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承气汤穴位敷贴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2017-11-13璇,丁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承气汤鸣音胃肠功能

刘 璇,丁 宁

(1.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通 226500;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扬州 225001)

小承气汤穴位敷贴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刘 璇1,丁 宁2

(1.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通 226500;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扬州 225001)

目的探讨小承气汤穴位敷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术后腹胀有效性,加快患者康复。方法 选取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患者中医护理操作前、术后12 h、24 h血清胃动素水平,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48 h、72 h胃肠功能恢复评分及腹胀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12 h、24 h血清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评分、腹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承气汤穴位敷贴可显著减少腹胀的发生,尽早恢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

小承气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穴位敷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胃肠功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1-2]。胆石症和其他胆囊良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而中老年患者术前常伴有各种基础疾病,术后因气腹压力、特殊体位、麻醉用药等综合作用,胃肠功能受到抑制[3-4],术后腹胀发生率达30%~42%[5],影响患者的康复,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因此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是护理同仁追求的一个重要护理目标。本研究将小承气汤作为穴位敷贴的药物,术中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加快术后肛门排气,减少腹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7月~2017年07月入住我院普外科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岁,年龄46~76岁,平均BMI(kg/m2)24.1,BMI(kg/m2)22.5~26.8,平均手术时间62.5 min,手术时间45.2~98.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4.6 mL,术中出血量14.8~63.2 mL;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0岁,年龄45~82岁,平均BMI(kg/m2)24.6,BMI(kg/m2)22.8~27.4,平均手术时间56.4 min,手术时间42.7~96.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3.8 mL,术中出血量17.3~64.0 mL。患者均为第1次手术,术后未使用麻醉镇痛;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手术及麻醉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纳入标准:(1)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年龄45~89岁;(3)意识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使用影响胃肠道功能药物;(2)有精神疾患和意识障碍;(3)有治疗药物过敏史及胶布过敏史。脱落标准(1)入选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2)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操作。

1.3 研究方法

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观察组进入手术预麻室给予小承气汤穴位敷贴。(1)正确取穴:取足三里和上、下巨虚穴位,依据针灸学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进行取穴,穴位选择参考《实用中医消化病学》,穴位定位参照《针灸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2)小承气汤组方:生大黄300 g,厚朴150 g,枳实150 g,樟脑20 g,冰片15 g。研极细末,用蜂蜜调成稠糊状,制成膏药贴,每贴药量约3 g,直径约3 cm,厚度约0.5 cm。(3)操作方法:用75%乙醇消毒穴位皮肤,将制好的膏药贴敷于穴位上(均双侧),外覆3M透明敷料封固,敷贴时间6 h。同一名中医护理人员安全、正确的实施中医护理操作;同一组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操作,采用相同的麻醉用药和手术方式。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无渣半流饮食;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建立14 mmHg人工气腹及安置头高足低20°体位并向左倾斜15°;术后常规护理,予禁食,禁水,适当补液,抗感染治疗,床上定时翻身及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等。

1.4 观察指标

1.4.1 血清胃动素水平

比较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变化,于中医护理操作开始前、术后12 h、24 h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送本院检验科检测血浆胃动素水平。

1.4.2 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6 h测肠鸣音,每4 h听诊患者肠鸣音的有无,听诊左侧上、下腹、右侧上、下腹及脐周部位,听诊时间为1 min/次/部位,并记录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恢复标准在两个区听诊发现连贯性较强的肠鸣音,且≥3次/min为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标准为陪护者证实患者有排气或患者主诉有肛门排气。

1.4.3 术后24 h、48 h、72 h进行胃肠功能恢复评分、术后腹胀评分

胃肠功能恢复评分参考2000年国际公认的罗马Ⅱ标准制定,评分越低表明胃肠功能恢复越好。0分:术后24 h内排气或排便,肠鸣音>5次/min;1分:术后48 h内排气或排便,肠鸣音3~5次/min;2分:术后72 h内排气或排便,肠鸣音1次或2次/min;3分:超过72 h仍未排气,无明显肠鸣音。

腹胀标准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标准制定,按其轻重程度从0~3分分为4级,评分越低表明腹胀程度越轻。0分为无腹胀:术后在肛门排气前患者无腹胀感;1分为轻度腹胀:术后在肛门排气前患者主诉有轻微腹胀,可感到有气体在腹内转动,但无切口胀痛感;2分为中度腹胀:患者腹部膨隆,主诉切口胀痛但能忍受;3分为重度腹胀:患者腹部膨隆、切口胀痛、烦躁不安、呻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浆胃动素水平变化

两组术前血浆胃动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浆胃动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变化比较(±s,ng/mL)

表1 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变化比较(±s,ng/mL)

组别 n 术前 术后12 h 术后24 h观察组 30 284.36±25.82 220.75±21.58 261.46±28.38对照组 30 281.70±22.69 195.27±15.33 219.63±20.49 P>0.05 <0.05 <0.05

2.2 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s,h)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s,h)

组别 n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 30 22.33±5.29 26.30±5.17对照组 30 30.53±6.23 33.97±6.45 P<0.05 <0.05

2.3 胃肠功能恢复、腹胀评分情况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采用小承气汤敷贴于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药物透皮吸收4~6 h渗入机体后,6~12 h由经络系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药理效应,有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13]。

本研究通过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腹胀进行观察,术中给予小承气汤穴位敷贴能够达到早日恢复肠鸣音和肛门排气的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小承气汤穴位敷贴是便捷、无创无痛的干预措施,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和经络传导发挥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有较好的前景。本次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仅根据临床经验选取穴位,未能对穴位进行深入研究。在以后工作中,将继续进行本研究,扩大样本量,对观察指标进行重新筛选,并进行实验研究,对小承气汤穴位敷贴药理及穴位作用机理进一步分析。

表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腹胀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腹胀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胃肠功能恢复 腹胀观察组 30 1.07±0.45 0.64±0.69对照组 30 1.45±0.49 1.03±0.74 P<0.05 <0.05

3 讨 论

有研究[3-4]表明,CO2大量吸收会造成血液pH值下降造成肠道细胞损伤;气腹压力使胃肠道内压力增高引起胃肠功能异常;气腹在不同程度上刺激腹腔内神经丛,使胃酸分泌下降,直接导致胃动素、胃泌素等促胃动力激素分泌减少;也有文献[6]指出,气腹作用时间增加,肠粘连、胃扩张、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有学者[7]提出,术中提高手术技术以减少创伤和刺激,采用12 mmHg气腹保护肠黏膜,促进术后肛门排气,但实际操作中发现低压气腹会造成手术空间较小,增加手术时间,增加肠道损伤的风险;中医护理技术在调节胃肠功能方面也做出大量的探讨研究,如穴位按摩[8]通过穴位刺激调整经络之气来减少腹胀、腹痛;如中药口服[9]通过吸收中药有效成分增强胃肠道蠕动;但上述的中医护理技术有操作费时、药苦难服的不足[10];因此,仍需研究其它可行和有效的方法调节患者胃肠功能。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常因术中气腹导致浊气雍滞于中焦,脾失健运;加之手术应激导致机体脉络损伤,从而进一步加重脏腑功能失调,出现腹部胀满、大便不通、食欲少思等症状,延缓患者的恢复。所以,攻补兼施,健脾行气、祛瘀通便的原则应贯穿于围手术期[11]。我院将小承气汤作为穴位敷贴的药物,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方中大黄为君,长于通便除积滞,荡涤肠胃;厚朴燥湿除满消胀;枳实理气导滞散痞;全方有行气导滞、通里攻下、消除积滞之功。实验表明[12],大黄能提高胃肠黏膜内pH值,调控胃肠激素保护胃肠平滑肌细胞,增加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依据针灸学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选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进行穴位敷贴,其中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上巨虚系足阳明胃经穴,大肠经的下合穴,为调理大肠专用穴,治疗上腹的主穴,下巨虚是足阳明胃经穴,小肠经的下合穴,为调理小肠专用穴,治疗下腹的主穴,三组穴位配伍,具有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之功。

[1]PlanellsL RM,Garcia ER,Cervera DM, et al. 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cohort study of 1,600 consecutive Cases[J]. Cir Esp,2013,91(3):156-162.

[2]Sato A, Terashita Y, Mori Y, et al. 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 audit of day case vs overnight surgery at acommunity hospital in Japan[J]. 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2012,4(12):296-300.

[3]Petrat F, Swoboda S, De Groot H, et al. Quanti fi cation of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to the small intestine using a macroscopic score[J]. J Invest Surg,2010,23(4):208-217.

[4]崔学军,李秀芬,闰 蓓.不同体位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356-3360.

[5]罗 敏,曾丽文,程茂华.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判定方式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5,2(30):9-11.

[6]韩策然,刘兆龙,阎 波.腹腔镜CO2气腹对老年人酸碱平衡与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10):731-734.

[7]冯建萍,桂 波,张 萍,等.不同截石位改变速度及不同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396-399.

[8]卢洪霞,吴卫群.穴位按摩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恶心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54-155.

[9]葛洪霞,许翠萍.复方大承气汤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动力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6-578.

[10]王俊杰.中医护理技术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1):91-93.

[11]汪 娟,杨 杨.理气通腑散穴位贴敷对肠道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1):3954-3955.

[12]刘 颖.针对承气汤类方古代医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其临床价值[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3]张佶玮,孙建华,占道伟,等.神阙经穴给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429-431.

R246

B

ISSN.2096-2479.2017.43.78.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承气汤鸣音胃肠功能
肚子总是“咕噜噜”叫是怎么回事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