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多彩的萨吉满盛山

2017-11-13于彤

北极光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神鄂伦春人鄂伦春

⊙于彤

神秘多彩的萨吉满盛山

⊙于彤

说起萨吉满,不由想起鄂伦春这个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民族。在查班河14公里处,茂密的丛林中别有洞天,蕴藏着一处人间仙境——神秘多彩的萨吉满盛山。

鄂伦春人所信奉的萨满就是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的古老宗教。具有原始特征的森林里,以大自然为依托意识支配下,带着万物有灵的宗旨,赋予了这片土地神圣的气息。萨满教对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保留和传承作用,萨满被视为人神之间的特使,萨满跳神的音乐,舞蹈具有远古传下来的韵律。他们相信在万物有灵的指导思想下,日、月、星及风雨雷电都会赐予他们无穷的力量和希望,萨吉满圣山也因此更加神秘,让人心驰神往。

无论哪个季节来到这里,变幻无穷的旖旎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如果你在春光深处踱步而来,很难在密林中找到进去的路口。当百转千回寻到这条路,放眼望去,悠长又寂寥。就怕一场微醺的早雨,穿过蓊郁的松林,将留存尘世的点滴挂牵全部带走,只留下辽阔苍翠的热爱。

静的凝重,动的优雅,最热烈的莫过于夏日的骄阳,火一样的柔情,会把0.2646公顷的萨吉满盛山,妆扮得如妖娆艳丽的少妇,翠绿的叶裁成罗裙,摘下山花插满发髻,风剪来一片云霞涂抹脂粉,一道绚灿的光,闪躲着我清亮的眼睛,在树的罅隙里,在无边的风光里,让我无处躲藏。

途径一片白桦林,仿佛在秋日吟着金黄的诗句,跳跃着彩色的思绪和斑斓的畅想,白桦林用银色的珠光粉饰着憔悴的倦容,叶儿摇曳着送去了天边最后一丝微凉,静谧的披着恬淡的纱衣,遮掩了曾经沧海桑田的变迁,只剩下幸福流淌。

你若踏雪而来,那些美得让人惊叹、如临仙境的地方,让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天然的质朴与含蓄的混合,如冰雪圣洁,所有的感叹都变得多余,只有聆听和呼吸……

走到小路的尽头,呈现在眼前的是海拔430米的石林,石崖拔地而起,迎面避主,如天外飞来。雄奇壮观,千岩竞秀,岩石上面的苔藓光色奇异,五彩斑斓;像倒挂的石梯、像稳坐的石狮,忽而奇石耸立,忽而山断如削,呈“一”字型连成变化多端的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显露无遗。巨幅萨满的石雕像、眼光深邃的飘向远方,你会依稀看见,萨满带着生生不息的神韵,载着千年不变的精髓,姗姗而来。

日月广场上矗立的九根鄂伦春民族图腾柱,腾柱上刻有鹰和熊的图案,自古以来鄂伦春人对动物有着特殊的认识,鄂伦春民间流传着熊是由人而变的传说,这是图腾观念的典型反映。在北方民族的萨满造型艺术中,萨满神服上的鹰符号起到了沟通天地的功用,它可以帮助萨满进入通灵状态。鹰造型一般为木雕或者铜塑,装饰在萨满帽上。萨满神帽顶上振翅起飞的鹰神,象征着萨满的神力,她们希冀利用鹰的形象符号来获得鹰的能力,从而帮助萨满顺利进入天界,沟通天地与人神。站在这盛山之上,风儿轻轻述说着驿站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那些低处的梦想,从此高高在上。

赏心悦目后,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远离尘世的聒噪,也远离坚硬的钢筋水泥,返璞归真。鸟鸣花香铺就的道路,向远方延伸而去,一头通向灵魂的高地,也通向幸福和未来。也许,这只是擦肩而过的驿站,是一个途径的过客,或许从此便会永驻心间,伴你走过人生的白昼与黑夜……

猜你喜欢

人神鄂伦春人鄂伦春
鄂伦春族的“雪屋”
亲亲的鄂伦春
从《最后的山神》看鄂伦春族民族文化变迁
鄂伦春:用一杆枪,作春天的诗
论鄂伦春族生态意识
敦煌藏文本P.3288V《逐日人神所在法》题解与释录
敦煌古藏文医算卷“人神”喇(bla)禁忌研究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神”
鄂伦春小夜曲
八大雅
——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