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惩戒问题研究
2017-11-10段莹
段莹
【摘要】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当前,一些地方校园暴力频发,后果严重。因此,要加强预防与惩戒。
【关键词】校园暴力 现状 防治
一、校园暴力概念的界定
校园暴力应该指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教育职能期间,发生在中学校园内部或者校园周边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伙同社会成员针对学生所实施的,对学生的身体或心理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1.生理心理因素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突增期,生理变化很大,各种激素分泌较为旺盛,导致心律加快,呼吸加强,神经系统忽强忽弱,情绪变化大,控制力差;随着青春发育期的来临,身体发育、气质类型、营养与饮食状况、性别差异、疲倦烦躁情绪容易激动、烦躁、不安且多变等是引起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生理因素。
2.家庭因素
父母行为不良,容易使得孩子沾染不良习性。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母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过于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这样就会使得其子女从小在这种功主义环境下成长,从小沾染上利己主义思想;有些父母则心胸狭窄,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段,这样就会使得他们的子女从小也狭隘自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等等。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施暴行为不同程度地受到其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步骤。随着校园暴力事件逐渐增多,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和重视是学校采取措施的前提,如果此类事件得不到遏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学校因素主要是学校管理不到位。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些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三)社会因素
事实上,我国青少年遭受暴力文化毒害,以及暴力文化流行倾向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影视节目中暴力倾向越,文学作品中暴力情结描写,网络暴力游戏泛滥成灾都是原因。
三、中学校园暴力的预防惩治对策分析
(一)学校层面的预防对策
1.改革学校的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中学学校在对学生的主要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压力;在考试内容上,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考查和评价,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作为教育的主管行政部门要改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不能单纯以“升学率”高低作为唯一的标准,从德育、安全、文明、艺体、生态等多方面来评估学校的整体工作,为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2.加强法制、心理以及生命教育等大德育教育
第一,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如在树立法制宣传牌,举办法制板报,通过一些宣传标语和简单明了的法制口号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要坚持上法制课,坚持用大量生活鲜活的案例,以案说法,教育学生远离黄赌毒、远离一些娱乐场所、远离社会不法人员,丰富他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第三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要突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提供师生的法制观念。第四还要通过实践性的活动来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例如参观少管所、监狱,举办模拟法庭等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自觉地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第二,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学校不应仅仅关注他们学业成绩的变化和他们的生理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面对学生成长的烦恼,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同时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或讲座,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共性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
3.学校要加强校园暴力行为的事前排查和应急处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应建立家长学校社会三级联防机制。首先是建立学校和家庭参与的预防体系,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状况,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和异常的表现,应及时沟通,并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其次是暴力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行动,力争将伤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教师层面的预防对策
教师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業素质,认真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应端正教育态度,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应善于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善于发现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并且多加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学生自身层面的预防对策
1.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增强自己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要自觉克服自卑、嫉妒、报复等不良心理,培养自信、宽容、理解、尊重他人等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完善个性、形成健康人格。要正确地认识和接纳自我,完善自己,学会自制,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宣泄和排解不良的消极情绪,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努力提高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
2.学会适当减压,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和考试,因此学生面对学习和考试时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应学会给自己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注重考试的分数和排名,更应反思的是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提升,主动去寻求学习中的乐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难免会集聚一些不良的情绪,这时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及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减压的方法和技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