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愤流亡的文学印记

2017-11-13何爽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散文

何爽

摘要: 东北流亡作家的散文创作直面人生、刚柔相济,集中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生活。萧红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充满诗意的叙述,将独特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情感写进散文中;萧军的散文创作遒劲刚健,记录着他流亡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李辉英的散文集中反映了日伪统治下东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生活;白朗创作的散文抒发了异地流亡生活中浓浓的怀乡情;姜椿芳以愤怒、忧郁的心境描写国土沦陷给东北人民带来的切肤之痛。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东北沦陷时期 散文 流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104-02

东北流亡作家的散文创作独具一格,以直面人生的文学态度和刚柔相济的审美风范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悲苦生活,抒发了思念故土、怀恋家园的情怀,表现了作家的抗争意识和时代精神。萧红、萧军、白朗、李辉英等人分别出版了散文作品集,骆宾基、端木蕻良、罗烽、舒群等人创作了杂文、报告文学等多种形式的散文作品。

萧红的散文创作成绩斐然,是她独特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情感的印迹,敏锐而细腻的笔触、充满诗意的叙述,使得她的散文独具特色。1933年与三郎(萧军)合著出版的小说散文集《跋涉》,是萧红散文创作的起始点,其中收录悄吟(萧红)的《广告副手》和《小黑狗》两篇散文。《广告副手》记录了萧军与萧红之间的一场风波,显示了二萧之间相依的情感。《小黑狗》描写萧红对刚出生的一窝小狗的感情,因小狗的出生而“欢喜”,又因小狗的送走、失踪、死亡而“心情寞寞”,感情细腻而真实,颇具生活情趣。

1934年流亡上海后,萧红的散文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并于1936年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全集收录散文41篇,是对两萧在哈尔滨时期艰苦生活经历的回忆,从他们居无定所的《欧罗巴旅馆》,一直写到离开哈尔滨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具有较强的纪实性和自传色彩。萧军称:“这仅仅是一点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①。散文《他的上唇挂霜了》描写萧红站在过道窗口等待为生活奔波的萧军回家;《拍卖家具》记录了二萧要离开商市街,萧红如同告别老朋友一样告别将要被卖掉的炊具。二萧的生活艰苦,饥饿与寒冷长期威胁着他们。散文《饿》中,萧红以饥饿时独特的心理感受贯穿全文。《提篮者》描写二萧被“每日早晨提篮者叫卖面包的声音”强烈地吸引着。与饥饿相伴而来的还有寒冷的侵袭。苦寒的天气里,“只要火炉生着火,我就站在炉边,或者更冷的时候,我还能坐到炉板上去把自己煎一煎”②。

萧红大胆地剖白自己的内心世界,真诚而不加藻饰地表白自己,《商市街》是她对自我内心世界的重新审视,许多篇章都是由作者的内心独白组成。《度日》中萧红回忆清早起床后擦地板、铺床、洗碗、刷锅、擦炉台等繁琐的家务以及吃饭、睡觉、愁柴、愁米循环往复的生活。《雪天》写萧红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等待郎华归来时的内心活动,用意识流的手法记录着情绪的流动,笔法随意而跳跃性,在感情的流动中达成统一。

《商市街》中的一些篇目表现了萧红对底层生活和民间疾苦的关注。在《春意挂上了树梢》中,作者描写在繁华的大街上流浪的残疾乞讨者、坏了腿的叫花子在街边吃着烂梨以及隔道的瞎人在拉琴歌唱。《小偷、车夫和老人》中两个拉锯老人诚实地要求将吃面包的钱扣在工钱里,将深深的同情给予底层的苦难者们。

30年代中后期,萧红的散文创作更加成熟,尤其是她回忆鲁迅先生的系列文章,如《海外的悲悼》《拜墓诗》《鲁迅先生记一》《鲁迅先生记二》《回忆鲁迅先生》等,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内容和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回忆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为人处世与性情,表达了萧红的憧憬与思念之情,成为她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品。

相比萧红清丽细腻的散文风格,萧军的散文创作遒劲刚健。他的作品大多收录在诗歌散文集《绿叶的故事》、小说散文集《十月十五日》和旅行集《侧面》中。《绿叶的故事》于1936年出版,收录萧军跋涉多地的散文创作,写于“王道”治下的伪满洲国的《绿叶的故事》 《 药》《给朋友们》等,写于青岛的《好美丽的地方》《消息》等以及流亡上海后创作的《一只小羊》《大连丸上》等。萧军在诗歌散文集中展现了下层群众的悲惨生活,《一只小羊》中的卖羊人在夜间苦苦叫卖着手中“新从妈妈奶头上摘下来的乳羊”,当外国人也拒绝买他的羊时,他的“全身流走了希望”。“我”可怜着颤抖的小羊,但却无力购买它,因为自己也是生活无依的“浮浪人”。萧军的作品记录着他流亡生活所经历的地方以及所见所闻所感,从哈尔滨、青岛到上海、武汉、延安等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土和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正如萧军在《序》中所自述:

我是在北满洲生长大的,我爱那白得没有限际的雪原,我爱那高得没有限度的蓝天;我爱那墨似的松柏林,那插天的银子铸成似的桦树和白杨标直的躯干;我爱那涛沫似的牛羊群,更爱那些慓悍而爽直的人民……我离开他们,我的灵魂感到了寂寞!我缺乏那雪原制造出来的空气,我的肺脏一天一天地感到麻痹了!一天一天地减低了伸缩的机能!我不爱这江南的春天,虽然全说它有诗一般的美丽。但是:

我没有家了!③

《大连丸上》描写作家登上了从东北逃亡青岛的“大连丸”号船,在船上经历穿警察制服和挂着手枪的伪满官吏的检查,“我们这好像开始在什么魔鬼的嘴里赌命运。”但是当“我”想到“海的那岸就是可爱的祖国,一到了祖国便什么全得了救”④,所有的艰辛和波折都是值得的。

小说散文集《十月十五日》出版于1937年,主要收录1936年创作的散文和小说作品。《初夜》描写作家初当宪兵的感受,《我研究着》记录在上海的日常生活,《水灵山岛》是作者的游记,《为了爱的缘故》描写与萧红之间患难与共的感情。作品蕴含着萧军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以及他刚强性格外的侠骨柔肠。《病中的礼物》和《十月十五日》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描写萧军在鲁迅逝世前去探望的情景,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尊敬与思念。

女作家白朗随丈夫罗烽逃离哈尔滨后,踏上了流亡的道路,先后辗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并坚持创作。1935年到1936年间,白朗创作的散文作品收录到作品集《月夜到黎明》中,是作家思想与感情世界的真实反映。1937年,白朗创作了一组流亡散文,以《西行散记》命名,叙写了自己的流亡经历。异地的流亡生活勾起作家浓浓的怀乡情,白朗感受着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景致的区别,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流诸笔端。《流亡曲》一文中,白朗面对着眼前奔腾向前的浑浊的长江,想起了家乡松花江水的清澈,借景抒情地表达思念之情,“每逢我横渡长江的時候,望着那起伏着的波涛,我的冥想远驰了,让长江里的浪花把它涌送到松花江畔吧,我怀念起平明如白银般的松花江面和那穿行似梭的爬犁,那么爽畅呵!”⑤生活在异地的白朗思念家乡的亲人,可是远隔万里无法知晓亲人状况,想以书信寄托情感,却又受到交通不便的阻隔,加之沦陷时期的东北被日伪严密封锁,写给亲人的家书成为《一封不敢投寄的信》。“那些欲诉无从的话语,仿佛一条大鱼的脊背梗在我的咽喉,那刺痛,使我怎能忍受呢?”⑥在信中,作者抒发对母亲与弟弟的怀念,讲述自己在南方的生活,鼓励亲人不要悲观和失望,等待战争胜利重逢的时刻。endprint

李辉英的散文较早地反映了东北沦陷时期的生活。《还乡记》是作者于1932年从上海回到故乡时的见闻记录,作者亲身体会到东北人民水深火热的亡国奴生活,以充满战斗精神的笔触反映了日伪统治下东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作者描写日寇占领下东北的落败景象,痛心于家乡的被摧残,愤怒于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坚信着侵略者一定会垮台。除了《还乡记》外,李辉英还创作了散文《南满线上》《回了故乡——吉林》《吉林街头》《吉长线上》《在哈尔滨》《哈长线上》等,反映回乡期间的见闻。此外,李辉英于30年代末40年代初出版了散文集《再生集》《山谷野店》,报告文学集《北运河上》《军民之间》等。

1950年10月,李辉英只身去了香港,随后在香港定居。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文中充满了怀旧情感。散文集《乡土集》收录作品33篇,以浓郁的东北民情风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东北儿时的回忆。《雪的回忆》《冰雪·隆冬·严寒》展现了冰雪时节的北国风光和“堆雪人”的童年乐趣;《山乡》表现了故乡“山连山,山靠山,山背山,山顶山,走了一山又一山”的山乡景致。这些作品情感浓烈,同时又透着清新自然的风格,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外,李辉英还创作了一系列的游记作品,如1954年出版的《中国游踪》《中国六大名都》,1956年出版的《中国名城游记》,1958年出版的《新加坡游记》以及1961年出版的《新马纪行》等。这些作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的爱国之情和赤子之心。

1933年,寒松编辑的散文集《锦绣河山》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共收录散文16篇,内容多是描写沦陷初期日本对东北的侵略以及东北人民的奋起反抗。其中,姜椿芳以绿波为名发表了《铁蹄下的吉林》,描写日本入侵吉林的罪恶踪迹以及对吉林进行了严密的封锁,表达了东北人民的痛苦与愤怒之情。国土的沦陷给作家带来切肤之痛,悲哀、忧郁的心境充溢着作者内心,發表于《盛京时报.神皋杂俎》的两篇散文《谁家》《这样的人生》即是这样的作品。《谁家》中,不知是“谁家的玉笛轻轻惊碎我旧梦重映的哀伤残景”,撩拨起作家愁闷的情感。看着“严厉的秋风”将“经霜的老叶”吹落,听着“墙角的寒虫”唧唧喳喳地“奏着他们悲秋的音乐”,作者感到“寂静清冷凄凉”。《这样的人生》一文中,作者表达了对于离别的不舍之情,“我觉得人生是过于奇怪了。为什么好好的又让别离呢?固然别离谁都知道是一件可悲哀的一件事”。作者依恋“虽然不是很热闹”但是有着“不受物质文明的人生崇古而尚俭的风俗都市”⑦——锦州,眷恋着那里的朋友们,不知“何时还能在一起玩耍”,更感慨着如子弹般快速的光阴,如飞烟般飘渺的人生景象。

注释:

①萧军.商市街.读后记[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②萧红(悄吟).商市街·搬家[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③萧军.绿叶的故事·序[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④萧军.绿叶的故事·序[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⑤白朗.流亡曲.白朗文集(第3-4卷)[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

⑥白朗.一封不敢投递的信.白朗文集(第3-4卷)[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

⑦姜椿芳(绿波).这样的人生[N].盛京时报,1935-03-28.

责任编辑: 于 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散文
2021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30名)
遥想右北平(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老苏(散文节选)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其它的交给时间(散文)
2018年《西部散文选刊》最佳评论奖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