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7-11-12邓庆阳

课外语文·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人文素养语文

邓庆阳

【摘要】教育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授文化知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十分重要,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古今文学作品的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现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德才兼备的人才,人文素质的传承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工作者肩负“教书育人”的伟大责任,顾名思义,在教学工作中文化知识的传授与人格的培养同样重要,两者之间相互渗透,不可分割。教育工作者是下一代成長路上的引导者,播撒文化的种子,渗透道德的甘露。近年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在追赶金钱与财富的同时,很多传统美德被渐渐淡忘,这些都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然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需要能力与素质并存的新型人才,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也十分看重员工的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责任,语文教学在人文素养培养中具有很大优势,通过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渗透,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情感的内化,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导就能够实现的,关系到学生的日常所做所想,以及其生活学习中所接受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当应用一切能够运用的方法时时刻刻渗透人文素养的内涵,做到“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切不可急功近利。语文教学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接受世界各民族、各国优秀品质的途径,在这些文化中,蕴含了世界人民从古至今保留的精神品格,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是培养其良好人文素养的引路灯。

(二)丰富教学内容,探究文章中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选用的文章往往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有的是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的表达,有的是爱国爱家的热血之情,有的则是父母儿女间的温暖亲情。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停留于文章内容表面,古文诗词的讲解多数在讲授词句含义及翻译后仅浅议其精神内涵,没有深层次的挖掘作者所想所说带给现代人的启迪。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通过进一步挖掘文章中的精神内涵,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讨论每篇文章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通过切实的践行来提高人文素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应用更加丰富活跃的教学形式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课堂单纯以教师讲课为主、提问为辅的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代教学的需求,可利用多媒体等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是非常关键的,“素养”是一种内涵,需要的是学生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有报道指出,人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更能够调动自己的身心感受,发挥思维受教的能力,从而对情感的感知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其丰富情感上的感悟和体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长久的,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站在讲台上,应当是榜样的树立,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时时感染学生,树立典范性作用。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为人师表的责任所在。

(五)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独立个体,传统的教学常常是利用教师手中的“雕刻刀”,试图将学生“雕刻”成统一的形象,弱化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和所长。青少年正处于人格成长发展的阶段,若一味地按照统一模式进行灌输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其发挥自己所长,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逐步建立自信、向上、乐观的品质,学会主动追求更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且形成了良好的人格,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人。

(六)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强化积极性和主动性

青少年往往想法独特,思维活跃,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常有出人意料的开放性思维。由于部分教师始终以严苛不容顶撞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也随之减退。另外,中职学生常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将来也不会有长远发展,此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选择典型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提升其自信心,解放思想,通过弥补自身不足,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二、结语

人文教育在我国的开展时间虽然较晚,但我国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始终融会贯通着优秀的品德教育,语文教学在渗透人文素养上具有很大优势。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感受丰富的人文情怀,不仅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并且创造一个良好的品格,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自吉.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

[2]丛玉明,邢维佳.语文教学对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与教学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人文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