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杜甫巴蜀诗中的咏三国诗
2017-11-13李可欣
李可欣
一
杜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唐王朝“安史之乱”前后的极其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唐朝由盛变衰的时期,因此,在他的诗中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民生的疾苦都极为关注,充满同情与关怀。今天我们在诵读和欣赏杜诗时,往往会被诗中忧国家之伤、叹民生之苦的高尚思想境界所折服。今成都杜甫草堂悬挂郭沫若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高度概括了杜诗宏大的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后人赞誉杜甫诗歌为“诗史”,当之无愧,名至实归。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躲避战乱的杜甫来到成都,“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这是他一生中重要的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因为四川远离战乱,生活安定,所以这时期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博。游历行踪、山川风光、生活情趣、名胜古迹,无不呈现在诗人的诗歌中。除此而外,还有一类诗歌内容值得格外关注,那就是蜀中停留期间,杜甫创作了很多以三国诸葛亮、刘备以及三国遗迹为对象的诗歌,如《蜀相》《武侯庙》《八阵图》《谒先主庙》《诸葛庙》《古柏行》《咏怀古迹五首》(之四、之五)等,反映出诗人浓厚的三国情结。以下,本文择其代表性的诗章加以论述。
二
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前往诸葛亮祠堂拜谒他心中的偶像,创作了千古传颂的《蜀相》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他以诸葛亮的武侯祠为歌咏对象的第一首诗歌。诗人选择诸葛亮自然有其深刻的意义。诸葛亮生于汉末乱世,二十七岁前隐居隆中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后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佐。联吴抗曹,西取成都,受遗托孤,南征北伐,最后星落五丈原,留下君臣一处共千秋的祠堂令人瞻仰。诸葛亮的遗恨是出师未捷,但在杜甫眼中他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刘备“三顾”之请。缪钺先生曾在《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一文中指出:有两个问题经常困扰中国古代士人心灵,其中一个就是“求知遇之难与感知之切,”这就是求知音、感知遇。诸葛亮遇到刘备就是求到了知音,为报刘备三顾之恩,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大目标,诸葛亮努力北伐,最后“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是“感知遇”。这种风云际会非常难得,在杜甫看来,是令人钦佩而羡慕的,因为一般的士人大多是失望。杜甫空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理想,没有遇到像刘备那样的慧眼识人的明君,加之战乱而远离朝廷,壮志难酬。诗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表面上看是说丞相祠堂内的春草寂静的生长,被树叶遮挡的黄鹂鸟空自发出悠扬的声音。好景没人欣赏,好音无人聆听,实际上这恰恰就是诗人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落寞、孤寂,难以排解,满腹经纶却无人赏识。杜甫将心中的忧郁用诗句在诸葛亮的祠堂前予以倾情释放,所谓借景抒怀自慰也。正如前人所评价说:“真正痛快激昂,八句诗便抵一篇大文字。”
诗中还有一点是人们常常疏忽的,那就是点明了丞相祠堂的地理位置。成都最早的武侯祠不在今天这个地方,而是位于少城。今武侯祠原为刘备陵寝和汉昭烈庙的区域。城南的武侯祠是何时何人所建?未见史料记载。但《蜀相》诗首联就点明了武侯祠在锦官城外,已然掩映在一片“柏森森”中。柏树生长缓慢,要达到森森一片,非数百年不能。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出,杜甫所见的丞相祠堂建筑历史当在南北朝期间。
三
虽然杜甫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来到成都,到代宗永泰元年(765)夏天离开,期间曾到梓州、阆州等地居住,在成都只住了三年多,创作二百四十多首诗歌。除了《蜀相》外几乎都是歌咏成都风光,花木虫鸟,名胜古迹,看似暂时忘却国殇民忧,但三国情结已然萦绕于胸中难以释怀。大历元年(766)杜甫到夔州之后,夔州众多的三国遗迹使其隐藏于胸中的三国情结再次张扬出来。
夔州,即三国时鱼复县。蜀汉章武元年(221)刘备愤怒兴兵伐吴,第二年在猇亭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刘备败退守鱼复,改鱼复为永安。章武三年(223)刘备在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等人,当年夏四月病逝永安。到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称奉节(今属重庆),隶属夔州府。后世为纪念刘备和诸葛亮,在此修建先主庙和武侯祠。夔州的八阵图遗迹,自然成为激发诗人感怀的诗兴,其中《八阵图》诗写到: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短短四句诗,既有对诸葛亮的敬慕,也含对刘备伐吴失利的遗恨。八阵,古已有之。《孙膑兵法》有《八阵》和《十阵》,所谓“阵”,是冷兵器时代将士训练、扎营、作战、防御的军事阵型,或称阵图。三国时代,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对古代阵图进行革新改进,使其更利于训练和作战。至晋朝,诸葛亮八阵图依然发挥军事作用。《晋书·马隆传》记载:羌戎叛军进犯凉州,杀刺史杨欣,阻断河西走廊。武威将军马隆招募三千五百人自荐出征,得到晋武帝的大力支持,予以三年军资。马隆与羌戎军队作战时,“依八阵图作偏箱车……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最终大获全胜,打通了向西的道路。这是诸葛亮的八阵图在军事上运用实战战例,故杜甫云“名成八阵图”。
夔州的八阵图遗迹,见于郦道元《水经注》,该书卷三十三《江水篇》记载说:“江水又东径诸葛亮图垒南……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自垒西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因曰:八阵既成……今夏水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宋乐史所著地理类书《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记载:“奉节县……本汉鱼复县也……八阵图在县西南七里,《荆州图记》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诸葛孔明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复,依然如故。”是以杜诗有“江流石不转”之句,此有两层意思,首先是看到冬水退复江石犹在的现象,感叹纵然夏水涛涛难悍八阵图遗存;其次,亦在说明诸葛亮留下的石头岂是江水能冲走的?表达诸葛的功业千秋永存。
与《八阵图》的思想内容相关联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云: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当年若非刘备三顾茅庐,躬耕陇亩的诸葛亮或许将会是另外一种人生。夔州是刘备托孤的故地,夔州先主庙当然也是杜甫时常拜谒之地,杜甫有《谒先主庙》一首专门描述: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四
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坎坷遭遇,使他对刘备与诸葛亮这样的君臣关系非常渴慕。他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少年时代读书勤奋而努力,且聪颖过人,“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书以儒家经典为主,养成治国安邦的浩然壮志,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理想,但是终身都没有诸葛亮那样施展的机会。他大半生穷困漂泊中,与下层民众生活贴近,由此而伤忧国家的灾难。游历的生活中所见之先贤祠堂、名胜古迹,成为诗作中常见的题材。不仅如此,在描述古迹同时借题发挥,三国英雄、三国遗存往往呈现于他的咏古抒怀类的诗歌中。其中尤以诸葛亮、刘备是出现比例最高的,反映出杜甫的三国情结最为浓重。毫不奇怪,杜甫所咏三国诗中对诸葛亮与刘备知遇以及二人之间鱼水关系赞誉最多,比如作于秦州的《遣兴五首》其一:“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在其二中将刘表比喻为没有能力的官员,竟没有将如庞德公那样的贤能招来为己效力: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五
杜甫的巴蜀诗歌中为何创作了不少有关三国,特别是诸葛亮的作品呢?余以为有以下原因:首先,巴蜀地区是蜀汉旧地,三国遗迹众多,有成都的武侯祠,夔州的诸葛庙、先主庙、八阵图、白帝城等蜀汉历史遗迹。每当诗人游历后,都会触景伤情,诗兴大发,这些蜀汉历史遗迹于是便成为了诗人感时伤世、抚今追昔的吟咏对象。
其次,杜甫和诸葛亮等三国英雄所处的历史时代有着相似之处。诸葛亮等三国英雄生活于汉末的乱世,群雄割据,天下纷争。杜甫不仅经历了大唐盛世,还经历了唐朝的“安史之乱”,战乱迫使杜甫一家旅居蜀中,辗转西南。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仍然一以贯之,“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谒先主庙》),于是,年老体衰的诗人通过咏怀三国英雄人物及其遗迹将其一腔忧国忧民之情形诸诗篇,希冀有刘备那样任人唯贤的明君,期待英雄辈出,平息战争,使国家太平。
其三,杜甫与诸葛亮在思想深处上是息息相通的,均具有拯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之志。诸葛亮年轻时常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具有辅佐君王的雄心壮志。杜甫也自谓“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希望自己像尧舜时的贤相稷、契一样能够辅佐君王,实现致君尧舜的志愿。因此,杜甫对诸葛亮非常倾慕,视诸葛亮为自己心中的政治偶像。
其四,杜甫的人生经历与诸葛亮截然不同。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帮助刘备建立和巩固了蜀汉政权。他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杜甫在至德二载(757)时,曾经被唐肃宗授为左拾遗,似乎有机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很快就因疏救房琯之事被贬,从此受到唐肃宗的疏远,远离了朝廷,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随之而永远地破灭了。因此,一生仕途坎坷的杜甫,羡慕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契的鱼水之情,敬佩诸葛亮等人的丰功伟绩,他只能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借歌咏诸葛亮等三国人物来安慰自己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受伤心灵。莫砺锋在评价二人时说:“虽然诸葛亮是功业彪炳的千古名臣,而杜甫却是穷愁潦倒的一介文士,两人的人生遭际相去甚远,但是他们在人格上却达到了同样的高度。”
总之,杜甫在巴蜀地区生活期间,成都和夔州的三国遗迹往往使他触景生情,于是创作了很多以诸葛亮、刘备以及三国名胜古迹为对象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融洽关系的羡慕,表现了诗人对大唐王朝“安史之乱”后现实政治的极度忧虑和深切关怀,以及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复杂心态。至今,我们阅读杜甫巴蜀诗中的咏三国作品,仍然能够感受到杜甫对三国英雄的深厚情结。
注释
:①缪钺:《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中国文化》第四期,第927页。
④(清)杨伦:《杜诗镜銓》卷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⑥(唐)房玄龄等:《晋书·马隆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55页。
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0页。
⑧(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转引自《四库全书》第4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63-597页。
⑨何红英:《试论杜甫咏赞诸葛亮诗的影响和作用》,《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第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