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的界定
2017-11-10张莉
张莉
摘要:应用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迅速。但对其概念的界定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简要梳理了应用语言学的缘起和发展,探讨了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由狭隘到广泛的轨迹。引入学术界若干常见的关于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形式,并所引述的定义进行综合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界现行的定义手段,指出对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的界定是个层次问题,并点出随着学科发展的总结化趋势,对应用语言学作广义上的理解是为大方向。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界定;狭义与广义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中期,其后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向着学科交叉渗透的大趋势下,对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的界定应采用何种视角。
一、应用语言学的缘起与发展
(一)单一研究取向的起步阶段
应用语言学思想缘起久远,桂诗春认为可以追溯到圣经创世纪中关于通天塔的神话,在故事中上帝打乱人们的语言,使人们因有了不同的语言而散落于世界各地。从他的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教学和语言历史都是由来已久,正是因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正是语言教学出现的原因(桂诗春,2010:163)。最初,“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是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于1870年提出。当时他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术语,并未对其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也尚未提出一个理论和概念体系,因而也没有在学界引起关注。直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外语教育和外语学习的需求日盛,外语教学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美国,人们才开始重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夏中华,2012:9),真正地开始关注并探讨“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的研究范畴和范式。毫无悬念,这个时期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外语教学展开。
(二)多学科渗透的发展阶段
到20世纪60年代,应用语言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于1964年正式确立其学术地位。同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在法国召开,成立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此后,应用语言学专业及课程开设,相关学术著作、教材及刊物大量涌现(同上,10),极大地丰富了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的内涵。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语言教学继续发展之外,应用语言学的一些分支学科也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起来,如社会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等(同上,10)。应用语言学让语言学与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交融起来,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并向其他学科渗透,与此同时对该学科进行明确定义的难度就随之攀升。
二、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定义
基于上述应用语言学强大的渗透力,对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不同的看法,对应用语言学的界定在学界就形成了争鸣的局面,常见的定义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直接的定义
对应用语言学最直接的看法来自于冯志伟,他认为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部门。在整个语言学领域中,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描写语言学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分别属于语言研究得三个不同方面,各有分工,即理论语言学致力于语言一般理论问题的探讨;描写语言学注重对语言具体结构和系统组合规律的描述;应用语言学则关注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规律和功能。(冯志伟,1999:1-2)。
他提出应用语言学具有独立性,表现为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综合性在于应用语言学是跨学科的,语言学知识之外,研究者还要具备有关学科的知识;实用性在于应用语言学旨在解决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类问题从而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实验性表现为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需要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同上,10)。该观点得到不少学者如蔡建华、谭汝等不同程度的认同并在相关著作中加以阐述。
(二)形象的定义
关于应用语言学形象定义的问题,于根元曾经举过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好比一个轴承,一面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一面是发生关系的各个方面,两者之间的一个个滚珠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个分支学科,他们相互接触、推动,它们还嵌在一里一外的槽里,都跟槽相互接触、推动。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所有的滚珠以及跟槽的接触部的动态的规律,包括共性和个性。举例的时候可能举这个或那个滚珠以及跟槽的结合部的情况。”(于根元,2006:16)。
以上的比喻式定义可以用简单图示来进行理解,即首先画上一个大的圆代表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周围画上与之相交的过个圆代表不同的学科或领域,周围的圆与中间的圆相交的部分即属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周围的一个圆代表教学,其与中间的圆相交的部分是语言教学,那么它属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的部分亦可循此图解释。该定义说法形象生动,可利用图解加以理解说明。但之后,作者又对该提法加以调整。后来于根元再一次对应用语言学下的定义是:应用语言学是语言本体研究同语言学之外有关方面发生关系以及应用语言学再应用的学科(同上,2003:9)。该定义更为凝练、全面并更具有學术性,同时还蕴含了作者关于应用语言学另一个方面的观点,即应用语言学自身有理论,此问题将在下面章节详细论述。
(三)列举式定义
应用语言学的范畴界定,还有如下的看法:大多数的导论及文论都旨在阐述应用语言学所涉及的方面及活动,从而分析并阐明应用语言学的目的和方法(Davies,2007:1)。在难以给出明确定义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所从事的研究或进行的活动来探知该领域的研究范畴。具体地,通过观察应用语言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活动,我们了解到他们关注应用语言学及非洲人和犹太人的读写能力、内容和语言的综合性学习、话语分析、语言和移民、媒介语言、语言政策、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主性、职场多语现象、多语言的习得与使用、标准语言教育、任务复杂性及翻译等(同上,2007:16)。通过实践性的活动来给出部分对应用语言学的定义,虽不全面却不失直观。
三、应用语言学理论性的争议
很多的语言学家都秉持的观点是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仅仅是对语言学领域的一些观点和理论的实际运用,它本身是不存在任何理论的。这个观点的关键出处是英国的语言学家皮特.科德,他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指出:“把语言学运用于某一对象,或者说,应用语言学(其名称的含义就是如此)是一种活动,不是理论研究,而是把理论研究的成果付诸运用。应用语言学家是理论的应用者,而不是理论的创造者。”(皮特.科德,1983:2)这种观点可能只是当时国外的一种声音,但在中国却十分盛行。中国关于应用语言学同语言理论的关系的主流看法可以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窥知,即两者密不可分,理论要以实践应用为基础,同时应用需以理论为指导(中国大百科全书,1991:460-61)。
随后,学术界的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如龚千炎、于根元等获得一些共识并数次在相关论述中进行说明澄清自己的观点,语言运用及语言学理论的运用都还不是应用语言学。进一步,他们还指出了此观点的重要理据。第一,现实中是不会存在任何完善的语言学理论来提供给应用语言学使用。这样一来,应用语言学一般都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建立和不断完善该领域的理论。再者,从逻辑上看,应用本身已然包含下位层次上的理论。最后,学术界确实整理出了相当的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如层次理论、中介理论等(于根元,2006:15-16)。这样的观点被后来不少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人员所认可,丰富并完善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在学界也是显见的趋势。
四、对上述观点的述评
由于学科的这种性质,在界定上不免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方面会仅仅关注学科研究的传统重点,即语言教学,从而无法有效涵盖发展阶段不断出现的跨学科研究,界定偏重一方,过于狭窄,无法承载整个学科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几乎任何领域都会使用到语言学,那么但凡涉及到语言的应用都会被纳入应用语言学范畴,那由此就可推出应用语言学包含一切的结论。通俗来说,就是语言学是一个什么都可往里装的筐。显然,上述两种情况属界定上过大或过小的偏颇。
通常情况下,当今的语言学界还是用广义和狭义来区分应用语言学的定义。事实上,其范围仍然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因而这种定义手段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真正去研究应用语言学时,并非一定要采取某个定义,或许在某个层次或方面,我们可以采用这种说法;而在另一个层次或方面我们可以采用那种说法更为合理。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致力于确立語言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使其与其它学科分离并在语言内部进行研究,从而形成语言的科学。随后的学者艰难探索,不断地发现并建立关于语言的相关理论,使得语言学的学科成果丰硕,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牢牢巩固。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是艰苦创立起来的学科独立性,语言学不再依附于其它学科而存在。随着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乃至结合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无论这种趋势是否背离了语言学学科建立的初衷。同时,这也表明对应用语言学进行广义层面上的理解已成为了大趋势,这也就是该学科以后发展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1]Davies,A.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2nd Edition)[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2]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夏中华等.应用语言学—范畴与现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4]皮特·科德著,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字研究所译.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5]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1966.
[8]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9]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思想:缘起、变化和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163.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