死动物处理,日常消毒工作等系列内容。健全档案能够确保疾病防治工作开展心中有数,从而减少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失误。严格实施检疫与日常消毒工作,检疫工作开展能够有效制疾病传出与传入。养殖场应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将疾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争取将其消除。相关部门则需要提升技术水平,从设备仪器,人员技能等方面做好工作开展的准备。日常消毒工作是养殖工作必要的内容,保持干净良好的环境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发生同时也利于疾病控制,避免其大规模传播,减少经济损失。病死动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疫情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疫情监测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制定严格的疫情监测管理制度,定期对疫情进行监测,了解流行疾病特点以及相应防治措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对于猪副嗜血杆菌的防治,确保饲养密度合理,引进种猪需要隔离,种猪入群要利用药物净化体内病源体。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如HPS灭活菌苗,初产母猪产前40天一免,20天二免,经产母猪30天一次。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小猪首免10日龄。药物防治方面,母猪产前、后7天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阿莫西林,用量分别为每吨100g,250g。仔猪断奶前后7天,饲料连续添加10%氟本尼考,头孢拉定,用量为前者400g,后者250g。严重时可以选用其它药物,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药敏实验。

养殖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养殖与疾病防治相关知识,了解当地疾病发生的特点与防治工作应该注意的方面。针对本场内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并积极引入新的技术,从而促进疾病防治水平的提升。

疫情防止工作需要加强对猪的日常管理工作,正常猪与病猪可以通过观察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区分。具体情况如下:

3.从养殖设施规划等方面开展疾病预防工作

养殖场在区位选择的时候要避开居民区与交通干线,区域位置排水条件较好,并且地势较高。猪舍间应该保持合适的距离。为改善环境可以适当种植乔木。舍内要确保其通风状态良好,夏季要做好防暑工作,而冬季则要做好保暖工作。对于不同阶段的猪,养殖工作重点也不相同。依据出栏量来确定母猪数量,没有特殊情况则应该坚持自繁自养。引进品种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三、结语

规模化养殖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高风险,养殖户需要掌握一定知识从而对风险进行规避。疫情防治对规模化养殖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做好防疫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不同环节入手,并且采用合理而科学方法才能够确保工作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邓志刚;刘贤云;周波.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4(11).

[2]郭红炳;冯尚连;吕金辉.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12(02).

[3]史顺宏.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特點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21).

[4]孙振宋.规模猪场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2).endprint

猜你喜欢

规模化防治措施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人脸识别规模化应用面对的安全问题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