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名流手札荟萃 钱氏父子编订珍藏 杨绛先生独家授权 《复堂师友手札菁华》历经十年终得出版

2017-11-13

全国新书目 2017年5期
关键词:手札师友信札

晚清名流手札荟萃 钱氏父子编订珍藏 杨绛先生独家授权 《复堂师友手札菁华》历经十年终得出版

《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是由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收藏,一部晚清著名学者、词人谭献的师友书信集。

杨绛先生独家授权,历经十年终得出版

这批钱基博先生钟爱的手札,后来由钱锺书、杨绛夫妇继承保存。钱锺书、杨绛先生亦十分爱惜,珍重什袭。2005年,杨绛先生决定将这一宝贵的文献文物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时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与出版社接洽过程中,杨绛先生还亲自撰写了《手札若干纸失窃启事》(后附详文),对这批手札的来历、整理等情况做了简单的说明,并特别提到部分信札“失窃”的遭遇,表达了希望能够找回的愿望。

匆匆十载,似水流年。现在,这部尘封多年的手札终于以高清扫描、全彩影印的方式成书出版,呈现在读者朋友们面前。不仅为晚清近代文史研究提供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同时也为书法艺术、收藏鉴定等领域增添了一部可贵的原始文献。更令人感慨的是,钱氏两代学人在这批文献的收藏、整理过程中体现的学养风范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钱基博作寿文,获赠复堂师友手札

谭献(1832—1901),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晚年又号半厂居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1911年春,徐彦宽受复堂之子谭紫镏委托,请钱基博先生为袁昶夫人作寿文一篇。钱基博先生应命为文却不受润笔之费,谭氏即以家藏复堂师友存札相酬。存札涉及一百多人,近五百馀通,一千多页,大多是复堂中晚年所交之友,如戴望、许增、陈豪、袁昶、梁鼎芬、陈三立等,名臣循吏、才子经生,不一而足。信札内容包括评议时政、论文论学、买书购贴、托人请故,以致弱妻稚子等等,既有关涉国家社会、名臣行迹的重要信息,也有各个方面的丰满的生活细节,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

谭献一生经历了清代后期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虽然仕途不显,但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很有影响,一度为词坛盟主,交游十分广泛。其早年所识,主要是师长、同学,如薛时雨、马新贻、陈炳、俞之俊等,中年而后,步入仕途,在外为官,结交渐广,既有名臣如张之洞、张荫桓、陶模、梁鼎芬、薛福成等,也有文人学者庄棫、戴望、王尚辰、许增、陈豪、袁昶、魏锡曾、杨守敬等,还有名士俞樾、李慈铭、樊增祥、陈三立等,后辈则有章太炎、况周颐、廖平等人。

友朋赐信,谭献大多妥善保存,但在生前似乎未作整理辑录,故在其死后便渐渐散出佚失,而今坊间有时会有一些零札出现,较为明显的记录是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历代书法专场——“张鸣珂、沈景修、潘鸿等十二人致谭献信札”。相比较而言,钱基博、钱锺书父子所藏的《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目前所知的体量最大的谭献师友书信集,即使与同类题材出版物相比,也毫不逊色。这批信札对了解晚清的社会历史、文人生活,以及学人交游、学术品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章炳麟与维新派的殴斗

本书所收录的章炳麟至谭献的一封书信,其中详细记述了他在《时务报》馆时,与维新派康有为的门徒梁启超、麦梦华、梁作霖等人冲突的过程,以及双方的姿态。描摹逼真,极富现场感,也是关于维新派与革命派矛盾的一段重要史料。

收录致袁世凯密信,涉及沙俄和外蒙古问题

本书最后一封信,是某人致袁世凯的一封密信,信中谈到沙俄和蒙古的形势,沙俄军队与蒙古旗兵联合进攻我守军,迫使我军退出满洲里一带,致使呼伦贝尔落入沙俄手中。写信人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应对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此信虽然篇幅不大,但所关涉的事情特别重要,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当时执政者的一些想法,实为一件重要的史料。(可参阅康右铭《沙皇俄国怎样把外蒙古等地沦为它的殖民地的》)

戴震是不是一流学者

信札中还涉及到广泛的学术话题,例如,谭献认为戴震在清代只能算二流的学者,他的好友戴望则坚持认为戴震是继朱熹之后的第一流学者。为了说服谭献,戴望在其信中就戴震在清代学术史中的地位予以详细的辩说,较为全面地评述了戴震的学术业绩及其开创风气的作用。当代著名学者张舜徽认为,该信可以作《申戴篇》读。

另外,如许增的信中,谈校勘《唐文粹》的进度和问题,陈三立的信中谈《水经注》的校勘,戴望的信中谈《龚自珍文集》的刊刻,等等,十分丰富。

书信中涉及个人之感受与遭遇的俯拾皆是,如袁昶的二十八封书信,既有对时局的看法,也有对出处的思考,还有家中的琐事——儿女的教育、婚姻,以及关于健康的记述,对朋友的劝勉,等等,十分丰富。

钱基博先生对这些书信不但做了精心地整理编订,还为部分写信人撰写了小传,与书信一起黏贴在毛边本上,大本五册,小本三册,题曰“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此外,钱基博先生还口述了《题记》一篇,由钱锺书先生笔录,介绍书札来源、内容及价值。从《题记》简练的品评中,这批手札的价值即可窥一斑。如:

李宗唐(庚)、朱世守、陈豪、汪绶之、陶模数十百札,写外省州县候补情形,可当《官场现形记》读。而陈三立写易实甫诸札,章炳麟自序与康党閧一札,则《儒林外史》材料也。基博又记。

陈豪绸缪世故,词气爽亮,劝善规过,尤见风谊。

张荫桓纚纚千言,天挺霸才,丽词卓荦,想见其人。

杨守敬论旧籍孤本,词出矜诞,不如萧穆、许增之词气谨竺,悫然君子人也,然守敬英气遒笔,亦自咄咄逼人。

同一经生,而戴望矜诞已甚,不免秀士;黄以周朴僿其词,自是纯儒。

袁昶、梁鼎芬词笔雅令,行草英逸,翰札之美,弁冕群英,以视钱振常之碌碌丽词,跬步倾踬,何啻跛鳖之与麒骥。

在《题记》文末,钱基博引用袁昶信札中的话:“余常患儿子不谙世故,兀傲自喜,诋痴儿不解事。今读袁昶书,曰子弟能有呆气方能读书。今儿辈皆有软熟甜俗之韵,奈何!辄欲以此为诸儿解嘲,何如?”意似自嘲,其实对后辈寄寓了殷殷之望。

猜你喜欢

手札师友信札
《体育师友》稿约简则
爱在人间
——弘一法师、丰子恺大师书画、信札手稿展
收藏界的“绝后”之作
探索英语学科“和谐互助”教学模式
石榴花来信
旧时信札
陈帆
名人书信拍卖为何逆势上扬?
动手做一本旅行手札
重视师友评价,促进高效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