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7-11-13姜海滨
姜海滨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互联网、手机、新媒体等科技工具应用时代,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变大,不同文化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重大冲击。本文主要分析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122-02
在互联网、手机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信息交流不得不转型和变革。新形势下,信息传播和接收非常便捷,这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信息平台,但同时一些复杂信息的传播也使学生精神层面受到冲击。新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谐稳定,对社会群体的个体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学生施加的有组织和目的的教育,要促进学生思想观念和政治观念的正确形成,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我们会发现,以前理所应当的道理变得不再是天经地义了。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的形式来实施,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干等利益密切相关,使其本身很难以一种信念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也不能成为指导学生前进的原则。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时代深层次理论问题时,不能及时准确回应大学生关心的现实热点问题,即使有回应,也比较苍白,这使得大学生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感。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没有很好地适应学科交叉趋势,使其不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做得不够理想,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真理有余,而在考虑情理方面却是不够的。这样会导致在做工作时理论知识空洞不能服人,理想的东西又过于庸俗,使负面影响扩大化。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载体与大学生实际需要脱离
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普及使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形式彻底改变,大学生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中不再只依赖课堂,而是向社会型转变。目前的大学生思想都比较活跃,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个性比较张扬,不会拘泥于传统,有很强的表现欲和市场意识,他们会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他们要求自己全面发展,所以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要求,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那么会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度不高,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排斥心理,使教育者花费大心思,结果收效甚微。
2.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明显
相关调查顯示,目前的大学生虽然思想素质比较稳定,但是政治觉悟还是比较差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关心祖国未来发展,没有规划自己未来发展目标,加入共产党主要是为了评奖、升学等目的,学习思想政治科目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另外目前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张扬,比较关注自己的感受,对他人缺乏尊重和关心,在集体中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在面对挫折时适应力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享乐主义等现象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多元化道德价值取向下,一些大学生以自己为中心,认为大学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会独立生存能力,以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思想是非完整的价值观念,没有基本的是非观念,没有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3.虚拟空间带来的问题
新形势下的虚拟空间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使大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在交流中也模糊了身份。大学生在交流中可以忽略出身、忽略学历等一些条件限制,每个人既是信息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新形势下,信息传播更具开放性,声音、图片、视频等大大突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的限制,学生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教育者没有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具体对策,那么就会导致在新形势下在虚拟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思想严重脱节,会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和腐蚀。
4.体制改革问题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教育向产业化改变。学校的扩招使高校的学生数量激增,学生成分也日益复杂,这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层次复杂的特点,扩招在进行,但是管理模式和教学运行却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这很难形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管理。近些年,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考证热兴起,使高等教育向技能教育转化,教育出来的大学生注重技术,但并不是人格完整的人。
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1.加强培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符合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计算机网络、手机、新媒体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手段,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活学活用,是目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基本要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外语知识,以方便在日常工作中传授给学生。这些综合素质是不可能在学历教育中都学习到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接受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丰富专业知识,开展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动态和思想动态。endprint
2.抢占舆论最高点,引领积极向上的舆论主流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网络舆论工作,在网络舆论主体上发表积极声明,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手段抢占舆论的最高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要在研究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推送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大学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要在大学生关注的主流媒体上宣传正面事迹,如为人民无私奉献等,对恶意中伤中华民族的思想要敢于揭露,使大学生认清他们的真实面目。通过红色网站的建设,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通过历史和正面宣传,打造积极的主流意识。
3.加强校园文化及相关法规建设
校园文化的建设使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大学生。新形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走向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和老师可以尽情交流、沟通和学习。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新时代的新手段来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这些平台上通过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并将学生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学生。不管哪种形势下,现实社会的阴暗面都是存在的,所以要加强相关法规的建设,使大学生在新形势下既能利用网络的便利又能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播的主要思想渠道。面对新的形势,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转变,通过新形势下的媒体手段向学生提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考核与日常行为考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采取报告会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加强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以增强主题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增强党组织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的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通过探索和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以此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大学生中及时开展党的教育培训,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教育结合,加强对大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可以把党的基础知识纳入选修课程,这样既能加大党的知识的培训又能激发大学生对党的知识的学习热情。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目前人类最健全和崇高的信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可以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可以使大学生坚定地跟着党走,跟着社会主义建设理想信念走,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第四,增强人文教育的有效性。人文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基础,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前提。要改革教学方式,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引导大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论文的撰写,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改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环境,拓宽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手机和新媒体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对这把双刃剑要高度重视,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和新媒体等新载体,正视所面临的挑战,加强网络、手机和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使之成为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平台。同时在规范信息传播的基础上,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发挥应有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孙礼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界 ,2016(21):32-33.
[2]田树学,王怡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2016(6):28.
[3]周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3-6.
[4]姚奎栋.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6.
[5]马维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来自西安15所高校问卷调查[J].当代教育论坛,2006(5).
[6]顾海良.着力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
责任编辑: 孙 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