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之想
2017-11-13万有文
□ 万有文
民乐之想
□ 万有文
最开始了解民乐是在2005年,当时我正在做黑河文化的一个课题研究,了解了很多关于民乐历史文化及考古挖掘方面的知识。
对于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因为缺少文字的记载,对于民乐对张掖的影响,以及民乐对于张掖到底存在什么样的意义,一直都没有一个总结性的话语表述。但从今天的张掖来看,民乐的存在,给张掖的历史带来无尽光彩。那是因为在民乐发掘出了张掖迄今为止时间最早的东灰山文化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不但在张掖,乃至在全国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在遗址中发掘出的大量谷物碳化物,且种类繁多,大量堆积,说明当时的民乐或者说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它的铜器发掘,发现的铜器器物中以砷铜为多,说明部落当时已掌握了冶炼术,砷铜器是我国铜器发展的一个缺憾阶段,民乐东灰山遗址铜器的发展,却是补充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缺憾。
这几年,有关于民乐的东灰山遗址的报道看了很多。各种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其实,对于民乐东灰山遗址的发掘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90年代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组织了考古队,对它又进行了系统的挖掘,但由于当时民乐东灰山遗址并不出名,刚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它的意义和历史价值也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但当时的中科院对民乐东灰山遗址的意义界定在一个铜器历史发展时期,也就是商朝早期。所以,它的年代还是较为靠后,但对其农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成熟等等文明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直到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大方面的论证和考证,才逐步奠定民乐东灰山遗址的在全国文化遗址中的重要意义,也因此才被国家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石器时期最后一个时间段内存在的文化遗址,在全国可能有很多,但一个集中的,农业、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呈现出来的部落族群,在全国却是少见的。到底在这里存不存在国的定论一直没有出现过,而围绕着民乐的东灰山遗址,在整个张掖还有一大批同类型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大致年代与民乐东灰山遗址差不多,或稍迟一些,比如山丹四坝文化遗址、肃南县隆畅河北岸的波罗台子、张掖的黑水国遗址、高台的六洋坝遗址等等,这些遗址都是与民乐东灰山遗址同一时期的遗址,散落在祁连山下,成为这一时期张掖历史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它们的存在,让张掖的历史似乎饱满了许多。以民乐东灰山遗址为首,沿黑河一路西下,这是张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段历史,也是张掖在全国历史文化范畴内不可缺席的一个位置。民乐的作用是首屈一指的。
民乐东灰山遗址,属新石器末期马厂文化类型,比山丹四坝文化遗址年代稍早,大致相当“五帝”神话和夏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华夏文化正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融合,特别是在河西走廊内,这种你争我夺,你退场来我上场的历史舞剧是经常被上演的。历史纷繁的舞台,复杂的剧情,让今天的人们有些目不暇接。不知道当时的年代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件,又是因着怎样的人发生了这一切巨变的呢。
翻开历史书,不难发现,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在于一个被我们中国人称为“黄帝”的人。黄帝是西来民族,这是古已有的说法。黄帝也是少数民族,是西戎族,但历史却把黄帝定为正统,并不过分强调他的民族身份,而像炎帝、蚩尤、共工却被定义为少数民族。西戎的说法,说他们是蒙古人种,也有人说是印欧人种,众说纷纭。但正是这个人的到来,让华夏的历史彻底改写了。炎帝以来的清明统治,由于这些征伐而被结束。当然,炎帝部族只知道发展农业生产,而忽视了军队和攻防的建设,所以常常被其他的部族偷袭。史传炎帝后期,战乱频繁,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是黄帝的到来,统一了华夏,制止了这一状况的恶化。虽然这一成果的取得,也是以鲜血和生命换得的,但各部族百姓是相当拥护的,有的甚至于没有经过战争就已经归顺。大一统的中国的雏形在那个时候悄悄形成。
而这一切又与民乐有什么关系呢?《山海经》中曾记载有黄帝部族是一个食五谷的部族,说明他们的农业生产也是相当发达的。但炎帝部族的农业就相对落后了。可以说,他们的谷物的种类肯定没有黄帝部族多。民乐东灰山遗址中,能够发现这么多种类的谷物,与黄帝的部族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关系?至少从小麦种粒的发现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麦最早产于伊朗高原卡拉加斯达山脉,并非河西走廊一带的物产。虽然在五千年左右的新疆孔雀河畔的小河人那里也有小麦麦种的发现,这能不能被看作小麦东进传播的一个过程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伊朗高原那里找到了这一过程的源头,而在河东乃至我国其他相邻地域都没有找到这种更早年代的根源。这一东进传播的过程,难道真的与黄帝部族的到来一点关系都没有?从民乐东灰山遗址的树轮测定和炭化谷物C14测定,民乐东灰山遗址的年代在4500年前后,与史传的黄帝年代差不多。从这一点上说,历史就变得有些可疑了。可疑的正是那么多的谷物是哪里来的,那样纯熟的铜器冶炼技术是从哪里传播来的?是不是与黄帝有脱不开的关系呢。
这么多年里,我们都在不断探究着民乐东灰山人的人种,是不是我们中原民族。从发掘的人骨特征来看,它是蒙古人种。不过,中国人大多数都是蒙古人种,那么,民乐东灰山人人种因子在华夏民族早期融合过程中应该是占有着绝对地位。它的代表性,应该与华夏民族的正统人种是一脉相承的。且不说黄帝是西戎族,光他的蒙古人种身份,以及他的部族早期在祁连山间的活动,在祁连黑水间留下的一系列文化遗址,是不是也是他的部族所为?都很值得怀疑。特别是当大量谷物种类和铜器冶炼技术的突然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静坐着,不被这一历史高度文明的出现而激动?黄帝的身份和可疑,文字在他那一时期被发明,造船术、指南车、造酒术等等文明现象的出现,都与他西来的身份有关。虽然,我们至今都不能肯定这些文明就是西来文明传播的结果,但受其影响是肯定的。黄帝的部族早期应该与西亚文明有所接触,这些早期文明也应与西亚文明有着扯不断的关联。
早有史书记载,炎帝生活在祁连间。祁连山中,并不是理想的居住地,高山地带高寒且行动不便,没有良好的耕种条件,不过畜牧还是不错。但到炎帝后期,农业的发展,应该是农业耕种刚刚产生,人们也只是从刀耕火种中透悟到耕种的简单要领。并不懂得大量种植,包括嫁接、引水灌溉设施,这些都还没有进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所以,炎帝部族除过人的数量超过任何一个部族,他们的农业生产还是相当落后的。但黄帝部族因为早期较为接近西亚,或受西亚文明的影响,他的部族发展较为迅速,或者他的部族就是从西亚文明中脱生出来的一个部族,在向中原挺进,顺带着输传文明到东方。这些都是有可能的。而东灰山人有可能就是黄帝部族的居住地之一。在与炎帝部族争夺的过程中,炎帝部族且战且退,而黄帝一路东进,势头迅猛,追至陕西阪泉发生了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一场大战——阪泉大战。又到河北,与蚩尤在涿鹿发生了征战,生擒了蚩尤,从此炎帝后裔奔逃到了西南方。
对于蚩尤逃离的路线,特别是在祁连山中的一部分部落族群,他们的逃离方向应该是从祁连山进入青海,后到西藏和四川的。至今在西藏和四川才能找到大规模的羌族部落。当然也有一部分被作了俘虏,作为黄帝部落日常生活中的劳工杂役,修筑房屋和攻防外,还有祭祀所用。人祭在当时的年代是非常普遍的。所以,这些古羌人即炎帝部族人的命运是极为可悲的。所以,在黄帝及其后裔统治后期多次发生叛乱,如黄帝玄孙颛顼与共工之战,共工败恕触不周山,造成天倾西北之势。还有尧舜时,迁炎帝后裔到敦煌,这部分人就成了后来十六国时期的氐人祖先,称为氐羌。
在战争过程中的逃窜,部族的延伸和发展,保留下来时,就将这些历史演变成一种文化,或作为歌谣,或作为神话故事流传。这与当时文字并不常用,书籍还没有被制作出来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留存的文献资料是较少的。
但作为东灰山人来说,他们是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者和经历者,他们在默默忍受着那一时期战乱所带来的各种灾难,同时,还要与艰苦的自然灾害做斗争。对于民乐东灰山人的离开,有专家推测说是由于环境的恶化造成的,也有认为是战争的缘故。但对于找到更加理想的居住地,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也可能成为东灰山人离开的主要原因。但从东灰山人的居住地来看,是一块地势较高的台地,在那里耕种和引水灌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此地为祁连山洪水坝河的上源,应该不存在缺少水源的问题。加上古代早期气候和暖,雨量充足,应该是较为适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即是这样,东灰山人为什么还要离开呢?我的猜想,是这个部族发生了大规模的迁徙。作为河西走廊丰美的牧场和肥沃的土地,一般的种族部落族群来到这里就不想走了,像月氏、乌孙,史书记载他们是世居祁连,就连匈奴被西汉王朝打败以后流亡海外,还留下了悲戚的“胭脂歌”——“亡我祁连,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千古绝唱。再从东灰山遗址的植物孢粉分析来看,东灰山的沙漠化迹象发生在2000年以后,环境恶化而走离的可能性不存在。
作为全国小麦种植的最早区域,民乐东灰山树立起了一个标杆,也开启了张掖农业生产的历史先河。他们的存在与周族部落存在一定关联。周族乃是黄帝后裔,他的部族生活在这里,作为周始祖的后稷,以植物来命名,说明他的部族已经有农业种植。后稷是尧舜时的农官,教民稼樯,后稷的部族农业生产技术应该是相当成熟的。
如果据此推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东灰山人一方面跟随黄帝迁徙东部,一部分人定居黑河流域,民乐东灰山作为首当其冲的选择地。直到夏商时期,河西沦为少数民族的驻牧地,周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此后便被迫向中原迁徙,到甘肃庆阳环县后,最后迁至陕西扶风。
这一段历史只是在《诗经》《周本纪》等书中有简略的提示,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周族人的真正起源在何处,古代地理的混乱,流传到现在的地名有些已经很模糊,且名称有所误,从这些地名中寻找历史已有些不可能。但从周族的历史及其部落族群的特点,大致可以看出他们早期应该是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加上民乐东灰山为当时农业生产的一个典型区域,就让人很容易把这里与周族人联系起来。如果是,他们的迁徙和走离也就理所当然了。
现在,虽然我们并不能在遗址中探查到当时历史发生的那些事件,但他们给民乐东灰山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在张掖的历史上创造了辉煌一笔。黄帝走了,周族人也走了,他们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作为文化的传承,作为历史的延续,民乐东灰山是属于张掖历史的,同时也是属于华夏文明古国的。
1986年西北考察团的到来,对民乐东灰山遗址的发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民乐东灰山遗址及从遗址中发掘出的大量文物首次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当然,民乐不光光有民乐东灰山遗址,还有月氏的都城永固城。这也是一段被载入历史辉煌历史的时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能够建都立城,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已相当不错。但至今谁也没有弄清楚月氏人到底是什么种族,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游牧还是农耕,谁也说不清。而与月氏同时期的乌孙,传为周人之后,同样生活在黑河流域,与月氏分属生活在黑河两岸。还有西汉张骞在过大斗拔谷时被俘;隋炀帝从民乐扁都口经过,在焉支山下召开27国会议等等,这些都让民乐与华夏大地紧密相连起来,沉幻浮云,随着华夏历史演绎出历史的纷繁与隽秀。
至今,我们看到的民乐是一个带着历史皇冠的新城,但在历史长河里,它有着它自己的精神与向往。我们看到,它静静地处在历史一角,为我们展现着它无尽的魅力。
万有文,甘肃高台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飞天》《延河》《星星》《四川文学》等刊,出版诗集《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