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只自我推销的烤鸭

2017-11-13辉姑娘

特别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操作间筋道烤鸭

在泱泱中华的美食尤物中,北京烤鸭注定要占据重要一席。

然而老饕们都懂得,烤鸭做得最好吃的绝对不是那些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反而是不起眼不出名的小店。

店小利薄,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存货,更不会烤好一批鸭子到客人点单时再拎出来热热,只只都是新杀新宰新鲜出炉,这样会更有味道。

常去的一家烤鸭店,不大,很精致,装修得有几分私宅味道。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家的烤鸭,片下的鸭皮每一片都大小均匀,金黄薄透,肥而不腻,最边缘的一层鸭皮透着晶莹剔透的红玉石般的光泽,亮汪汪的,颇为诱人。

最喜欢趁热先吃口脆皮,酥中带着筋道,鸭油在舌尖滋滋地溢出来,幸福指数顿时飙升到五颗星。

鸭肉除了本身的肉香外,还隐约带了丝丝甜意,鲜嫩幼滑。加上葱丝、黄瓜条、萝卜丝、甜面酱、白糖,用刚出炉的薄饼卷起,一口咬下,鸭油盈满唇齿,弹滑筋道,异香在口中打几个滚儿再跑两圈,久久不散。

然而这家餐馆有两处让众人颇为不解。

一是在每次去卫生间时,必经之路上居然就是烤鸭的操作间。需要在几位厨师的集体注目礼中走过,身侧就是熊熊的炉火以及一排黄澄澄待烤的肥鸭,香气扑鼻。

从卫生间回来时还要再重走一遍这条路。这实在有些诡异,毕竟卫生间和操作间虽然都带个“间”字,但食客们总归希望这两处地方离得越远越好。

第二处疑惑是每次烤鸭被放在餐车上推过来待片时,厨师总会示意大家看他,然后举起一只锣,用力地敲,“嗡”的一声。整个餐厅都会齐齐一惊,转头望向这一桌,厨师这才会放下锣,正式开始片鸭。当然,别桌点了烤鸭的待遇也是相同的。

于是某次点菜时,问起这两个问题。

饭店的解释很简单:一桌客人,至少有一个人要去卫生间的。烤鸭操作间在必经之路上,也就意味着这个顾客肯定可以看到烤鸭,回桌成为谈资,自然加深了其他人的印象。至于敲锣——真真只是为了吸引众人目光的噱头而已。

我觉得有趣。这种宣传并无深意,它披着优雅的外衣却埋藏着近似三俗的营销策略,冷不丁就蹦出来给你一下子,赤裸裸地直接洗脑,仅仅为了推广一个理念:我们的烤鸭很重要。事实上,只要有一个客人因为内急或锣声而注意到烤鸭,点上一只尝尝,餐馆的目的就达成了。

这种自我介绍实在简单粗暴又直接,但又该死的有效。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都喜欢遵循中国式传统的“委婉法则”,说话兜几个圈子再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但某些委婉方式压根儿“不在点上”,自以为是的粉饰就变成了矫情,不但令人不明所以,还常常会成为笑话。

推销自己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如何在谦逊的基础上将优秀的一面展现,直白坦率但不令人反感,清晰明了但不过分显示野心,的确需要技巧。

我们往往喜欢为自己錦上添花,想着别人也许会多注意那一朵花,殊不知大众只在乎织锦几何,御寒与否。终落得白抛了媚眼,徒惹了笑话。

不如就做那店家,锣声一响,黄金万两。俗则俗矣,可人家本来卖的就是烤鸭,又不是浪荡青春,要什么文艺呢?

(摘自“辉姑娘微信公众号” 图/陈明贵)endprint

猜你喜欢

操作间筋道烤鸭
够筋道
睡不着
天上下烤鸭了
重庆小面
Recettes chinoises
某温泉酒店大型厨房通风设计探讨
介绍一种新型的铣镗床所用的带减震功能的升降走台
北京市通州区食药监管局对部分正规饭店开展清查工作
和面时加点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