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歌阅读鉴赏题看中学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2017-11-12王佑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王佑琴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增加了大量的诗歌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涉及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题目,学生答分普遍较低,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淡化文本,不重基础的现象。由于眼高手低,把教材学得半懂不透,学生的语文能力终究得不到稳步提高,高考也很难考出理想的成绩。现就学生在诗歌鉴赏题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阅读鉴赏;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20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大类,不论是选修模块还是必修模块,都增加了大量的诗歌,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保证模块教学的质量,笔者时不时通过统一命题的方式对学过的模块教学进行跟踪检测,检测中发现不少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学生在诗歌鉴赏题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从考题的评阅中,笔者发现涉及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题目,学生答分普遍较低,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淡化文本,不重基础的现象。由于眼高手低,把教材学得半懂不透,学生的语文能力终究得不到稳步提高,高考也很难考出理想的成绩。以诗歌为例,如训练题中有一道题: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第一题问,《诗经》中多采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什么?正确答案应该是赋,因为本诗采用的是铺陈、叙述的方式,而很多学生答为比、兴或其他手法。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搞明白什么是赋、比、兴。对照教材,《采薇》前三章运用重章叠唱,是为赋。后三章也用赋,但增加了兴,如“彼而维何,维常之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按照本诗后的小字注解(朱熹注)“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学习知识不牢固。

很奇怪,学生学数学,较讲究概念的准确,而对语文,则大而化之,令人十分不解。从唐诗宋词的考查题也能看出学生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现象,如学生对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借古咏怀”“借物抒情”等概念搞不清,即“景、物、古”不分,“借、触、缘、寄”不分,对修辞手法则更混为一谈,不管什么诗歌一律答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要理清形式,准确地把握定义。如教材(必修3)杜甫的诗《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眼前景,也是心中情——羁旅、孤独之感的体现。即作者心中早就有了浩茫、纷乱、孤独的情緒,所以通过眼前景抒发出来,此为“借景抒情”;以此类推,“借古咏怀”“借物抒情”也是心中早有情,诗人找一个“凭借物”表达出来,如《咏怀古迹》(必修3)是借古咏怀,明代于谦《石灰吟》是“借物抒怀”;而“触景生情”则完全不同,如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人黄巢,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而想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与桃花一起开放,它是诗人见到某一景物、场景后,油然生发的情感,与上迥然不同。

诗歌的表达手法还有“缘情写景”“寄情于景”“景略情在、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手法”“讽喻手法(包括反讽)”“对比手法”甚至还有正侧面结合的等方式。

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此种意境,古人称为“有我之境”,是为“缘情写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全是写景,但在景中寄托着作者对西涧春日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为“寄情于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直抒胸臆”,景略去了,但意境是完整的。有景有情,且结合得好,才能叫做“情景交融”。

应该把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和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区别开来。修辞是指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如比喻、拟人、夸张、衬托等,如李商隐《柳》(2008-2009必修3模块检测)“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显然,“肯、逐”是拟人修辞,欲写秋日之柳,先写春日之柳,形成对比。借咏柳自伤迟暮,感叹仕途不达,功业难成。教师要让学生知晓:修辞一般是针对诗歌中的词句而言,而表达手法是对整首诗而言。

诗歌中除了用修辞和表达手法外,有时还采用倒装、典故、比较(或对比)等手法,这些在教材中都有直接的体现。说到比较手法,模拟题中有一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问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答成白描、比喻、借代,有的甚至答成借景(物)抒情。这首诗是描写女子在池塘中采莲,荷花与女子的脸颊,荷叶与绿裙浑然一体的情景。若答成动静结合或许有些合理的成分,正确答案应该是运用了比较、对比手法或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法,这反映了教学中学生对基本概念没搞清。因为对比或比较手法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如《沁园春·长沙》(必修1)诗人把山林(静)与江舟(动)对比,把雄鹰和游鱼加以对比;《归园田居》(必修2)把作者在官场里的羁押与回到自然后的快乐、自由加以对比;《琵琶行》(必修3)诗人把琵琶女的不幸与自己的贬谪、受冷落加以对比,以表达痛苦、无奈的心情。学生对教材学得半懂不懂,根本上也谈不上延伸、拓展。

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但其实并不等于忽视、轻视教材。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凝结着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汗水、心血。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优先使用教材,吃准、吃透教材,只有用好、用活教材,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以,新课程强调“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笔者认为,在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的我们学校,不管是哪种教法,总得让学生弄懂、学会,进而运用自如,这才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中 725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