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

2017-11-10王雪

商情 2017年32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知识创新制度创新

王雪

【摘要】知识产权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注重对经济形势进行把握,实现知识产权法创新发展,以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文章对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进行了分析,注重把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并结合知识产权创新目标,探讨了知识产权法创新目标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 制度创新 知识创新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关系到了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环境下,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这一过程中如何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必须对现有知识产权的发展情况进行把握,对原有的知识产权法进行制度创新,结合知识创新目标更好地满足实际发展需要。加强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有利于知识产权与当下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紧密结合,使知识产权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地发挥。

l知识产权概述

1.1知识产权的概念

分析知识产权法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必须对知识产权的概念予以了解,知道知识产权是什么,知识产权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扮演着什么角色,如何才能够做好制度创新工作。知识产权是对人类智慧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赋予了智慧劳动成果的权利,使智慧劳动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收益。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商标权就是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商标持有人给予的一种法律保护,商标权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部分。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一种智慧劳动成果,其与有形资产不同,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但是其在参与经济活动当中,能够利用收益进行表示具有一定的价值。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要求在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应的处理,使企业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以此来满足企业的实际利益。

1.2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分析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主要受到知识产权自身的特征所影响,其与有形资产不同,它具有无形性是一种智慧劳动成果。因此,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时,知识产权法律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地域性:知識产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受制于一定的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知识产权可能不受到法律的保护。例如某一国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但是由于国与国情况的不同,这一法律在其他国家将不适用。

(2)独占性:所谓的独占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归属仅属于个人占有或是某个组织集体所有。但是集体所有的情况较少,往往在科研团队共同研究的情况下,知识产权才会被集体所占有。个人占有是知识产权的突出特征,在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过程中,必须对这一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3)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主要是指智慧劳动成果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在超过这一期限后,知识产权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说知识产权要把握时间性,避免超过一定期限,造成相应权利的失效。

知识产权注重对作品发明人的权利予以保护,使作品发明人的作品在被他人使用后,保证作品发明人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在这一过程中,他人对作品发明人的作品进行使用时,必须经过作品发明人的同意。否则的话,当非法使用作品发明人的作品时,法律能够有效保障作品发明人的权利。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鼓励更多的发明创造,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

2知识产权创新目标分析

2.1满足客体发展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形势,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的涵盖范围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知识产权法的规定面较窄,影响到了知识产权法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针对于这一情况,知识产权创新目标在于满足客体发展的需要,能够对知识产权做好有效的保护。例如在进行商标保护过程中,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主要针对于一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进行保护;但现阶段的知识产权法发展,要注重对已经注册的商标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服务内容的商标等。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必须对其内涵进行拓展和完善,能够对现阶段的实际问题予以有效把握,以实现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需要。

2.2把握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创新目标注重对知识产权予以保护,而实现保护的前提是需要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进行有效划分,到底谁拥有作品的产权是知识产权保护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权利归属问题是促进知识产权完善的关键,也是鼓励知识和技术进步的重中之重。权利归属,需要在知识产权法立法过程中,对其予以明确的界定,使知识产权的权利得以明晰,避免知识产权归属的模糊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商业效益不断增加,其对于企业的经济利润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说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知识产权价值的收益应该归谁,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如果对知识产权权属划分不清,真正发明和创造作品的人的权利会受到侵害,这会打击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影响到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把握权利归属就是要区分拥有知识产权的个人或是组织,使知识产权得到有效的利用,体现出知识产权的实际价值。

2.3突出时代发展特征

知识产权的时代性特征突出,所谓的时代性主要是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对知识产权赋予新的内容进行把握,使知识产权更加完善。经过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政策以及科技水平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知识产权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一些新的法律规范在知识产权保护中进行了应用。在受到新形势的影响下,一些单位和企业对原有的专利法进行了调整,将新的内容进行增加。例如:在专利法中加入了许诺销售权等内容,这使专利法在对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endprint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知识产权的创新目标在于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知识产权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使知识产权能够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生机,确保知识产权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基于知识产权创新目标角度来看,知识产权的发展必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不断的变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满足实际需要。

3知识产权法创新目标实现策略分析

3.1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成为知识产权法创新目标实现的关键。知识创新目标在于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可靠保障。而我国知识产权在执行过程中,相关单位主要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制定了知识产权制度。但是这种知识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较差,一些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法存在着违背的情况。知识产权法创新目标实现,必须做好法律制度建设,使知识创新目标与知识产权创新本质保持一致性,并且能够使知识产权法处于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之下,才能够使知识创新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法要想与国际接轨,必须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能够对国际先进的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以此做好知识产权法的完善工作。

3.2做好立法保护,提升知识产权法法律效力

知识产权法的立法保护,是保证作品发明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关键。知识产权法的应用,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但是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情况来看,知识产权法的法律效力不足,多以行政法规或是规章制度进行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法律权威不足可能无法对侵权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另外,由于缺乏法律保障,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其局限性較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不足,这容易导致侵权行为更加嚣张,给我国知识技术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知识产权法法律效力的提升,对相关问题予以法律形式进行规定,一旦发生侵权、违法事件,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打击形式,切实保证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的实现,以满足知识产权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3.3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知识产权法制观念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提升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知识产权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是现阶段知识产权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新的形势下,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产权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予以明确的认知,了解知识产权的内涵,在知识产权遭受侵害过程中,能够借助于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需要对传统的知识产权执行模式进行改善,这就需要开展全社会范围的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加强普法教育,使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的涉及面得以扩大,让更多人对知识产权予以了解,为知识产权的有效执行,开创一个良好的环境。

4结论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在于改善知识产权法应用存在的问题,使知识产权法更好地结合形势特征,为知识创新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法的作用越显突出。针对于这一情况,需要做好知识产权法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形成全民意识,为知识产权法利用创造有利条件,提升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水平,以期更好地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法知识创新制度创新
简析知识产权法中的民法基本原则应用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关系探讨
企业开放式创新知识协同的作用、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探析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关系
基于不同层次的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