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斗牛:传统民间舞蹈的生存环境与历史传承
2017-11-10黄雪伦
黄雪伦
摘要:“虎斗牛”是利津县大北街土生土长的传统民间舞蹈,据传“虎斗牛”起源于清末,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它的传承凝聚了许多民间老艺人们的心血和智慧。近年来,得到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重视,将这项传统民间舞蹈不断传承下去。
关键词:舞蹈;传承;利津;传承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大北街村的民间舞蹈——“虎斗牛”,诞生于陋巷,成长于乱世,成熟于新中国,是假形舞中的一种,采用模拟动物外形的表演方式,内涵扬善抑恶,节奏简易明快,表演粗犷豪放。2007年8月,列入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3月22日,列入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虎斗牛”的生存环境
据东营市文化馆相关资料记载,“虎斗牛”始创于清代,为利津县利津镇大北街村所创。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西侧,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据《地名溯源》上记载,早在1976年利津城北明集乡南望参村附近,就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古窑群遗址,这一发现表明了当时利津地区的生产和文化已达到较为发达的程度。古时,利津县由于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被称之为“铁门锁浪”。利津县在夏商时期,县境西南部属兖州之域。周朝时,为齐地,秦朝时属于齐郡。汉朝时,属于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从东汉以来,黄河从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的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到隋代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并建永利镇,隶属棣州蒲台县。北宋末年,今兵入侵,山东滨州地域被金兵占领,永利镇遂为金朝属地。《山东通志》中记载:“利津县,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合以名县。”(永利镇在大清河渡口东岸(今已塌入河中),渡口西岸(即今利津县旧域)的聚落地名为“东津”)。因此,利津县县名由“永利镇”与“东津”合并而得。“虎斗牛”正是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县城里土生土长的传统民间舞蹈。“虎斗牛”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时形式独特,内容健康。牛虎相斗,表现了二兽的凶猛、灵活的特性,通过多种跑场,表演,以及虎扑牛、牛抵虎等惊险而有趣味的场面,表现了老虎的威武凶猛和老牛倔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真实的反映了劳苦人民大众的精神追求,传达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真诚向往,成为当地民间歌舞艺术的长青之树。
二、“虎斗牛”的历史起源
虎斗牛是山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舞蹈,据传虎斗牛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了,是从清朝末年兴起的,他的创始人是利津县大北街村的王继先。起初“虎斗牛”被称为“老虎斗”,是大北街村远近闻名的传统项目。据《利津县文化体育志》记载:每逢春节、元宵,县城各街都有“灯”,唯独大北街因为穷,置办不起道具和灯烛。村民王继先就仿照着在外边见过人家“玩老虎”,用竹子和毛头纸制作了老虎头,扯上一丈多白布,请人彩绘成老虎皮,又用竹子拧成的鞭子竿作虎尾,就玩了起来。开始,是两只老虎自己做出各种动作来表演,因此称为“老虎斗”。后来,约在光绪年间,“老虎斗”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原来“老虎斗”中的两只老虎只保留其中一只,并增加了小猴、耕牛和牧童三个角色,舞蹈共有老虎、小猴、牛、牧童四个角色组成。整个舞蹈的故事情节发展为 “饿虎寻食”、“虎猴相戏”、“牧童放牛”和“耕牛救主”四个部分,从此,原“老虎斗”表演有了“虎斗牛”这一正式名称。
三、“虎斗牛”的传承与现状
民间舞蹈——“虎斗牛”在利津县大北街一代已流传了170多年,是广大劳动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舞艺术形式。从第一代艺人清道光年间的王继先开始,到第二代艺人清光绪年间的王树清,再到第三代艺人丰兴村等人、第四代艺人李积柱等人、第五代艺人风振平等人,“虎斗牛”凝聚了许许多多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在20世纪,艺人们将这个当时被称为“四旧”的节目改头换面,名曰“打帝国主义纸老虎”,才将这个表演技艺保护传承了下来。改革开放后,虎斗牛重新焕发生机,时任村支书的李积柱等人将虎斗牛道具进行了更换、修理、扎制。现在,大北街村的村民们生活水平改善了,“虎斗牛”这项土生土长的传统舞蹈也已经从以前因穷苦而自娱自乐的节目,变成了新春佳节活跃节日气氛的知名节目。近些年来,利津县文化馆也加强对这一传统舞蹈的深入挖掘与整理,当地政府建立传承机制,将这项珍贵的民间舞蹈传承下去。1997年,孙守义、左宗贵、丰振平等人组成了50人的队伍进行排练演出,香港回归期间,被利津县选送到东营市参加庆祝演出,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利津县文化体育志编纂委员会.利津县文化体育志[M].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5.
[2]东营市政协学习室编著.《地名溯源》黄河三角洲 东营地名的历史形成与民间传说集粹,2004,1.
[3]中共利津縣委党史研究室编.利津县史,2000,9.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