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微影评写作与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的拓展

2017-11-13叶馨

文艺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授

○叶馨

互联网时代的微影评写作与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的拓展

○叶馨

2017年6月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大学第3期“创意写作”沙龙暨第27期“北大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互联网时代的微影评写作与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的拓展》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均副教授共同策划,由陈均副教授主持、陈旭光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教授,《文艺报》艺术部主任、编审高小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李道新教授,影视系顾春芳教授,陈宇教授、艺术理论系主任李洋教授,参与对话与研讨,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裴坚教授也应邀参加。此外还有修读《创意写作》《影视鉴赏》等课程的本科生及艺术学院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六十余人参与了沙龙。

随着全媒介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愈加显著地影响着电影从制作到发行的传统模式,亦影响着电影文化。一方面,网络文化的繁荣、自媒体话语权的增加、网络影评的逐渐成熟都在不断拓展着公共文化空间。而“硬币的另一面”更值得我们深思。面对当下网络影评引发的舆论热潮,本次沙龙围绕“互联网+”时代微影评写作与电影学课程的网络空间展开,微影评的定义、微影评与学院派严肃影评的关系、微影评的意义、微影评对课外教学的拓展等重要议题成为本次沙龙的焦点。

一、“互联网+”时代的微影评写作

陈均副教授首先开场致辞,他指出微影评这种网络时代特有的评论写作方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希望本次沙龙围绕微影评与大学教育展开,百家争鸣。

陈旭光教授的发言从时代变化下不同形态的电影评论切入,指出了微影评在当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陈旭光首先总结了21世纪以来媒介的四大剧变。第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引发了媒介文化革命。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互联网,并保障了文字与图象在网络上的顺畅传播,而“数字技术+互联网”的影响力则更加迅猛。从语言媒介时代到印刷媒介时代,媒介在不断进化,直至发展到我们今天“数字技术+互联网”的新媒介时代。这样一种新的媒介成为了全新的文化,它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公民观、道德观等的变化,80后、90后、00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感、接受传播的方式都在发生着裂变。

第二,是网络社区的形成。“互联网+”使得社会阶层进行了重组,形成了新的社区。这个社区独立于社会,在网络空间里拥有非常大的自由度,例如网民在社会上是一种身份,在网络社区可以拥有不同的、相对隐秘的身份。无实体的网络空间独立于社会空间存在,其力量是无形的。同时,网络介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种节点化的生活方式。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去时空、去身份、虚拟的中心化、主体化的生活方式。譬如我们通过自媒体发声,以此彰显自我的存在感,实现虚拟的自我满足。网络大大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而这些改变也随之影响了电影传播方式的改变。影评作为电影传播的重要部分,自然也在发生变化。

第三,电影的传播功能和与电影相关的外部媒介发生了变化。譬如观众观看电影的场域空间扩大了,不再仅限于影院;电影不再是仅有仪式化的传播,还有破碎化、立体化的传播;观众观看电影的时间也不再固定……甚至,参照接受美学“前阅读”“前理解”的概念,看电影亦可以分为“前观看”和“后观看”。所谓“前观看”是指观众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前会倾向于先在网络上寻找相关信息,选择具有可看性或话题性的影片。这种在观影前已经了解影片大致内容的网络时代观影方式会使得观众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看期待。而“后观看”则指在观影后,观众往往会在网上发表评论,或褒或贬。而电影因此得以从大银幕或小屏幕向多媒体空间蔓延,不断构建公共文化空间。“前观看”与“后观看”使得电影的空间与时间都得到了延伸与拓展。

在媒介外部与内部的剧变下,电影批评又呈现出怎么样的一种格局和态势呢?陈旭光教授对此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电影批评经历了四种此消彼长的形态:

第一是新时期以来艺术本位的艺术批评或形式批评。新时期以来语言意识、形式美学开始觉醒,电影的本体性逐渐崛起。这一趋势导致了侧重于形式的文本研究,强调对于电影语言本身的关注。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遵循艺术本位标准的艺术批评。然而,这种批评在当下遭遇了一些尴尬。电影在市场的表现常常与其艺术水准并不相符,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电影比比皆是。这一现象促使我们不再用单一的艺术标准去衡量电影,这也导致了艺术本位的艺术批评在当下的萎缩与失语。

第二是在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文化批评。这种电影批评将艺术看成文化的象征,看成人生的景象,甚至是人生的预言等,是在大文化观念引领下的文化批评。这类批评曾经非常兴盛,但因其对西方话语的倚赖与电影本体的远离也受到一些反思,正在衰落。

第三是近几年随着电影的市场化、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崛起,电影的工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此而形成的产业批评。产业批评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纯粹的数据有时难免会遮蔽艺术的灵性,但是它依然有独特的价值。电影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电影也是一种产业,产业批评有时可以解释艺术无法解释的问题,譬如一部影片叫好不叫座的现象、粉丝效应等等。

第四是最主要的,即一种无序、无中心的网络批评,也包括了微影评。在网络化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批评家,人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分享,希望被点赞,这也是虚拟的中心化的主体与节点化的生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此情况下,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方式为载体的网络影评发展非常迅猛,对电影票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一个微文化的时代,批评不再是威权化、单向的发声,而是众生喧哗。虽然不一定“一呼百应”,但是只要发出声音,“念念不忘,总有回响”,北大师生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还是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总之,陈旭光认为,当下网络批评包括网络微批评的重要性没有降低,而是构建了一个新的、更加自由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

顾春芳教授认为,对于一个专业学者来说,一篇评论文章既需要针对当下其研究对象展开,同时也要系统性地承载自己一贯的艺术思考,因此评论的写作是一个非常严肃而艰难的学术过程。那么微影评对于这种严肃的、专业的评论的意义在何呢?顾春芳认为,微影评可以是学术研究的一个起点,是长篇影评写作之前灵光乍现的一个开端,是严肃评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微影评也可以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一个高度凝练的表达。微影评可能是微评、泛评、浅评,亦可能是质量很高的影评。

妇产科急腹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诊病例,随着彩超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超声分瓣率的提高,彩超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文分析了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1日临床确诊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通过这些实际案例探索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顾春芳继而指出微影评带来的四个变化。一是评论的模式发生了改变。“短平快”的评论模式改变了一些学术状态,改变了以前严肃的学术表情、漫长的纸媒发表周期、有限的受众等等,“短平快”的评论模式缩短了评论者和社会的周期。二是评论的方法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微影评也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微影评不受文法的限制和约束,倡导了一种更加多元的评论方法。三是评论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微影评开启了线上线下直接互动的传播方式,边看、边写、边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评论写作形态。四是评论的权力话语进行了重组。原先的评论是多层级的评论,现在则是学者的评论、媒体的评论、大众的评论“三权分立”。其中,大众批评可能更直接地影响甚至引导了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可以直接左右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

基于这样的变化,顾春芳教授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第一,很多的学者是否认为专业评论已经被破碎化的大众评论所淹没了?其实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将专业的、学术的评论与大众的评论对立起来。顾春芳教授认为这样的二元对立并没有必要,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大众评论也是当代中国电影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者的学术评论所要研究的对象。也就是说,大众评论恰恰是学术评论的一个研究对象,学术评论是对大众评论做出的再评论,二者不应该是对立关系。第二,专业评论是否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境遇?学者往往不太愿意随意发表言论,这就给了商业绑架媒体与大众的机会,例如左右网络评分、微影评等。因此,仅仅是为了引导受众的消费的评论可能也在冲击着专业评论。第三,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影评怎么才能够继续履行其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顾春芳教授认为,当批判的理性越来越失效、当媒体引导的力度与受众的期待有差距、当票房至上的诉求乘势而上,能否发挥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力量,让他们介入网络评论,从而提升影评的审美价值与理性批判,就显得至关重要。第四,在媒介狂欢化的前提下,依然存在着一个“百年孤独”的问题——无论是专业评论、学术评论还是微评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是艺术。如果中国不能创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电影,所有的评论都将趋于沉寂。

李道新教授指出,微影评其实已经成为当下影评的主流之一。他认为,我们作为微影评的主体,应该如何体现我们的立场与主体性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询的话题。在当下这样的泛影评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影评人,这就对专业学者、专业影评人的素养、主体性诉求以及面对影评的姿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权力的压制、金钱的诱惑抑或感性的驱使,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影评人的基本素养与道德底线是值得深思的。北大教师或学生都应该保有自己独特的姿态,以此在目前并不乐观的,官方、业界、媒体及大众都不满意的影评生态环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用与众不同的立场与表达影响整个影评环境。

李道新教授继而从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教学经历出发,对微影评提出了新的见解与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微影评是一种在交互与共享的过程中不太会和其他话语进行互动的评论方式,而“非微影评”或专业影评则需要作者与艺术理论、电影理论及历史产生巨大的交互。一部长篇严肃影评其实需要无数部影片的积淀、无数篇影评的整合,因此对于一位学者或专业影评人来说,写就一篇评论文章必须观看大量的相关电影,这对于作者的兴趣和能力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譬如我们要去评价一部美国西部片,如果不了解西部片的历史、不了解重要的西部片导演及代表作品,就无法抓住这部影片中对经典的致敬或反思的叙事段落及细节描写,也就很难完成一篇专业影评的写作。

然而现在很多的微影评过滤了电影理论与历史的参照,李道新教授希望微影评能够在对电影史和电影理论进行对话与交互的过程中,生成一个新的话语表述。考虑到目前的媒体环境不容乐观,一些微信公号、微博大V、打分网站占据了整个话语空间与交流平台,这就要求北大师生作为不同于一般影评人的影评者,尽量去关注电影理论和批评的现状,在影评中展开影片本身与电影理论、电影史的互动与对话,并把这样的新的、高质量的微影评展现在不同平台之上。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目标和使命。陈均副教授亦指出这将是微影评的一个新的尝试,“微”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是要从专业的角度进入,见微知著。

李洋教授深入探讨了微影评写作的内容与意义。首先,微影评写什么?李洋教授认为,微影评可以包括非常多的内容,譬如观众可以在微影评中与电影进行对话、交谈。而这也是微影评写作的重要意义之一,即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媒介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探讨电影试图与之谈论的话题。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和消费,不仅仅止于观看结束,电影还可以试图和观众谈论一些问题。而正是观众观影后在微博这样的公共场域的发声,实现了这种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交谈”,延展了一部电影的价值与意义。如果观众只是在电影院里看过了、笑过了、哭过了,然后继续回归庸常生活,电影的价值就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观众还可以在微影评中谈论电影本身,譬如从摄影手法、镜头语言等角度切入,更加关注影片本身。这种微影评更多受制于观众对一部电影艺术风格的判断与相对个人的观感,这也是比较重要的,体现了我们上一门课对一门艺术有深入了解之后,我们能够在这个更专业的领域可以对电影表达什么说什么。

其次,微影评的意义是什么?李洋教授指出,微影评的意义之一在于引领大众回到写作本身。在互联网时代,在碎片化、无序化的时代,表面上人人都可以通过媒介发声,事实上造成的是一种更加深刻的不平等:每个人变成了一个被动的容器,逐渐失去了表达的主动性。那么回到写作本身就成为了当下非常重要的议题之一。

李洋教授接着指出,微影评的意义还在于作者可以通过写作认识自我,这也是写作最原初的意义。微影评写作就是我们借由艺术作品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过程。重要的不在于被多少人观看、被谁观看,而在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在此过程中,写作者难免会受到资本力量的左右、意识形态的干预以及精英主义原则的困扰,对于此,李洋教授认为,网络影评可以试图在这三种力量困扰的空间中拓展出另一种空间,即匿名大众的话语空间。这一空间不是精英式的、不是意识形态的,可以让整个电影舆论的场域变得更加不可能、更加鲜活、更加充满偶然性。譬如,一部电影上映时,发行公司希望创造更多的话题,学者希望通过电影来阐发其长时间积累的关于电影史、电影理论的研究,而大众——最积极的网络评论参与者往往拥有崭新的视角,给予了影评很多的偶然性与不可预知性,并由此展开更新的讨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此,大众对电影的讨论在新的话语空间中起到了破坏性的激活作用。正如弹幕在破坏、消解了作品的经典性与严肃性创造了新的意义,大众影评也在拆解原有体系的同时解放了新的意义。

高小立认为,微影评具有快捷性与参与性,非常适应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与观赏电影的需求。当下,观众往往想要快速地去了解一部电影的内容及可看性,没有时间阅读长篇的严肃影评;另一方面,长篇影评难以避免介绍剧情、解读文本,而观众并不欢迎这样的“剧透”。高小立认为,微影评可以做到高度凝练地传达一部电影的主题意涵,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媒介载体与写作形式。同时,高小立表示,影评应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网络时代既需要详尽的长影评,亦需要精炼的微影评。多元的语言、形式、体量才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协同电影百花齐放。

高小立继而指出,当下微影评最突出特点之一是基于网络、自媒体的迅捷传播,将文字评论与图片动态图、小视频结合,文字新鲜活泼,语言轻松幽默。大量以80后、90后为主的网络原住民成为了电影评论的主体,评论往往不再局限于学院派的、专业的、深度的梳理评论,而是纵向或横向对比类似的影片架构,大量电影爱好者在豆瓣等网络社区发表微影评,这是以传统媒体为载体的影评所达不到的功能。但是,在人人可以发声的网络载体上,影评本身作为评论性文章,对评论者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储备仍然有一定的内在要求。因此,读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网络上一篇很有共鸣的影评,看的时候很过瘾,但是看完后发现缺乏深刻性与专业性,本身没有达到影评的水准。

陈宇教授从影评与产业的关系的角度切入,指出影评最早与电影产业结合地非常紧密,之后逐渐在学院专业系统与理论系统中成长,直至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造成了当下理论界与产业界之间无形的壁垒。长影评可能更趋向于构建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不与外界对话,而微影评却能够在寥寥数语中关联学术界与产业界,并试图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同时微影评短小精悍,言简却意赅,能够切中实质,基于此,陈宇教授亦非常赞同微影评的推广。

之后,与会学者亦就亚文化、网络舆论、电影网络评分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二、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的拓展

与会学者继而探讨了微影评如何拓展大学教育的空间、如何增强课上课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如何推广影视学等议题。

在总结了当下媒介与影评的变化及格局之后,陈旭光教授指出如何把时代之变与教学方式相结合起来是更加值得探讨的问题。接着陈旭光教授陈述了自己在《电影概论》和《影视鉴赏》《创意写作》课上提倡并要求学生写微影评,致力于师生微博、微信上互动点评争鸣的教学理念,他认为“这种字数有限制,既见思想也需要专业修养更考量语言文笔表达功力”的微影评写作,是一次试图拓展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建构新型学术性公共文化空间的努力,也是一次“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他还点评了若干优秀微影评并向大家展示了北大学生微影评写作的成果——已经正式出版的《最佳微影评2016》。

陈阳教授同意微影评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法,一方面,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微影评可以促进影视文化的普及。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区别于其他网络影评,微影评需要对电影进行高度概括,对学术性有一定的要求。

顾春芳教授认为微影评对于当下的教学有一定启发意义,在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与表达欲望的同时,又能够引导学生走上艺术理论、电影理论的学术研究道路。从微博阅读、转发的结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外,顾春芳教授建议搭建更加专门化的平台来扩大微影评的影响力,将微影评的写作从一两门课程延展到更为广大的社群中,开启在第三个世界之外的第四度空间。

裴坚教授回忆了自己30年前修读戴锦华教授开设的《电影批评》课程的感受,他认为当下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原先较为单纯的知识传输已经很难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指出,网络时代的教学需要以学生为本位,充分、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多角度、深层次的互动才能带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平台。而微影评写作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李道新教授从自己多年来的课堂经历出发,谈到近年来教师危机感的加剧。他表示,全球化、网络化、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把握课堂、与时俱进。而微影评让他看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可能,在泛移动媒体和融媒体的时代,教师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李洋教授认为微影评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学生的方法。现在的学生都是网生代,他们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成长,用微博、微信写作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教师通过微影评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写作方式,帮助学生找到一种合适的学术表达,是用心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高小立对微影评仍然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她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微影评的参与锻炼自己的敏锐度和文字能力,了解当今读者对于影评阅读习惯和喜好,但并不是最终的学术目标。大学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缜密的、专业系统的逻辑,比如电影发展史、电影表演体系流派、导演制片编剧等,因此我们要将快捷性网络微影评与专业影评区别开。另一方面,近几年电影碎片化、小品化、拼图化的愈加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与微电影、微影评的蓬勃发展有一些关系。总体来说,高小立虽然肯定了微影评能够迎合、满足网络时代读者与观众的需求,能够锻炼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与快速写作的能力,但是她仍然认为微影评不应该占据影评写作的主流,只能作为专业、严肃影评的补充。

此外,担任助教的几位同学亦分享了选课同学通过微影评进行交流、提高专业知识的经历。一方面,很多同学刚开始出于对电影的喜好选修了课程,因此微影评写作往往停留在情感抒发的较浅层面,但随着师生之间不断的互动交流,学生影评写作的专业性得以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影视鉴赏》作为一门全校通选课,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得以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进行微影评写作,从而提供了非常个性化的、新颖的视角。在课程结束之后,仍有许多同学在微博上写微影评并“艾特”老师。可见,微影评写作不仅是课堂教学、课下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最后,陈均副教授指出,微影评是将时代与生活的变化、电影与电影批评的变化以及影视教育结合起来的最佳载体。陈旭光教授做总结发言。此次沙龙学者们观点交锋不断,对于网络时代电影评论的变化及微影评写作的有益论争将会不断促进电影学届与业界的发展;师生之间亦展开了热烈互动,共同探讨如何改进大学教育课外网络空间的拓展,这对于北京大学《创意写作》《影视鉴赏》《电影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说,亦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总结与提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教授
田鹏颖教授
赵家祥教授
祝彦教授
丁俊萍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教授的谜题
防御专家棱背龙
开心格格
最合适的人选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