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7-11-10陈旭
陈旭
【摘要】资本周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涵,阐述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探讨了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资本周转 企业 当代价值
资本周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有关资本周转理论的精辟论述中指出:资本的周转速度道接影响着预付资本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从而最终影响着资本价值的增殖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和资本周转的时间。正确运用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对于指导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活动,加速社会主义企业资本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涵
与其它经济理论一样,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同样也是在批判与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与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科学的资本周转理论诞生之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已经对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以及价值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其中的理论及方法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憾,马克思在认真研讨与论证了其理论局限与理论贡献之后,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资本周转的一系列问题,创立了完善科学的资本周转理论。
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也可以说是产业资本经过不断循环创造剩余价值后,重新回到投资者手中的重复循环过程。资本周转的效率决定了市场主体一一企业的盈亏。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认为:资本的周转时间,包含着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包含着资本生产过程的周期性,或者说,包含着同一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或生产过程更新、重复的时间。更具体的说,资本的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两部分组成,资本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形成资本的生产时间,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形成资本的流通时间。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相互排斥的,资本在流通时间内不是当作生产资本发生功能,因此不生产商品,也就不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各可能部分不断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越长,不断在生产领域发生功能的部分就一定越小。因此,资本的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就越快,投资者获利也就越多。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周转理论是资本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具体化。资本周转重点要解决的是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而为了进一步准确地研究与探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时间的度量以及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就显得颇为重要。依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周转时间就是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总和,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是标志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方面。在其他要素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资本周转的时间越长,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由此可见,资本周转时间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资本周转时间又可以借助于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体现出来;资本周转次数是标志与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资本周转次数通常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在一年期间,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由此可见,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总之,资本周转时间与资本周转次数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构成了资本周转速度测度的两个基本参数。
分析与考察资本周转速度,除了资本周转时间与资本周转次数之外,资本的构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为此,马克思将生产资本分成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其价值转移与运动方式就是伴隨着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逐渐性部分进行。流动资本是指以劳动对象存在的不变资本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其价值转移与运动方式是:一次性进入生产过程,一次性全部转移其自身价值。
此外,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切实分开资本价值的平均周转与资本价值的现实周转。前者是为理解资本增值过程服务的,后者则主要是为把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周期性服务的。
二、我国企业资本周转缓慢现状及原因
我国企业现普遍存在资本规模有限、经营分散、面临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主要是受制于社会的技术水平、生产力情况及产业对资本的有机构成等现实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我国企业资本周转缓慢,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资金循环过程易断层。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企业既无法使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保持在空间层面的共存,也无法实现在时间层面的环环相扣。即商品在售出后,货款难以收回,形成坏账。部分企业由于货款的彻底流失导致最终倒闭,甚至由于大面积的企业资金断层,引发经济危机。
其次,资本职能形式空间分布不均。由于资本周转中的三种资本形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企业与企业问存在资金互相拖欠的情况。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过多的原材料购买以及购买与使用中的不符,造成原材料囤积,资金占用过多,形成空间分布不均。
最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需求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生产的商品随时面临不适销对路的情况,商品无法及时销售造成囤积,不但使资金以商品的形式停滞,而且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商品储存,形成大量的资金占用,造成空间失衡。
由于企业经营受限于各因素,企业周转存在生产环节多、循环中断频繁以及超储存的现象,这使得资金在流通领域周转缓慢。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企业生产环境艰难。国家相关部门在衡量企业经营好坏时倾向追求数字增长。因此,企业经营实际情况无法被正确反应,制度上也难以得到实质改革,企业生存大环境艰难。
第二,生产资金占总资本比重过大。由于缺乏高素质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人员,造成企业生产组织落后,加之生产技术水平限制,企业在组织经营上的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资金在生产过程中的滞留时间过长,人为的增加了资本周转时间。
第三,企业库存水平过高。据相关统计,我国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高达37%,而发达国家不超过1%。当前国内企业工业产品库存累计达数万亿元难以消化,无法实现商品向货币的转变。endprint
最后,商品流通体系滞后。我国企业的销售分支机构冗杂,其职能不但要开拓市场还要进行物流管理,无法集中精力开发市场,这导致无法有效的统一配置,导致资金和时间成本的增加。
三、资本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周转的资本主义性质,而且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某些共同规律,这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还是对当代社会的经济建设对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发挥资本潜能方面,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本周转速度问题。而流通过程推动了资本潜能的发挥,影响着资本发挥作用的程度影响着资本的扩张和收缩,而和资本的价值量无关。在资本流通过程中发挥资本的内在潜能的关键在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凡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资本效率的高低,影响到资本的内在潜能的发挥。现阶段,资本使用的低效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提高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充分发挥资本的内在潜能。
其次,在正确处理固定资本更新与折旧基金关系方面,大部分的企业固定资本存在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即物质损耗与精神损耗。为了使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固定资本在实物上必须得到更新,而这一点又是以其价值上的补偿为前提的。因为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用新机器更有利可图。由于竞争的压力,需要更新机器。由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为固定资本的革新提供了契机和条件。目前,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更新问题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与政府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相當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企业经营理念的落后与技术创新意识的淡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均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固定资本的磨损、折旧及更新问题,从而导致目前企业固定资本物质载体水平的大幅度落后,不仅大大束缚了固定资本应有的潜能的发挥,而且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固定资本更新与折旧基金的关系,就成为加速企业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选择。
第三,在提升企业活力方面,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扩大实际使用的资本量。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告诉我们:在资本周转过程中,如果资本在购置阶段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储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就会使生产资料搁置起来而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无事可干而处于失业的状态;如果资本在销售阶段停顿下来,商品就会堆积在仓库里,把整个流通过程给阻塞了。在相对规模较小的企业中,面临着经营分散状况,由于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抗风险能力低,使资本的货币、生产、商品等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时间上的继起性受到破坏的概率增大,容易造成连续循环的中断,从而制约了企业资本周转的效率。实践证明,预付的资本量与实际使用的资本量是两个不同的量。在
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使用的资本量就越大。反之,实际使用的资本量就越小,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资本短缺的问题,进而提升企业活力。因此,要使小规模的资本发挥杠杆效应,支持大产出,就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最后,企业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条件,加速资本周转,节约资金占用是企业理财的重要目标,是理财人员的主要任务。资本中用于支持流动资本部分即流动资金又是其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称之为企业的血液,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就是企业的供血不足。资本周转速度缓慢,资金使用效率低,不但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严重的还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应该根据资本周转理论,进行企业理财,以最大限度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四、提高企业资本周转效率的对策
现阶段,对于企业来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发挥资本的内在潜能,是企业发展目前首先应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企业的运营应该坚持以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为指导思想,强调资本经营观念,从资本周转过程人手,多方面努力,从而提升资本周转的效率。
首先要重视企业运营,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企业生产资本的基本构成。企业要保持正常运营,就要建立相应的资本管理制度,如固定资本的维护资本使用的监督和核算,全面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益。高度重视对固定资本的管理和使用,节约固定资本的占有量,减少固定资本的闲置,提高固定资本的使用效益。要特别重视固定资本的维护、修理、更新、改造。建立规章制度,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对设备进行局部更新或全面更新,把固定资本更新与扩大再生产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道路,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缩短生产时间,是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基础性环节。最主要的途径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多,技术陈旧,生产效率不高,长期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收入,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重复建设多,效益差。所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兼并、联合,提高规模效益,这是缩短生产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必由之路。
第三,缩短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因此,要重视改革流通体制,健全流通体系,规范市场。此外应改进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元善现代化交通网络,改进制约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广泛采用先进设备,大幅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行速度,开展联合运输,搞好运输过程中的衔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包括部门、地区、企业、产品等方方面面的结构,改变小而全,简单重复建设的产业发展趋同化的现象,优化产业结构,顺利实现产品的流通。
第四,做好企业财务计划与预算工作,强化企业财务控制。马克思指出:“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财务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预算又是财务计划的具体化和货币化。周密的计划和实事求是的预算增加了企业工作的计划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控制资金的使用。要实行投资决策阶段的财务控制,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财务控制,促使企业加快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