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7-11-13张清华王士强
◆ 张清华 王士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持人语
◆ 张清华 王士强
西娃是最近几年才为较多的诗界中人所知的,虽然她的“诗龄”其实已不短,但是她之为诗人几乎是一个秘密。就“成名”的时间来看,出生于1970年代前期的她显然是属于比较晚的,或许正是由于写作的“黑暗期”比较长,她受到了更为严苛的生活和艺术上的历练、磨难,这些最终都成为养分滋养了此后的、今日的西娃,让她的写作获得了更为强劲的爆发,并更为清晰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生活中的西娃极具个性,不与流俗,桀骜不驯,不受现实规则所羁绊,她有一颗骄傲的心,她首先是活成了诗人而后才写成了诗人的,或者说,即使不写诗她其实也是一位诗人。她基本不怎么在“诗坛”活动,也不善于“经营”自己,这主要的并不是因为她的羞涩而是因为她的骄傲,她不屑于以一位诗人的独立品格为代价换取现实中的蝇头小利,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她把诗歌看得太重了,现实中的些许利益与诗歌的尊严相比较根本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或许是她把诗歌写作看得很轻,诗歌只是一种内心的喜好和生命的需要,更多的与她个人有关,外在的一切随缘、随遇而安即可。不管是哪种原因,这样的选择都是值得赞赏的。在一个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时代,她选择的是一条人迹罕至、踽踽独行的道路。不过,相当程度上这也正是诗歌之正途,距离诗之本心、本质更近。而诗神也垂顾、回馈了她,她近数年犹如井喷般的、高产而优质的诗歌作品即是证明。
西娃的诗歌早期有较强的抒情性,深挚、繁冗、纠结,包含了青春的眼泪、悲伤与渴望,而她近年的写作则如脱胎换骨,几乎完全褪去了早期抒情的痕迹,诗中的自我大幅度后撤,不动声色,不喜不悲,但却已阅尽沧桑,表面风平浪静,内在则雷霆万钧、风云激荡。这一时期西娃的诗成功地做了减法,如果说早期的她一定程度上为“情”所困同时也为语言所困的话,近年的她已经成功地甩掉了上述的两重枷锁,而获得了自由与自在。她的诗歌语言上更为干净、简洁、准确,情感上更为平和、内在、宽厚,表达上更为自然、清新、有力,作品更富于艺术张力。西娃的诗更多的是以“恨”表达“爱”,以“冷峻”表达“热烈”,以“不在”表达“在”,诗中包含了她与生活的摸爬滚打、血肉交融,也包含了她的心如止水、宠辱不惊,包含了心如磐石的冷酷,也包含了柔可绕指的温情,包含了此生的生无可恋与终有挂牵,包含了前世与来生的秘密交流和彼此映照……构成了一个宽阔、丰富、富有魅惑力的世界。西娃是一个佛教徒,但不是禁欲主义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又是一个神秘主义者,是一个爱情至上者,又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怀疑主义者,是一个有着“小资”情调的人,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波西米亚人……诸多的因素复杂、歧异甚至分裂,所有的这些结合到一处,成就的是一位诗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