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前期辽宁文庙与满族汉文化“认同”
2017-11-10万学慧
万学慧
摘要: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受到了中原地区明朝军民的强烈抵抗。以武力立国的清朝要想稳固统治,除了以强力镇压前朝军民的反抗,还要以柔力来缓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通过对汉文化的吸收与认同来换取前朝遗民对新朝的支持,是有效的统治策略。在清朝龙兴之地的辽宁地区,文庙的建设,不仅使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的民族与阶级矛盾得以缓和,也使政治主體民族与文化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更加通畅,有利于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清代中前期;辽宁;文庙;汉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问题是近年来讨论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近些年来清史学界与近代史学界蔚为流行的一种学术用语,无论是美国“新清史”学派还是国内传统的清史学人,都很关注这一问题。
以往学术界对于满族的汉文化认同问题的探讨多集中于从政权整体的角度来探讨,缺乏对局部地域的研究,尤其是对“龙兴之地”——东北地区的研究。即使是涉及到东北,也只是在对入关前满族对汉文化认同的论述,在清朝成为一个统一性政权之后就不再对东北进行进一步深入挖掘,只在中央政权的高度与角度对文化认同进行研究。
文庙,其本身是怀念、祭祀孔子的场所,“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书至于二百年不绝。”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将儒学地位抬高,成为独尊地位,因此孔子的地位也就随之抬高,文庙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的价值。东北地区自古被视为蛮荒之地,带有浓重的汉文化色彩的文庙在清朝的龙兴之地的建立与维护,意味着汉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满族对于汉文化的认同。
一
在1583——1616年期间,努尔哈赤在军事上建树颇多。伴随着军事实力的强大带来的土地面积扩张,对人心的笼络与控制的策略也提到了努尔哈赤乃至后金统治层面的议事日程。早在称汗前九年,即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努尔哈赤建赫图阿拉城,同时进行了文庙的建设。尽管“努尔哈赤实行的汉化改革仅是初步性的和不彻底的”,导致了后金辖下的满汉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满族对汉文化认同之感并不强,但是他在都城内建文庙这一带有浓重汉文化色彩的政治行动为日后满族上层人士对汉文化产生认同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登极。据《清朝通典》记载,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始创大业,即崇文重道,建孔子庙于盛京”《清史稿》记载:“崇德元年,建庙盛京,遣大学士范文程致祭。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定春秋二仲上丁行释奠礼。”祭祀典礼“命仿旧制”。“仿旧制”之事,当指沿袭明朝祭孔之制度。正如奉天知府梁拱辰所言,“太宗文皇帝,修建庙学而文庙聿兴”。满族贵族对这一带有重要政治和思想象征意义的汉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的认可,反映出满族贵族对于汉文化的认同。
二
1644年,清朝入关,辽宁地区文庙建设也逐渐兴盛。顺治十一年(1654年),海城设县。甫设县,首任知县王全忠即在旧城西南隅建立了圣殿三楹,此即为清朝入关后在辽宁地区建立文庙的开始。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帝颁布上谕:“国家崇儒重道,各地方设立学宫,令士子读书,各治一经,选为生员,岁试科试入学肄业,朝廷复其身,有司接以礼,培养教化,贡明经,举孝廉,成进士,何其重也。”顺治帝确立了崇儒重道的国策,使得“文命延敷”,儒家文化也又一次成为了官方之学。
康熙帝自幼学习儒学,对儒家思想很推崇,因此强调以儒家的四书五经来治国理政,“以此为化民成俗之方,用期夫一道同风之治,庶几进于唐虞三代文明之盛也夫!”康熙十一年(1672年),原明朝盖平卫设县。与海城类似,知县刘羽绳在城内西北隅建圣殿三楹。可见,伴随着清朝对龙兴故地的地方行政的建立与加强,文庙,这一汉文化重要的标志,也同步在新的行政区域内落地生根。康熙五年,增修奉天文庙学宫,并建启圣祠。康熙十八年(1679年),奉天知府梁拱辰奉命修缮奉天府文庙,三年后,府尹高尔位增修东西庑各三楹,四十九年(1710年)府尹廖腾煃增修。
与顺治和康熙不同,雍正帝在东北文庙建设一事上表现出了相反的态度。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办理船厂事物给事中赵殿最上奏,请求在船厂建立文庙和设立学校。雍正帝表示了反对意见,担心满人学习汉人文化可能会荒废武艺,难以应对战事,因此不要荒废满族的看家本领,汉族文化不学为妙。很快,雍正帝也意识到文庙对于官员、对于文化、对于稳定的重要性,在八月也重新下达了谕令。雍正三年。辽阳文庙新建戟门三间,棂星门一座。同年,锦州文庙修建文昌宫殿。五年,海城文庙迁址。八年,盖平文庙捐建崇圣祠。十二年,议建复县文庙。
乾隆皇帝时期汉文化对满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与深度。乾隆本身就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且汉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因此汉文化与满文化渐趋融合。乾隆也注意保护满文化,全面封禁东北,其目的之一,是防止满族人被汉族同化,“耳濡目染,习成汉俗,不复知有骑射本艺,积重难返,其害岂可胜言”。然而,实际情况是满族一直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汉文化的熏陶。以清朝一心想保护的龙兴之地为例,乾隆即位之初,即建奉天府属新设复州、永吉、宁海、义州四州县文庙。此后,辽宁建有文庙的地方的行政官员大都关注文庙建设与修缮,如开原文庙,乾隆年间建设了四次,奉天文庙更是修缮了十次,其中乾隆八年(1743年),颁皇帝亲笔“先觉斯民”匾额,都反应出了皇帝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对文庙建设的重视。
三
总体来看,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立文庙到乾隆朝,辽宁地区文庙建立与修缮的次数是逐渐增长的。其原因当如下:
1、皇帝(大汗)对汉文化认同程度的提高。从努尔哈赤到乾隆,对汉文化的关注与认同越来越高。这种对汉文化的理解程度可通过其制定的政策反映出来:努尔哈赤“以武功定全辽”,“诛戮汉人,抚养满洲”,只是从表面上使汉人屈服于满人的武力统治,而非人心思归。到了乾隆帝,则尊重与认同汉文化,“建中会极,允观厥成”。皇帝对汉文化的认同程度提高,自然会带动文庙的建设与发展。
2、辽宁地方行政官员积极参与。辽宁地方官员是修建文庙的主要推动力量,主要是汉族和满族官员,不分高下。汉族官员热心修筑,很好理解:文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汉族人受儒家浸染颇深,因而对文庙有着深厚感情。满族官员也热心修建文庙,可以认为:满族对汉文化产生了认同之感。原因有:
(1)汉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儒家思想历经千年发展,理论体系繁复扎实,满族文化体系较为薄弱,难以抵挡汉文化的包容性,最终导致满族文化的变异。(2)满族统治汉族地区的需要。虽然清朝定鼎中原,满族人成为政治上的主体民族,但是汉族人仍然是文化主体民族。政治可以通过强力来改变,而文化上的变化则是一个相当迟缓的过程。为了巩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维护社会稳定,满族官员们也自觉接受或认同汉文化,对修建文庙之事也很热心。康熙朝、雍正朝,辽宁地区主持修建文庙的官员多是汉族人,如开原知县、直隶永年人刘超凡;奉天府丞、浙江山阴人余泰来。至乾隆朝,满族人也积极主持修建文庙,如盖平县知县德興,觉罗正红旗人;开原知县,满洲正红旗人等等。(3)官员政绩、培育地方人才。“况文庙建,则学校兴。学校兴,则人材就……兴所望于此邦人士者良厚,若夫修废起堕,固守土者之责也,且非独兴之力也。”修筑文庙,进而培养地方人才,于民、于官、于国都是功德一件。因此,地方官员都积极修建文庙。同时,地方士绅对地方官员的评价也是考核政绩的重要指标。士绅作为地方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官吏的政绩优略和名声毁誉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发言权。
3、辽宁乡村士绅的热心
费孝通在《中国绅士》中提出“绅士是退休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属,或者是受过简单教育的地主。”在修建文庙一事上,辽宁地方士绅十分热心,积极向地方官建言,捐资修建。如康熙四十九年捐修奉天府学宫时,记载了从奉天将军都统至儒学教授,从满洲贡生到新进生员大大小小官员士绅百十余人。伴随着经济稳定与社会发展,文教得以恢复,培养出了大批士绅。这些人是儒家文化传承的承担者,是汉文化的接受者,是科举考试的受益者。同时,借助科举考试获得的地位去反哺儒家文化,捐资修建文庙进而扩大儒家文化影响。修建文庙后,文庙的建设促进了统治力度的加强与文教事业的兴旺。辽宁地区文庙的建设促进了科举的兴盛。有清一代东北地区共有进士506人,据《辽海教育发展历程》一文中统计,清代辽海地区有文进士422人,与此类比的是,封禁东北使得吉林、黑龙江缺少开发,仅不足一百人入进士。
四
尽管辽宁文庙在修建之初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汉族地区统治,但是从客观上来看,起到了贯彻国家意志、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众文化的作用。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满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与学习使得文庙得以在辽宁被广泛建设与合理保护,同时文庙建设也增强了满族对汉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进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史记·孔子世家[M].中华书局,2014.
[2]兴京县志[M].民国十四年1925.
[3]清实录[M].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4]清朝通典[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5]钦定盛京通志[M].辽海出版社,1997.
[6]奉天通志[M].金毓绂主编.辽海出版社,2003.
[7]费孝通.中国绅士[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成积春.从乾隆时期满族文化传统的迅速转变看汉文化的影响[J].齐鲁学刊,1997(4).
[9]史革新.清入关前对汉文化的初步吸收——以努尔哈赤推行的文化政策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10]黄兴涛.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J].清史研究,2011(1).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