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2017-11-10邓艳

商情 2017年32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邓艳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低年级识字就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关键。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当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關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兴趣培养

目前,小学生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抄写,而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汉字的读音和字形,也要关注汉字的字义和汉字所蕴含的文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会读、会写汉字,也才会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汉字。而我们的小学生,要识记如此多的生字确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焦灼感;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而识字教学本身就十分枯燥乏味,加之教学时间紧,如何解决小学生记得快也忘得快的难点,如何培养小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小学生的识字兴趣,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这些都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实问题促使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思索、研究:如何把别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己的研究探索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汉字的形、音、义,找到突破,挖掘小学生识字的潜力,丰富识字方法的教学?“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人生识字聪明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下面我将多年来各位同仁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作一罗列,以此抛砖引玉。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特别短,因此,如何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这严重地抑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只有教师主动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也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识字学习,儿童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育心理学指出:儿童主要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感觉进行思维的。由于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而直观的教学方式,往往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它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的印象也更为深刻。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用具,如字卡、词卡以及多媒体的运用。比如,在《比尾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生字做成一个个小动物卡片,上面写上生字,这样孩子们就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完这课生字。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使他们很快领悟汉字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表扬

“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特级教师高林生说:“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以表扬为主,“你真会观察!”“你回答得真好!”“你真会思考!”“你真会读书!”……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表扬后,学习的兴趣往往会更浓。

(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展示

小学生天真烂漫,他们有着好奇好动的性格,更有着爱展示自我的一面。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特征给他们设计展示的大舞台,来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劲头。教师结合识字教学可以设置“展示台”“快乐园”“我说说”“我演演”等栏目,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教给识字方法,让学生会学

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一)看图识字法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一些象形、指事、会意类的字可以运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字的音、形、义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归类识字法

汉字中占较大多数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在教学中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认识一个形旁,便可联带认识一长串汉字。如在教学《操场上》一课时,先让学生猜猜“拍球”的“拍”和“跳绳”的“跳”分别是什么旁。当学生脱口而出提手旁和足字旁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打、拔、拍”和“跳、跑、踢”,并通过这两个偏旁顺带认识了“扔、抓、捡、捉、指”及“蹦、跨、蹬”。学生轻松地学握了字音、字形,对字义也有了一定地了解。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在识字中便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熟字识字法

1.熟字加偏旁(加一加)

这是让学生运用已认识的汉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识记生字的方法。例如“直+木=植”“直+单人旁=值”“门+口=问”,“早+草头=草”。endprint

2.熟字减偏旁(减一减)

这是让学生把已认识的字去掉某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识字方法。如用“漂亮”的“漂”和“飘落”的“飘”分别去掉三点水和风字旁,便可识记“火车票”的“票”。

3.熟字换偏旁(换一换)

这是让学生将一个熟字的某一个偏旁换成另一个偏旁而变成另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如:把“蛙”字中的“虫”字旁换成“口”“女”变成“哇”和“娃”。再比如“请、清、情、晴”,可以用换部首的方法来加以区别。

(四)辨字组词法

低年级孩子的错别字有大部分是由字形相近而造成的,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孩子们缺少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辨字训练,这样既能减少错别字,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己”自己,“已”已经;“太”太阳,“犬”犬齿。

(五)猜字谜法

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如:“坐”,两人坐在土堆上;“被”,一件皮衣当被盖;“两”,两人打着一把伞在院子里散步。

(六)编儿歌法

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烟”,火字旁,一方框,一个大字里面藏;“狂”,犬旁加王就发狂;“桌”,上字头,日子肚,一个木字要顶住。

(七)编故事法

利用汉字会意的特点,通过编故事的方法理解字义,记住字形。如:把禾苗栽在土中的过程叫种。再如:问,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就开口问一问。

三、借助工具,使识字更上一层楼

(一)认识字典,激发兴趣

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过后,学生开始学习用新华字典查找生字,无论是部首查字的方法还是音序查字的方法,都可以利用学生刚接触新华字典的那股新鲜劲头,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查找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并写出这些生字所在的页码,并在课问和平时,还总是有意识的表扬那些作业做得比较到位的学生,比如说让他们查找的生字有多音字的时候,有个别学生发现以后,写在了作业本上,此时,可以特意当众表扬,而第二次当又出现一个多音字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意识的写上全部的读音以及页码。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查字典的方法,更激发了他们查字典的兴趣。

(二)查找生字,为生字组词找朋友

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正因为学生对于用字典来学习生字产生了浓厚兴趣,接下去可以乘热打铁,可以增加难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故意挑战他们说:“现在大家都很厉害,几乎你们遇到的生字都能把它的页码找出来,那我要瞧瞧你们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今天回去,你除了帮生字找到字典中的页码外,还能把它藏在字典中的词组找出来吗?我要看看谁组词组对了。”任务布置下去了,难度增加了,但还是有学生顺利完成了任务,这时,可以当着全班的面大力夸奖他,并适时引导其他学生:怎么从字典中找到生字的词组。经过一番指导,全班都能找到生字的词组,于是,大家的识字热情更高了。不仅识字的主动性被触发了,而且面对那么多生字,个别学生甚至不满足于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的范围,而是到范围更大的词语字典等字典中查找词组。

由此可见,借助工具能够使识字活动更上一层楼。学生不仅是一个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个体,更是一个主动学习的个体。一旦自身的兴趣激发,识字活动就变得更加主动,因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课堂的识字效率。

四、激励创新,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I”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i”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五、适度竞争,启发学生识字情趣

适度竞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评判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水平,更清楚地正视自身的不足,以便自我激励和自主努力。这里所指的竞争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部件、笔画等方面进行分析,讲明分析的方法,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汉字分析,并以小组进行比赛。在讲明了一些汉字的意义后,便可以要求学生每人拿出纸笔组词或口头造句,看谁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的词多而正确,或能用自己组的词造句。同时老师要及时鼓励和启发引导,纠正学生易犯“同音代”错误。利用这样经常性的创意思考开启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达到了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识字愿望和教学目的。

六、走进生活,抓住多种契机识字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的生活更是五彩缤纷。他们在美好的生活中会得到更多的识字机会。比如,可以在校园里识字,学校有很多宣传栏、黑板报、宣传语等,他们时时见、天天见,对这些目睹熟知的汉字记忆是最便利的。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家看电视识字,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也是学习识字的最便捷的方式,他们喜欢看,喜欢听,还有银屏的字幕,他们自然就在不知不觉中识字了。另外,他们经常随着自己的亲人到商店去,在路上有广告牌,商店里有无数的商品,可以利用广告牌和商品的标签让孩子们来识字,他们也非常感兴趣地记住了。总之,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识字的机会非常多,也是兴趣识字的最佳出处,家长和老师都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这一识字的机遇。

七、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巩固识字

语文教学并不能只局限于语文教科书的教学,还应该把学生引领到课外广袤的知识读本中去。

当学生人学学过拼音后,他们就会很高兴地运用拼音能力读书读报了。教学中,可以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开展课外阅读展示活动,以此来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生字,又学到了新字,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和阅读的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无论是“即时巩固”,还是“长期运用”,都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好好学習的愿望。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