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2017-11-13李春涛
李春涛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9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接受米非司酮治疗, 以米非司酮所用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大剂量)及观察组(小剂量), 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 高于对照组的78.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更佳, 可有效纠正内分泌紊乱, 改善临床症状, 值得借鉴。
【关键词】 子宫肌瘤;小剂量;米非司酮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90
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 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 其工作压力倍增, 加之受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子宫肌瘤新发病例数目不断增多。据流行病学统计[1], 子宫肌瘤检出率高达37.6%, 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子宫肌瘤发作时无典型症状, 若治疗不及时, 可能引发不孕不育。米非司酮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一种药物, 但关于该药最佳使用剂量, 临床仍存在一定争议。基于此, 作者抽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比观察, 旨在分析小剂量、大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 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妇科病案管理系统中抽取2016年
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 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米非司酮治疗, 以米非司酮所用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大剂量)及观察组(小剂量), 各47例。其中, 对照组患者年龄30~54岁, 平均年龄(42.3±10.7)岁, 病程
1~9个月, 平均病程(4.3±2.4)个月, 肌瘤直径21~42 mm, 平均肌瘤直径(31.7±6.8)mm;观察组患者年龄31~55岁, 平均年龄(42.7±10.4)岁, 病程2~10个月, 平均病程(5.4±2.2)个月,
肌瘤直径22~43 mm, 平均肌瘤直径(32.5±7.1)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于月经第1天睡前口服25.0 mg米非司酮, 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 2. 2 观察组 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于月经第1天睡前口服12.5 mg米非司酮, 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后血清中生殖激素(P、E2、LH、FSH)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 4 疗效判断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消失, 月经周期及经量恢复正常, 子宫肌瘤缩小>30%;改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有所减轻, 月经紊乱明显好转, 子宫肌瘤缩小10%~30%;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改善)/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生殖激素水平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P、E2、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 高于对照组的78.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 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 医学界目前尚未明确。患者发病早期一般无特殊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痛经、盆腔压痛、流产等症状, 随着疾病的进展, 可能造成不孕不育, 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打击[2-6]。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具体包括两种方式:手术疗法、药物保守疗法[7]。手术疗法会将子宫切除, 这不满足育龄期妇女生殖需求, 而且子宫切除后会影响内分泌功能, 造成更年期综合征, 或引发骨质疏松等疾病,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下降[8, 9]。一般肌瘤直径<5 cm者建议采用保守疗法[10]。
米非司酮是保守疗法常用的药物, 其为新型抗孕激素药物, 可竞争性结合孕酮受体促使其结构发生变化, 并削弱转录激活作用, 有效抑制肌瘤生长, 且该药还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诱发闭经, 延缓子宫肌瘤生长速度并促进其萎缩[11-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P、E2、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主要是因为小剂量米非司酮更有利于阻断生殖激素作用, 抑制排卵, 改变肿瘤生长环境, 达到纠正临床症状的目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 高于对照组的78.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证实小剂量米非司酮更利于增强疗效, 与易军[4]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确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会利, 刘淑平, 雷蕾, 等.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 18(5):411-412.
[2] 何慧琴, 李晓燕.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 25(5):826-827, 849.
[3] 丛小红.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中国药业, 2015, 24(23):148-149.
[4] 易军.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3):36-37.
[5] 耿中花.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1, 51(18):89.
[6] 黄起.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12):931-932.
[7] 岳立军.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23):64-65.
[8] 闫海珍, 解凯辉, 张惠英.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8):967-968.
[9] 韩丽, 马汝平, 汤洁, 等.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与单纯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 职业与健康, 2014, 30(4):574-576.
[10] 古再力努尔·塔依尔.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0(10):31-32.
[11] 张玲, 王若虹, 彭静.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1(8):96-97.
[12] 郝锁兰.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4):29-30.
[13] 韩丽, 马汝平, 龙艳.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13, 29(24):3375-3376.
[收稿日期:2017-0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