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孤雁》之“孤”
2019-01-10陈闻莉
陈闻莉
摘要:在古代文学中,雁是文人墨客喜爱使用的一个意象,它通常用以呈现时令的变化以及思念情感和漂泊状态表征。然而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它却用之以寓言,其《孤雁》笔法独特,堪称写雁诗中的精品。但对“孤雁”的理解也颇多争议,故而本文对《孤雁》做出自己的理解赏析。
关键词:孤雁;咏物诗;寓言诗;夔州
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是杜甫大历初年旅居于夔州的时候所做的咏物诗,以孤雁自况,将杜甫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孤雁”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在诗中流露出自己对当下处境的人生态度。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世家,早年读书明理壮游各地,真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受时代和家庭的影响,杜甫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选择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所以他选择投入官场为国效力,但这也因此开始了他正值壮年却困居长安,并经历了陷贼和为官波折人生经历。初入官场时他多次自述抱负却怀才不遇,后遇安禄山造反陷贼中,得以脱身之后看着满目疮痍的国家溅泪心惊而作“三吏三别”。此后,杜甫经历风雨沧桑之后漂泊西南,适时多病,靠人接济,作《旅夜书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见其生计之困窘。大历初年举家离草堂南下途中,此五律正是他作于南下之后旅居夔州所作。他又于当年秋季作《登高》《老病》等诗,可见此时的他困窘兼复多病。这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当年的壮游少年已经变成了风烛残年的老翁,已到了直面死神之时,所以其所写之文辞亦愈加孤凄悲凉,不似之前虽流落却不乏萧散自然的文风。
《孤雁》是一首咏物诗,为杜甫流寓夔州时所写,杜甫在夔州居住近两年,其间所作诗占其所编杜诗近1/3。杜甫夔州诗不仅达到其诗数量上的高峰,而且质量上也达到了杜甫诗歌创作的最高峰。与《孤雁》同时于夔州时所写咏物诗凡七首,有表现士人失志,怀才不遇的苦闷(《鹦鹉》);有寄托诗人亲友失落、漂泊他乡的孤独情绪(《孤雁》);有隐喻自己的漂零之感(《鸥》);有以物讽人(《猿》);有的讽刺高官鱼肉百姓、盘剥贫民的盗贼本性(《麂》),有表现诗人对不信不义、礼崩乐坏的现象的不满(《鸡》);有叹其长大即悲剧(《黄鱼》),有轻浮之下无有完卵的命运(《白小》)。所谓“天地之间,恢诡谲怪,苟可以动物悟人者举萃于诗”,其中以此为最佳。
咏物之诗讲究“以曲为佳”、“以隐为妙”,然杜甫在孤雁一诗中直接以“孤雁”为题,开门见山,以孤写雁,与常见的结伴群居的大雁不同,奠定全文的基调。在夔州时,杜甫发展出了一种寓言式的咏物,例如命题方式相同的《麂》,故而姑且暂以同类型的咏物推断细读此五律。所谓“孤雁”当为失落雁群之“孤”,结合杜甫此时的时代背景,若是以“孤雁”自喻,此“孤”当为杜甫漂泊西南之“孤”,与亲朋挚友离散之“孤”,又结合杜甫在夔州时期多作《壮游》、《遣怀》、《昔游》、《夔州书怀十四韵》、《往在》等回忆自己毕生际遇等诗篇,故而推断杜甫在这一时期多回忆自己往昔经历而发感慨,故而此“孤”或也可为杜甫多次自述抱负、怀才不遇,不可得知音之“孤”。
首联开篇作者即描摹孤雁之行为神态,作者笔下的是一只离群的孤雁不思饮水亦不思进食,只是不断地低飞地徘徊鸣叫,一声声地鸣叫都是在思念追寻离散的同伴。此联虽为描摹之句却并非白描,而是在描写之时写出了孤雁的心理活动,也以此融入作者的内心之感。正如《文镜秘府论》中所道“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我们无法得知孤雁当时是否因为与雁群离散而不思饮啄,是否是因为思念追寻同伴而低飞哀鸣徘徊,但写此情此景的作者以心击之,以作者飘零心绪度之却是不饮啄的焦虑和念群的殷切。通过心理描摹写出了孤雁失落雁群之后的焦灼以及哀鸣徘徊的无措,也从中可见作者经历宦海漂浮、安史之乱之后飄落西南,生活窘迫依旧心系家国却无力再追逐的徘徊失落。
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落笔的焦点自小而大,从低飞徘徊之境升至广阔的万重云天,但境愈加广阔而雁愈孤。《唐诗归》中谭云:“万重云”三字益显甚孤矣,馀七句之妙易见(“相失”句下)。在广阔云天之下,孤雁只作一片孤影,以“万重天”同“一片影”作比较,更显零落之感。以量词“片”字同“重”字形成分量对比,以“片”字显淡薄,以“重”字显令人敬畏的深远广阔,更显示孤雁在广阔云天之下孤独无依,也表达作者在战乱纷飞的大时代之下如浮游一般飘零无所倚重、迷茫徘徊不知所措的内心感受。金圣叹在《杜诗解》中说:“三四正写‘相失,却硬下“谁怜”,二字作孤雁心事,真是奇笔。”这此句以“谁怜”问句提笔,似是发问实则感慨,感叹自己同孤雁一般只为时代一片孤影相失于时代激荡的洪流中,此句实意为“无人怜片影,相失万重云。”故而此句中除了感叹自己的飘零,更有自己无人相怜的恐慌和自卑失望,就像散落雁的孤雁,虽然自己不思饮啄,声声念群,但也许数量庞大的雁群早已将一只小雁遗忘。就如同作者年老病弱飘零西南,同好友亲朋失散,《杜诗详注》中鹤注: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玉彦辅曰:公值丧乱,羁旅南土,而见于诗者,常在乡井,故托意于孤雁。章末,讥不知我而譊譊者。作者生计艰难,怕是无人所念,比身孤更深之孤当为心之孤独,内心愈觉悲凉。
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望尽天涯仿佛犹见失落的雁群,哀鸣源源不绝连绵不断仿佛听到雁群同伴的回应。此联用“如”“似”这样的虚幻字眼,表明孤雁的“见”和“闻”都是幻觉,将似见未见、似闻未闻的至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般,情到深处就产生了幻觉。这似见未见、似闻未闻的幻觉是来自于孤雁失落于雁群之后无数次望断天涯的期盼、无数次呼唤同伴的哀鸣,以至于最后分不清是自己的哀鸣还是同伴的鸣叫回应,最后乃至于在白茫茫、无边际的天边产生了幻觉。
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浦起龙说:““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片影”、“重云”,失群之所以结念也。……“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末用借结法”(《读杜心解》),即“陪衬笔法”,在诗末尾处不言正题而借用他物来陪衬烘托正题之物,表达诗人的爱憎感情。此联使用的是惯常的陪衬手法,以野鸦的纷纷鸣噪来反衬孤雁的声声啼血哀鸣,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地表现出孤雁坚持不懈地追寻和失落雁群之后的孤寂。孤雁念群之情的迫切,它的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浑然不知的,它们纷纷然聒噪不停,自以为乐。“无意绪”是杜甫对着野鸦时的心情,杜甫对孤雁失落之情深有共鸣,故而面对鸣噪纷纷的野鸦更是觉得其无意绪。
关于尾联争议颇多,学界普遍有人认为此联中是孤雁角度的情感,杜甫通过孤雁的感受寄托自己的情感,例如佚名《杜诗言志》云:“此时庸庸碌碌之人,谁知杰士心中之事。彼纷纷鸣噪者,不过野鸦之类耳,有何意绪耶?”就是说认为“‘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相知,却对俗客庸夫疲于应酬时厌恶无聊的心绪。”虽然情感所差无几,但是角度却是孤雁和杜甫的截然不同,个人倾向于这个角度是杜甫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同时期同样咏物、同以动物名称来做标题的《麂》来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麂》是一个典型的以动物角度歌咏的咏物诗,通篇以动物麂为第一人称写麂自悔不能全身远离祸害,代麂抒情,感叹世人为了口腹之欲而残害生灵。而《孤雁》则从开篇起笔就一作者为第一视角描摹孤雁之形态,故而《孤雁》一篇当以杜甫为第一人称书写,同类型争议不多的还有《鹦鹉》、《鷗》等篇,故而最后的感慨也当一以贯之,应当为第一人称杜甫所叹,应为杜甫对孤雁之情感同身受,深有共鸣,故而回头见到纷纷鸣噪的野鸦,有“无意绪”之感。
全诗以孤雁喻己。诗仅写孤雁,无一字描摹自身情感。但通过这只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漂泊、怀念亲友的情怀。据统计,杜甫到夔州后,思亲之心更为强烈,化而为诗。其中以思弟诗写得最多,共写了十三首诗。首首真情流露,感人至深。真可谓“至情流露,带血带泪”。再按《杜诗详注》:鹤注:“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玉彦辅曰:公值丧乱,羁旅南土,而见于诗者,常在乡井,故托意于孤雁。章末,讥不知我而譊譊者。”此咏物之外思念亲弟也大有可能。
从艺术角度来说,这首咏物诗除了咏物描摹生动,情中有景,景中还有声有色之外,自然浑成。但在寄情之时又别出心裁,诗中似是以孤雁写自己,又似以旁观冷眼写“孤雁”,尾联似是与“孤雁”有着同样的心境,因此对野鸦有“无意绪”之感,但全诗又通篇保持了一个旁观者角度去描摹,不落入俗套,不可谓不高明。
参考文献:
[1]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陈贻炊.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叶嘉莹.叶嘉莹说杜甫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江希泽.少陵诗传[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
[6]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罗春娜.从五个方面谈《孤雁》——杜甫诗《孤雁》赏析[J].文教资料,2010(20).
[8]岳晓梅.孤雁飞鸣 盘旋寒塘———对杜甫、崔涂《孤雁》的比较阅读[J].甘肃教育,2010(03).
[9]裘惠楞.托物寓意 曲笔传情—杜甫《孤雁》赏析[J].写作,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