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域文化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影响
2017-11-13张强
张强
摘要:维吾尔族人的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当中极具代表性的舞种。本论文将从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源流、外来文化方面来探寻地域文化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影响,以求对维吾尔族舞蹈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历史源流 自然环境 外来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9-0098-02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指文化在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地理背景,此背景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独特的文化、生态、习惯、传统等文化现象,并且文化与环境相融合,在地域当中形成了独居魅力的特色。今天维吾尔族舞蹈中的扬眉、动目、动肩、移颈、抬脚、打指、跳跃、拍掌、耸肩、绕腕等动作形态,都可以在古代壁画形象当中找到印证。维吾尔族舞蹈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都与它悠久的历史源流、独特的地理位置、虔诚的宗教信仰、多元的外来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历史源流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影响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首见于《汉书·西域传》中,是汉代对甘肃玉门关以西今新疆及中亚地区的泛称。公元前138年,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并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丝绸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乐舞也开始发展与盛行。东汉时期,西域的乐舞和生活习俗逐渐影响中原,胡服的服装特点也逐渐清晰,例如绣花帽、男靴,其服装发展演变规律对当今维吾尔族服饰特点影响都有其印证。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文化最辉煌的时期,也是音乐舞蹈艺术高度繁荣发展的时期。在唐代高宗时,由宫廷编制的十部乐其中有七部与西域有涉:龟兹、疏勒、高昌、安国、康国五部源于西域,西凉乃“变龟兹之声而为之”,天竺经由西域东来。这七部乐都详细的描述了舞者人数和舞者穿赤皮靴、赤皮带、赤头巾的着装特点,其中《隋书·音乐志》记载了西域乐器如筚篥源自龟兹,五弦 、琵琶、箜篌皆经西域东传而来,这些乐器现今依旧演奏于新疆民族音乐之中。唐代的《胡旋舞》和《胡腾舞》曾轰动长安,文人并作诗描述它的“转”“跳”独特的风韵,渐渐的这些诗句就成为这类舞蹈的名称。维吾尔舞蹈中各种各样竞技性的旋转表演,显然是“胡旋舞”的遗存。
明朝时期,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大型乐舞套曲的形成与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经系统整理正式出版,具有有乐、有舞、有词的民族特点,其中的《赛乃姆》在维吾尔族的舞蹈中仍是必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清代统一新疆后,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许多书籍都记录了有关维吾尔音乐舞蹈的情景如:《皇舆西域图志》《西域闻见录》《回疆通志》《西域杂述录》文中记载的这些表演形式,与维吾尔族木卡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麦西热甫”及各地名曰“麦西热甫”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上《赛乃姆》等歌舞表演形式一脉相承,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历史的变迁,两千年来这些西域乐舞精华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有不同程度的的遗存,并由古时的西域乐舞演变成了当今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舞蹈。演变的过程既漫长又丰富,正因为历史的沙漏,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风格特点的舞蹈。
二、自然环境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影响
新疆是一个带有神奇色彩的区域,境内有瑰丽巍峨的天山,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有举世闻名的塔里木盆地,统称南疆;在天山与雄峙于新疆北缘的阿尔泰山之间,是著名的准噶尔盆地,统称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山夹两盆。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型气候,以干燥少雨为主要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使新疆同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所以,多种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舞蹈体系。
新疆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可以被分为绿洲舞蹈、草原舞蹈、高原舞蹈三大体系。绿洲舞蹈是以维吾尔为代表,其中的“麦西热甫”“白孜麦”就是当时维吾尔人民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各维吾尔聚居区因自然环境的影响,动作特点与表现方式也有着不少的差异,以《赛乃姆》为例,各地区演绎的风格特色也有着不同。新疆南部,南疆风格的赛乃姆是以《喀什赛乃姆》为代表,其中的动作风格、舞姿变化、手腕的运用等都保存了古老的风格特色;北疆风格赛乃姆新是以《伊犁赛乃姆》为代表,动作洒脱自然、轻快利落、感情交流多变、自然。在新疆的其他地区因有许多民族生活,便形了东疆风格的《哈密赛乃姆》,其动作幅度变化较小,音乐节奏较平稳。
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舞蹈风格特点的维吾尔族舞蹈。每个地区的舞蹈动作风格特点,鲜明的映射出维族人民的地理特点和生活习俗。所以说,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间接的决定着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特点的形成。
三、外来文化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影响
维吾尔族具有着丰富的传统音乐、舞蹈蕴蓄。由于维吾尔族的渊源中存在东、西方不同人种的因素,也由于丝绸之路的影响,东方华夏、南方印度、西方埃及、巴比伦乃至希腊罗马、北方草原各种不同的古代乐舞文化在这里撞击和交融,从而促进了维吾尔族舞蹈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流转新疆古代民族迁徙频繁,民族分布格局常有变化,各民族之间常有血缘交融,乐舞文化随之相互影响,在长期交错杂居和相邻民族之间,舞蹈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尤为突出。比如: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舞蹈,这两个民族的上身舞姿,特别是手腕、胸腰、颈部、响指的运用都很相似,但在步伐上各有特色。乌孜别克族常用6/8节奏的“跺连步”,动作常见“抖腕”;而维吾尔舞蹈多用2/4、4/4节奏,腕部动作以“绕腕”见长。维吾尔和蒙古与塔吉克等民族中均有流传动物模拟物,典型的属《马舞》,高原民族的《马舞》步伐中没有类似草原民族《马舞》那种在辽阔草原上奔驰的舞步,这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致。肩部动作在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许多民族中都能看见,肩部的动作运用都很丰富,但也是各具特色。维吾尔族多见“耸肩”、哈萨克多见“耸抖肩”、蒙古多见“硬肩”等。在新疆很多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有手腕的运用,但也是各具韵味。维吾尔多用由里向外翻的“绕腕”、哈萨克也用“绕腕”但却都是由外向里绕、锡伯族多用“弹腕”、蒙古族多用“压提腕”等手腕的运用的不同方式。
汉族在新疆也有着久远的居住史,随着汉族的发展与新疆各民族舞蹈文化交流融合,对于维吾尔族舞蹈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在南北疆各大、中城市及北疆地区各汉族聚居区、乌鲁木齐市仍能见到社火的绪余,为新疆“多元一体”的舞蹈艺术抹上浓重一笔。
因为新疆独特的地域环境,其民族发展必然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的融合更加为维吾尔族舞蹈的形成增添了丰富的动作语汇。例如外来文化中朋友相见从来不握手,而是右手扶左胸鞠躬作礼表达敬意。现在,这种仪式已经发展成一种特征化的动作,出现在组合及剧目当中,用来表示维吾尔族男士的一种高贵傲慢且又不失礼节的体态。还有托帽式动作,原本是朝拜者在朝拜之时须将头上的帽子摘下,表达自己对长者和尊敬的人的一种礼仪,而现在舞蹈中所呈现出的动作变成只“托”而不“脱”,成为维吾尔族舞蹈中一种典型动作。仪式化对维族女性舞蹈的影响更大,文化的约束,使得维吾尔女性不得不将身体和面貌,置于一层长袍和面纱之下。女性舞者的重心不得不升高,使得昂首挺胸、侧目斜视成为当今维吾尔族女性体态特征,与撩开面纱回眸一笑的动作一起构成了维族女子舞蹈风格。而其它一些动作风格,如三步一抬、横垫步等也都是在高重心的基础下完成的。外来文化的融合使得舞蹈在动态上相互之间吸收、融合完善,便形成了维吾尔族多元丰富的舞蹈艺术。
四、结语
维吾尔族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能至今完美的留存在维吾尔族地区,是因维吾尔族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其表演形态、风格、内容深刻的折射出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经过历史的打磨,这些舞蹈艺术涉及了维吾尔族各个领域的文化内容。可以说维吾尔族舞蹈是维族人民文化交融的总汇,而维吾尔族舞蹈当中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是维吾尔族人民多种文化现象融合的体现,而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也依根于此。
參考文献:
[1]马维丽马薇.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中华舞蹈志》编辑部.中华舞蹈志新疆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