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艺评论本体的再认识
2017-11-13吴艳
◎吴艳
对文艺评论本体的再认识
◎吴艳
2016年11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习近平还强调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文艺批评,不仅提出历史的、审美的文艺批评标准,同时还开展切实的文艺批评。他们的文艺批评涉及作家有歌德、海涅、巴尔扎克、斐·拉萨尔、玛·哈克奈斯、欧仁·苏等,还首次提出并赞赏了“莎士比亚化”,也分析指出“席勒式”的不足。列宁在1908-1911年间写了7篇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有《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和《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等。这些文章不仅及时回应现实斗争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显示列宁对文艺问题的热切关心与深入思考,列宁的批评文章捍卫了托尔斯泰的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艺工作,包括文艺批评,以延安时期为代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四部分就是对文艺批评的专论。毛泽东将文艺批评看成是“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同时承认文艺批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许多专门的研究。”在许多需要专门研究的问题中,选择了“批评标准问题”,且分别阐释什么是政治标准,什么是艺术标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关系;最后分析当时的延安文艺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同时对文艺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习近平认为文艺批评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手段,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因而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既显示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也涉及文艺批评理论中的一般问题。提出文艺批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改革开放30余年来文艺批评理论界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受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过度影响,失去我们自己的理论自信与创新能力;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以市场规律压迫艺术创造。这大概也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文艺批评理论创新所面临的困惑,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文艺批评理论创新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首次提出“新的艺术形态”问题,说明“对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我们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而对新的文艺形态,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这方面,我们必须跟上节拍,下功夫研究解决。”毫无疑问,“新的艺术形态”带来文艺本体的变化,互联网、多媒体、自媒体中的文艺形式和内容特点,使“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的文艺形态”为文艺批评带来挑战。艺术本体形态发生变化,乍看起来只涉及大众或通俗文化,实际上还关系到艺术家包括文艺理论家是否愿意走出象牙塔的问题,往深处理解,也关涉到传统/现代、流行/经典的系列问题。
延安时期的艺术家和文艺批评理论家就曾遭遇秧歌剧这个“新的艺术形态”的挑战。秧歌剧是在陕北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时却没有文艺理论家把秧歌剧作为研究对象,是诗人艾青第一个从艺术本体分析入手,提炼其艺术价值。艾青认为:“秧歌剧之所以能很快的发展,主要的原因是:它体现了毛主席的文艺方向———和群众结合,内容表现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形式为群众所熟悉,所欢迎”,“一边舞,一边唱,一边打鼓,动作粗壮有力,节奏明显,歌声嘹亮,充满劳动者的健康和愉快”。艾青还分析了秧歌剧在表现手法、音乐、歌曲、唱词、舞蹈、化装、服装、道具等方面的优势,及时肯定并系统总结了秧歌剧的艺术价值。艾青有关述秧歌剧的文章,在延安引起广泛关注,据艾青回忆,“在一个晚会上,我遇见毛主席,他说:‘你的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你应该写三十篇。’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艾青的文章好在哪里?一是及时回应现实中“新的艺术形态”所带来的问题;二是从艺术本体入手,阐释秧歌剧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
由艾青对秧歌剧评论,我们看到“新的艺术形态”是如何给文艺批评带来挑战,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及时有效的文艺批评,不仅可以解决艺术现实问题,同时为艺术家和批评家发现艺术创新元素、对这些创新元素进行理论归纳与阐释为创新文艺批评理论奠定了基础。
至于“新的艺术形态”在传播方式和接受欣赏习惯带来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值得我们的文艺批评家高度重视。例如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或者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网络文学的长处是方便、快捷,网络文学创作门槛低,充分满足了平民大众对文学写作与消费的精神需求。文学与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改变着文学的书面语言特性,蕴藏着形成新的艺术样式的可能性。但网络文学也存在不足,如滥用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空间,过于放纵。滥用匿名写作机制,过于追求个人情感化表达,格调低俗。在文学功能定位上,过于强化娱乐性、消闲性而忽视思想性、艺术性与审美品位,艺术质量和水准普遍较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网站的规范管理,将不良信息和低俗作品屏蔽在网外;需要鼓励优秀作家介入网络文学创作,以提高网络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需要加强网络文学批评,建立网络文学的评判机制与约束机制,在创作与批评的良性互动中将网络文学的发展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网络文学只是“新的艺术形态”的一种,其挑战性和复杂性,可略见一斑了。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文艺批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和美学的四维标准,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细读,深刻领会。
吴艳: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