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城市有轨电车预留远期正线拨接施工条件的方案研究

2017-11-13濮成强章天杨高江宁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9期
关键词:有轨电车

濮成强++章天杨++高江宁

摘 要:某城市有轨电车受沿线工程条件制约,先期建设临时线路,远期改建为规划线路,先期建设时需预留远期正线拨接施工的条件,本文进行了多方案比选,以期降低工程难度、减小工程浪费,避免对线路运营造成影响。经研究,本工程采用扣件错位布置方案。

关键词:有轨电车;改建;拨接施工;扣件错位布置

中图分类号:U28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9-0100-02

1 引言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中运量公共交通制式,已逐渐成为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市、二三线城市、联系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新宠。据中国轨道交通网统计,截至2017年2月,中国共有大连、天津、上海、沈阳、长春、苏州、南京、广州、淮安、青岛10座城市开通运营了15条有轨电车线路,运营里程177.47km,车站258座。相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有轨电车规划里程将达到2500公里,发展前景广阔。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不同,主要沿地面敷设,与小汽车共用道路资源,受工程条件制约,有轨电车在新线建设时有时需建设临时线路或临时组合线路,将来改建为规划正线或一拆为二,先期建设时需预留远期拨接施工的条件,以降低工程难度、减小工程浪费,避免对线路运营造成影响。

2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图1所示。

该有轨电车工程沿线经过正大养殖场,正大养殖场为外资引进型企业,占地约6ha,合同期尚有30年,拆迁难度极大。经与相关部门沟通,正大养殖场与城市规划主干道冲突,且主干道沿线规划为商业和居住用地,合同期满后,正大养殖场仍需进行拆迁,有轨电车先期建设时沿临时道路(待建)敷设,远期待养殖场拆迁后改建为规划正线,沿经十路、纬二十路敷设。

3 远期拨接施工工程的重难点分析

临时线路和规划正线均为地面线,沿道路路中敷设,与小汽车等共用道路资源,采用埋入式轨道结构,表面铺装与道路结构保持一致,采用沥青混凝土,以保证美观。经分析,远期拨接施工工程主要有以下重难点,先期建设时应综合考虑,预留条件。

(1)有轨电车采用埋入式轨道结构,远期拨接施工若对轨道结构破除重建,工程浪费较大,工期长,对线路运营、道路交通及市民生活影响较大;(2)本工程全长约22km,车辆段位于线路东端终点站站后,远期拨接施工工程段位于线路东段,距车辆段仅7.8km,6座车站,远期拨接施工若无法利用天窗时间完成,将影响早晚收发车作业,限制通行能力和服务范围,影响正线安全运营。

4 远期拨接施工的方案研究

(1)方案一:预留道岔接口。本工程先期建设时,在临时线路和规划正线接口处预铺定制槽型轨道岔,并沿待建规划正线方向铺设1~2根标准轨长度的轨道道床,保证远期改建工程施工不侵入临时线路安全运营限界内。(2)方案二:嵌入式轨道。嵌入式连续支撑无扣件轨道系统(简称嵌入式轨道)是指将钢轨嵌入到混凝土整体道床中,采用弹性材料连续支撑和锁固钢轨的一种无扣件轨道结构。方案二临时线路铺设嵌入式轨道,远期改建施工时,在临时线路和规划正线接口处切割弹性材料,移除旧轨道,沿规划正线方向安装新轨道,新的轨道通过液态弹性体与混凝土固定在一起。(3)方案三:扣件错位布置。目前,国内有轨电车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扣件铺设数量主要参考《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的规定,正线无砟道床一般为1600~1680对/km,轨枕间距595~625mm[1-2]。方案三对临时线路和规划正线扣件错位300mm左右布置,扣件间距局部增大,先期建设时,临时线路扣件系统正常安装铺设,交叉接口段规劃正线仅敷设基板,预埋螺栓套,螺栓套内预塞橡胶填充[3]。交叉接口段钢轨中心线两侧各300mm宽度范围内道床表层不铺装,采用钢板覆盖,避免远期规划正线改建工程破复铺装层造成工程浪费及对基板、螺栓套等预埋件的损坏,远期钢板取出后即可进行扣件、钢轨的安装及铺装层施工。(4)方案比选。综合考虑工程投资、轨道寿命、轨道病害、工程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推荐方案三。方案比选分析表1所示。

5 结语

本文以某城市有轨电车工程为例,对临时线路预留改建条件进行了多方案比选,为其他城市的有轨电车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笔者认为,由于本工程为临时线路改建为规划正线,存在特殊的工程条件制约,采用了方案三——扣件错位布置。实际建设过程中,有轨电车常常面临临时组合运营线路一拆为二的拨接施工,笔者建议采用方案一,先期建设时就把道岔整体道床铺设好,施工拨接通过道岔定位与反位的转换实现,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吴师.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3]和振兴,陈磐超,翟婉明,等.城市轨道交通轨枕间距调整对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学影响[J].铁道建筑,2010,(3):86-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专有信号灯的设计与控制方法探析
友谊路与兴源道交叉口运行有轨电车可行性研究
友谊路与长宁道交叉口运行有轨电车可行性研究
燕山路与曹雪芹西道交叉口运行有轨电车可行性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不同等级交叉口优先配时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