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与教堂
2017-11-11谭运长
谭运长
传统的祠堂文化,在当今社会新的生产、生活之中,可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特殊的、并常常为人们意想不到的作用。对此,有许多案例,在《祠堂与广场》《祠堂与土地》《祠堂与学校》等几篇小文里略有所示。其实,祠堂文化最重要、最深刻的作用,并不在于这些比较现实的、功利的方面,而是某种隐形的、属于精神价值层面的东西。以血缘为中心,以土地为纽带的祠堂文化,是流淌在老百姓血液里的传统基因,是人们灵魂的安息所,价值的归属地。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是可以与宗教信仰相类比的精神家园。
可以说,尤其在当今的社会生活里,这种“精神的家园”,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痛感道德理想的缺失,这病况持续了几十年,至今没有大的改观。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内心深处少了自我监管的铁的规条,所以,欲望的笼子一旦打开,即如洪水猛兽,肆无忌惮。人们心目中所敬畏的,似乎只有金钱,马克思所说的“金钱拜物教”,才是整个社会唯一的信仰。这,当然不能继续下去。不仅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必须要有大的改变;而且,我们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也需要有能够取代“金钱拜物教”的、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说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其实并不确切。的确,中国老百姓不信彼岸世界,也没有如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仪式和习俗。但是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精神家園,就是祠堂。孔夫子对于彼岸世界之类“不可得而闻”的事,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所以他不问鬼神,不语怪力。但是他对于慎终追远的祖先祭祀,却特别重视。他甚至认为,对祖先的祭祀虔敬与否,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例如周朝的后世天子,为政有许多缺失,但是他们在太庙的祭祀仪式始终不乱,所以文王、武王的不朽功德,就能够荫佑后世,让他们免遭大的祸殃。
这,可以说就是祠堂文化的要义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的祠堂,就相当于外国人的教堂,其中各有以祭祀为中心的一整套礼仪制度。西方人崇拜上帝,认为人的所作所为需要取悦于神,这是他们的自我律条。中国人不信神,却崇拜祖宗,认为凡事需要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后人,并因此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底线。
但是,祠堂与教堂,毕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区别在哪里呢?教堂是属于全民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上帝。而祠堂是一家一姓的,一家一姓各有不同的祖宗。这一点不同,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祠堂文化,对人的自律,不像西方的宗教那样恒定、稳固,适用性也不似那般广泛、普遍。当面对着某些特殊情况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像孔子所提到过的,当自己的父亲犯了罪该怎么办呢?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可以说是祠堂文化的必然结论。又如,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国家有难,年轻人上阵杀敌,可能要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不是也算对不起祖宗?
在古人那里,这问题可能并不突出。因为那时候有天子,天子的祠堂就是太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太庙就相当于全民的祠堂了。所以,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尽忠也就是一种特殊的尽孝。
但是现在没有天子,也没有太庙了。所以,传统的祠堂文化,要在当今社会发挥其作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作用,需要实现现代性的转化。说到底,就是要让其从一家一姓的私属性质,转化为对整个社会公共适用的全民信仰。这大概是眼下讨论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时,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