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探讨

2017-11-11杨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培养模式

杨柳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法等研究方法对陕南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状展开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陕南地区 农村学校 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215-02

一、前言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健儿的优异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历史性的突破与我国多年来重视培养后备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竞技体育后备力量是国家竞技体育的基石,他直接影響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国要想在当今世界体育竞技场保持领先,就必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运动员队伍,只有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形成合理梯队,才能是人才战略持续,那如何培养人才,培养好人才,出好人才就是我们面临的巨大课题。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能否与时俱进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找到合理的切合点,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也是我们学校体育人面临的巨大课题。基于此,我们体育工作者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主题展开研究,以学校为载体展开实践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因此就是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和必经之路,是竞技体育的发展源头,那么在学校扩大和加强学生的体育活动面,对其中具有体育天赋与基础的优秀苗子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就是解决优秀体育人才后备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举重、摔跤、柔道、田径、足球、跆拳道、拳击等以“力量见长”的项目是,其选手往往有很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那么我们就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地区能够为国家输送那么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呢?其实在这些农村地区或者说欠发达地区是孕育吃苦耐劳精神的绝好环境,这种意志品质也正好是我们体育人才所必备的意志品质,那么我们应该把农村地区视为竞技体育人才来源的重要阵地。我们就理应去开发,因此在农村学校开展体育后备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对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来说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陕南地区以山地为主,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但是其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却一直处于陕西省前列,例如汉中市在田径、赛艇、跆拳道、摔跤、射箭等项目上处于全省前列,射箭还成立了国家训练基地,这些项目的运动员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启蒙教育都是在普通中小学。陕南地区的安康市、商洛市情况与之相似,因此对陕南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情况展开研究,进而揭示整个陕南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情况,这对于陕西省竞技体育发展来说就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二、 陕南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

通过调查,陕南农村学校教师分布、生均体育师资比例都表现出城乡差异。教师年龄结构虽然显得合理,但职称结构不合理,训练经验不足。训练内容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训练中科学化程度低。学生参与的比赛主要是各县每年举办的县级比赛,市、省级比赛的参与率低。参与比赛的项目绝大部分是田径。学校校领导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主管行政部门及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认识存在人为次要化现象,在政策导向与经费投入上支持力度不够。但体育教师则充满自信,工作热情度高,对课余体育训练的认识也很全面。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在学校开展课余训练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为学校或其它团体争得荣誉、培养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用,有过半数的体育教师认为具有提升体育教师个人声誉与能力、影响其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作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地方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所培养的后备人才是汉中是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重要来源。它是汉中市竞技体育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学生参与竞技体育的窗口,是汉中市体育实力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南农村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摸清详细情况另有专门文章,此处为简单概述)。

三、陕南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构建

要促进陕南农村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就要立足现实,用好特点,长远规划,将有效的人财物合理利用到专业训练中去,同时更要构建一种基本模式以便于同类地区借鉴。这一模式一是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典型体系和简约化知识范型。本文从体育训练学的视角去研究和构建这一基本模式,将从基础现状、训练目标、操作程序、现实条件以及评价反馈等方面去探究。具体实践模式构想如下图:

四、陕南农村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1.结合学生身心状况,正确定位培养目标,遵循科学训练原则

在实施训练时必须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与项目技战术特点,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训练手段方法来实施训练。

2.加大场馆建设力度,提升硬件建设水平

积极争取政府预算资金的基础上再努力争取国家的专项资金、扶持基金、慈善基金以及其他资金来源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大力改善。

3.加强体育师资继续教育,提升师资综合能力

积极利用汉中市教育局近几年一直在开展的假期教师再教育活动,积极协商,切合实际的对农村体育教师的业务学习开展系列有效的培训,除此之外还要抓住每一次其他方式的业务培训机遇,充分利用属地高校体育训练科研的高层次优势,选派优秀教师前往学习进修,总之就是最大限度的为农村体育教师综合实力的提示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

4.重视科学选材,重视科学训练监测与反馈,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

在实际训练中要对学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器官功能、性格、爱好、气质特点、兴趣特征、身体素质、专业运动水平、专业知识结构等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得出选材评价结果做出训练建议。

5.拓宽训练项目,提升比赛层次

积极拓展思路,创造条件,拓展训练项目,将篮球、女子足球、羽毛球、跆拳道、举重等项目有力的扩大训练范围。同时更要多给农村学生参加比赛的机会,特别是高水平高级别的比赛机会,提高汉中市农村学校学生运动成绩,培养汉中市农村学校学生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6.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注重学生全面提高,重视学生运动员的输送及其他发展

建立在完成正常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使文化知识累积来积极影响个体对体育技术学习的理解。反之让学生在体育训练里获得的自信、拼搏等意志品质在学习中展现,实现学习训练同步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也是为了能给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 改变学校体育工作认为次要化观念,重视学校课余训练工作

广大体育工作者用自身的行动、诚恳的态度去感染、去说服管理者,改变其对学校体育以及竞技体育的固有偏见,扭转这一不良的局面,加大体育工作改善的力度,重新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

8.完善“体教结合”制度建设,构建合理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建议静候要不断完善优化整合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职能,建立课余训练与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为协调各种矛盾制定完备的制度体系。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仁盛,庞立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07).

[2]牟晓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4.05.

[3]李辉,王乐.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2017(07).

[4]肖欢欢.中法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科教导刊,2017(05).

[5]赵孟君,吴希林.美国青少年体育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1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陕南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汉中市为例”(项目编号:SGU13316)。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培养模式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