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2017-11-12李春燕
李春燕
摘 要:本位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定义、原理、常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量确定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定义; 原理; 问题; 不足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我国自古就有“有收无收在于水 , 多收少收在于肥”之说,肥料的施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了关键作用。长期施肥不足,作物无法吸收充足的养分,导致作物生长状况差,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而长期大量施肥,将导致地力受损,有效营养元素失衡, 土壤板结, 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减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能在农业生产中最大化发挥化肥的正面作用,又能使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效应最小化,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定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肥料使用现状调查、土壤测试及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时期和方法,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普及推广的科学施肥技术。
二、原理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替代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及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用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1.养分归还学说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土壤虽像一个养分库,但种植的农作物将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以致土壤变得贫瘠。因此必须通过施用肥料的方法“归还”被植物带走的养分,来维持土壤的肥力,不致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最小养分率
又称最小因子定律,农作物为了自身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因子,但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却是土壤中最缺乏的养分因子,农作物产量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子的增减而相对变化,如果无视这个限制因子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它养分因子也难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是由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安德森提出来的,指一定土地上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增多而有所增加,但投入的增加,却导致报酬在逐渐减少。施肥不足,化肥增产潜力不能有效发挥;施肥过度,则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因此要适量施肥。
4.不可替代率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大体分为三类,碳、氢、氧、氮、磷、钾这6种为大量元素,钙、镁、硫这3种为中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这7种为微量元素,这16种元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同等重要,且作用专一。农作物缺氮元素,不能用磷元素或其他中量及微量元素代替,只能通过补充氮元素使农作物正常生产发育,即营养元素间不可相互替代。
5.同等重要律
对农作物来说,各种营养元素的作用同等重要,即使某種元素所需的量微乎其微,若缺少,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导致其产量降低。尤其是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能因为需要量少而忽略。
6.因子综合作用律
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除了需要营养元素,还需要水分、温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和良种、植保、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单靠一个因子或一项措施是不可能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是各种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常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量确定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原理,针对莱州市土壤测定结果,来确定小麦和玉米施肥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小麦和玉米的推荐施肥量。
1.小麦施肥量确定
采用经验模式法:
NT=0.025×YM+CN
PT=0.015×YM+(15-PS)×0.1+CP
式中:NT、PT-每亩氮、磷推荐量;YM-目标产量;PS-耕层土壤有效磷测定值;CN、CP为基础参数;以下文中氮、磷、钾分别用N、P、K代替。
若高产田有机质<12 g/kg,中低产田有机质<9 g/kg,则CN=4。
若土壤出现P高、K低,及N、P、K肥施用比例失调的状况,建议在小麦的生产中,实施“控N、稳P、补K”的施肥技术,强化对K肥的施用力度,在当地小麦推荐施用“高钾低磷”配方肥,见表1。
2.玉米施肥量确定
采用经验模式法:
NT=0.02×YM+CN
PT=0.02×(YM-400)+(15-PS)×0.15+CP
式中:NT、PT-每亩N、P推荐量;YM-目标产量;PS-耕层土壤有效P测定值;CN、CP为基础参数。
若土壤有机质>12 g/kg,CN=2;9-12 g/kg,CN=4;<9 g/kg,CN=5。
若土壤速效K含量>100 mg/kg或每亩单产<400 kg,不施用K肥;土85-100 mg/kg,施用K2O 4 kg;70-85 mg/kg,施用K2O 6 kg;<70 mg/kg,施用K2O 8 kg。建议在确定K肥用量时,采用“增钾、补锌”的施肥技术。玉米推荐施肥用量见表2。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推广过程存在问题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测土-配方-产肥-供肥-施肥”为一体化的综合技术路线,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问题,如土壤采集存在问题、配方环节基础数据缺乏、供肥环节提供低品质肥料、配方肥料供肥体系缺乏等,将最终导致配方施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不完善
已建立的农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随着农作物品种、产量提高等,需要不断的更新,而目前更新较慢,农户拿着技术人员发放的肥料配方去购买肥料,往往重复使用,并存在小麦配方肥用于玉米种植等现象,致使效果不佳。当前在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由于专业性较强,大多强调N、P、K等大量元素的应用,而中微量元素目前还不能很好的得到应用。endprint
3.小农经济不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我国目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模式即为小农经济,由于比较分散,不利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和应用,而大规模的种植模式更适合,如:合作社,这就限制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
4.农户接受度低
有研究指出,农户特征、农户经营特征、农户学习成本因素和农户新技术信息的可获得性成为影响农户接受配方施肥技术的四大影响因素。传统的耕种模式根深蒂固致使农户较难很快接受科学的种植技术,而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将成为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曾希柏, 胡学玉, 胡清秀. 我国肥料的施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导报, 2002, 20(0208): 36-39.
[2] 尉元明, 王静, 乔艳君. 化肥, 农药和地膜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05, 25(6): 957-963.
[3] 王立平.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本原理, 方法, 原则及主要过程[J]. 北京农业, 2007 (4): 43-44.
[4] 周建朝. 浅谈甜菜的合理施肥[J]. 中国甜菜, 1988, 3: 011.
[5] 刘柿良, 石新生, 潘远智, 等. 镉胁迫对长春花生长, 生物量及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3, 22(3): 154-161.
[6] 兰金, 徐庆祥, 徐欣, 等. 测土配方施肥初探[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7): 181-183.
[7] 熊海忠.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則及其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7): 310-310.
[8] 卢学中.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及方法[J]. 現代農業科技, 2010, 2010(3): 295-296.
[9] 桂苗. 安徽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现状与有效工作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 2011.
[10] 李清波. 平顶山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状况及问题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09.
[11] https://baike.so.com/doc/5570978-5786191.html
[12] 韩洪云, 杨增旭.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农户调研数据[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3): 4962 - 49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