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探讨
2017-11-13李素芳
李素芳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025
[摘要] 目的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诊疗资料,与我国同期接收并确诊治疗的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C肽、谷氨酸脱羟酶(CAD)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从而总结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特点以及诊断要点。 结果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均出现烦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Ⅰ型糖尿病临床症状,患者发病年龄在20~49岁,体重指数低于25 km/m2,空腹血糖大于6.1 mmol/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均明显低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C肽含量低于0.4 nmol/L,餐后2 h血浆C肽含量低于0.8 nmol/L,谷氨酸脱羟酶(CAD)为阳性,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 结论 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与Ⅰ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的相似度高,医师通过对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关键词]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6(b)-0025-02
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部分20~50岁身体匀称个体患糖尿病,早期给予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疗效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Ⅰ型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临床症状更加明显,且磺脲类降糖药临床治疗效果下降,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改类糖尿病患者早期由于胰岛素β细胞仍处于分泌过程,故患者可出现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主要是体重下降、疲乏、虚弱无力,将这种介于Ⅰ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糖尿病命名为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IADA)又将其称为缓慢进展型糖尿病,成人晚期自发性糖尿病因其发病晚,患者发病后期胰岛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呈进行性衰退,成人晚期自发性糖尿病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1]。该次实验比较该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C肽、谷氨酸脱羟酶(CAD)阳性率之间的差异,而总结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特点以及诊断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5例,女23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61岁,者均出现饮食量增多、饮水量增加、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且就诊时体重指数处于正常水平,临床症状持续6个月,为发生酮症酸中毒,且难以依靠饮食、运动、口服发降糖药等途径控制血糖。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男29例,女28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4岁,年龄最大为64岁,患者均出现饮食量增多、饮水量增加、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64例,女31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3岁,患者年龄最大为70岁,其中有67例患者为轻中度糖尿病,空腹血糖低于13.0 mmol/L,患者无需使用胰岛素,且未发生酮症酸中毒。有28例患者为为重度糖尿病,空腹血糖超过16.9 mmol/L,需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并长期进行饮食、运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1.2 方法
1.2.1 血糖测量 对该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均采用简易血糖测量仪测量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关操作流程为检查血糖仪器完整性,并准备酒精棉签,将试纸灰白色校准码插入血糖检测仪右侧,对患者中指或无名指用酒精消棉签消毒,操作者左手固定患者手指,右手持采血针,针扎患者手指末端,至出血为至,用试纸吸取患者出血,待血糖检测仪读数后,给予患者棉签对针刺部位进行按压止血。
1.2.2 血脂测量 对该院2015年5月—2017年2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毒患者空腹,選取患者肱静脉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
1.2.3 血浆C肽检测 对该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血清C肽检测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患者空腹血浆C肽含量以及餐后2 h血浆C肽含量。
1.2.4 谷氨酸脱羟酶(CAD)含量检测 对该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免疫沉淀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羟酶含量,谷氨酸脱羟酶含量超过18 U则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该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与我国同期接收并确诊治疗的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疗资料、临床症状、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C肽、谷氨酸脱羟酶(CAD)阳性率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48例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诊疗资料,与我国同期接收并确诊治疗的57例Ⅰ型糖尿病患者、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C肽、谷氨酸脱羟酶(CAD)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其中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均出现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Ⅰ型糖尿病临床症状,其余临床资料具体情况,见表1。endprint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2]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其胰岛β细胞多呈渐进性损害,根据是否对胰岛素产生依赖故疾病临床病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患者早期发病对胰岛素无依赖,通过饮食、运动以及口服降糖药即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发病半年后临床常用磺脲类了降糖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这个时期采用运动以及饮食难以控制血糖,这个时期患者只有使用胰岛素,才可控制血糖。对于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磺脲类降糖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低血糖,缓解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临床症状的效果,但长期使用磺脲类类药在持续激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同时,可导致胰岛自身释放大量抗原,从而激活β细胞免疫反应,加速β细胞的破坏,诱导机体出现免疫耐受性,因此对于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早期及应使用胰岛素,并结合饮食以及运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3]。早期明确诊断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对医师预测患者疾病发展,在疾病早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降糖药、饮食、运动治疗,对减缓胰岛功能衰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因其发病机制与Ⅰ型糖尿病十分相似,均是由于胰岛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发生障碍,导致的,且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与Ⅰ型糖尿病十分相似,故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又被称为缓慢进展型糖尿病,上世纪末科学家将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归属于Ⅰ型糖尿病中[4]。
该次实验显示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早期临床症状与1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相符,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0~49岁,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均明显低于Ⅰ型糖尿病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C肽含量低于0.4 nmol/L,餐后2 h血浆C肽含量低于0.8 nmol/L,谷氨酸脱羟酶(CAD)为阳性。
[参考文献]
[1] 许芳,刘艳,高鹏,等.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27(5):491-492.
[2] 庞伯健,常艳华.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15):4247-4249.
[3] 姜天,章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误行代谢手术致营养不良剖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12):64-66.
[4] 秦雯,梁瑜祯,夏宁,等.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血浆糖蛋白磷脂酶D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1(14):1591-1595.
(收稿日期:2017-05-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