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殊性与策略

2017-11-11魏悦

艺海 2017年10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学前教育高职院校

魏悦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课程的特殊性,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三个方面对高职学前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探析,以期找寻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有别于其他教育阶段或教育模式,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呈现出职业技能导向与师范专业属性的复合特征。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课程,作为该专业下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也因此被赋予了普通钢琴课程之外的其他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方面,如一些学者所言:“高职音乐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音乐人才”,高职教育背景下的钢琴课程应适当将学生中的钢琴演奏能力及利用钢琴演奏技能辅助教学的能力纳入教学目标考量当中;另一方面,师范类专业背景下的钢琴课程,亦要求学生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当的音乐通识与理论知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的音乐专任教师,笔者认为,正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该背景下的钢琴课程教学应有别于传统,即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与某项专业技能水平间达到平衡。笔者将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形式三个方面详述。

一、教学方法

古谚有“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讨论离不开学生群体和教学实际状况。就笔者所就职的院校而言,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三年制学生”,此类学生通过高考进入本校,接受三年教育考核合格即授大专文凭。另一类为“五年制学生”,该类学生通过中考进入本校,接受五年教育考核合格后授大专文凭。笔者目前任教的2014级学前教育五年制班级,开课时间为四年半,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多数是初次接触钢琴,入校前缺乏音乐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亦是空白。

针对以上情况,单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模仿弹奏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而应将传统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在节奏节拍的学习中,笔者引入德国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让学生掌握和弹奏各类节奏型。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来编配节奏,将学生按组分配,将团队编配的节奏进行自由组合,构成节奏即兴创编。通过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学生往往能将知识点掌握好。

此外,笔者重视课余的技能练习。在新课教学之前布置学习任务单,由学生自行查找相关音乐知识,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弹奏练习。个别学生有疑处可通过小组帮助解惑。遇到普遍问题,由小组整理后,派代表在课堂上提出。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单的情况,将多数同学都不懂的知识点重点讲解示范。

笔者以为在基础的教学之余,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应围绕模拟幼儿园的真实教学来开展。通过模拟毕业后的教學实际,除培养学生在钢琴基本弹奏和即兴伴奏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幼儿园实际教学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

某种程度上而言,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由教学目标决定。高职学前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老师,而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钢琴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更多情况下是与歌唱、律动、音乐游戏、各类活动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手段。因此学前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强调培养钢琴弹奏技巧,更应辅以幼儿歌曲弹唱、儿歌即兴伴奏、钢琴教学法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钢琴的学习离不开乐理通识的掌握。过分强调钢琴弹奏,忽视学生识谱训练,不利用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只有从谱面知识开始学习,才能系统地了解钢琴弹奏技法,也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笔者在入校学生的第一二学年教学中,多以引起学生对钢琴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乐理、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为主,择取结构规整、音符节奏简单的练习曲,旋律优美的乐曲,让学生边弹边唱,从识谱、坐姿、触键方法、弹奏手型、基本弹奏方法(连奏、断奏、跳音等)等各个基础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

第三学年的学生已具备一定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弹奏的基础。考虑到幼儿园的教学实际中,儿歌作品多只有旋律,并无配伴奏的情况,笔者在钢琴基本弹奏的教学内容外着重增添即兴伴奏部分。此阶段笔者选用幼儿钢琴作品和儿歌让学生进行弹奏训练,教学重点多放在以下几方面:

1、各类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

2、伴奏音型(全分解、半分解、柱式和弦等);

3、和弦级数的选配(ⅠⅣⅤ);

4、移调能力、自弹自唱能力;

5、歌曲风格的分析等。

鉴于第四学年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钢琴弹奏与即兴伴奏基础,笔者加入了幼儿园教学工作内容,在教授学生弹奏儿歌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其与教学模拟结合,让学生明白如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特点进行教学,如何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意外状况等等。以上教学内容的安排,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模拟进行教学实践,掌握一些幼儿园工作中必备的职业技能。

三、课程形式

高职学前专业的学生课程繁杂,课余钢琴练习的时间相对紧张,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利用上课时间,将学习与练习相结合。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中的钢琴课程采用集体教学模式,每班学生约50名,教学场地多安排在电钢琴房。在课堂中,笔者遵循“教师指引,学生主动”原则,将集中授课、小组协作、针对指导几种形式相结合。

(一)集中授课。笔者通过教学课件,将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知识点明确传导到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弹奏技巧、儿歌伴奏知识等以教师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同时利用教室多媒体的优势,进行重难点的弹奏示范。待多数学生均对示范明晰无误后,由学生齐奏练习,在培养学生稳定节奏感的同时又锻炼学生的音乐听觉。集体课笔者会视情况请学生上台演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就手型、指法、节奏节拍、音乐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观摩点评之余进行自我纠错与提高。

(二)小组协作。小组协作课旨在增强学生互助合作意识。学期伊始由学生自行分成学习小组,每组学生根据小组课的内容进行课堂讨论与分工练习弹奏。小组当中由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充当助理教师,帮助教师指导其他学生,教师则在学生遇到疑难时,进行指导,以达到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如在曲子的弹奏中,笔者要求一组中的两位学生分弹左右手旋律(伴奏),两人共同完成。学生在弹奏时须先各自练熟,配弹时需同时起拍,保持速度一致外还需互相倾听对方的弹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在模拟幼儿园的环节中,学生也以小组为单位,创设幼儿园情景,将钢琴课程与音乐、舞蹈、绘画、语言等其他课程结合,进行分工协作。如模拟儿歌教学场景,部分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弹奏、教学,部分学生模仿幼儿唱歌或提问,部分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部分学生编排情景剧、设计语言、准备道具。数组学生通力将幼儿园教学情景完整展示,学生、教师就弹、唱、跳、教等各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与点评。通过模拟环境下的钢琴学习,能够让学生模拟幼儿园的教学情景,将课堂知识与幼儿园的实际相结合。教师的角色也由此得以转换:不再是单纯的输出源,而是作为引导者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三)针对指导。对于班级里程度相对高一些或低一些的学生,笔者会采取针对指导的方式。对程度相对较高的学生,笔者在一般的教学内容之外会增加难度稍大的钢琴作品与伴奏配弹,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程度;对程度相对偏低的学生,笔者多会将上课内容进行分解或另选较简单的儿歌让其弹奏,让学生提高自信,稳步提升。笔者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共同提高,在自己的学习掌握程度上得到相应发展。

笔者在几种课程模式上,制定了加分措施:学生若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回课情况良好、和自己相比有进步或进行小组展示均可加分。通过几种课程模式与加分措施的共同作用,笔者教授的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在钢琴课堂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目前我院2014级五专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钢琴弹奏与即兴伴奏能力,在幼儿园见习中,大部分学生也已能够进行音乐教学。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工作要求对课堂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在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实际操作与教学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模式让学生明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对学前钢琴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培养出一批适应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幼儿教师。

(责任编辑:翁婷皓)endprint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学前教育高职院校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谈钢琴教学中意志力与兴趣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