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

2017-11-10刘世礼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方式

刘世礼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两个“主体”,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因此,从对教学改革发展情况的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改革,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以教师知识灌输为主的一言堂模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参与课堂,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将重点论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创新改革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53-01

在教育教学改革历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转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在活动参与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知識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础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笔者将谈一谈如何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的出现,在新课程改革中,传统的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来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得以实现的。因此,我们需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 转变传统的问答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向学生灌输更多的基础知识,常常会采取问答的方式或一讲到底的方式来开展语文教学。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受年龄、认知水平的影响,小学生无法对阅读材料有深刻的理解,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基本内容或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常常会将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肢解为多个问题,通过提问来分析其中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的文章失去了原有的情感、情趣,单纯的问题是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而且这也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转变传统的以问答为主的形式,在儿童学习规律的作用下,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获取有价值的语文知识。仍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阅读活动开展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阅读之后你知道了什么?”以问题为引导来促使学生翻阅工具书自主阅读、思考,将自己已读懂的内容梳理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此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漏洞重点呈现出来,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获得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鼓励学生质疑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需要拿着纸笔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记录下来即可。但是,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充分给予学生质疑的空间,使其能在质疑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获取有价值的语文知识。比如,在在讲《海底世界》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通过将生活经验引入课堂中发现“章鱼不是10条腿吗?为什么课本上只画了6条呢?”随着这一疑问的提出,其他学生对这一问题都产生了好奇心,此时,笔者鼓励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来寻找答案。学生在自主质疑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自主探求答案,如此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由此可以看出有意注意是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声像具备、图文并茂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多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自主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笔者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常常会利用多媒体来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抽象的内容,比如,在教学《太阳》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会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播放后羿射日的传说,学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地集中在了生动的画面上,他们对视频内容很感兴趣,这就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引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入手,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参与中能够自主思维、敢于质疑,在生动的教学画面中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为其自主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陶冶.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学周刊,2014.

[2] 王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让经典名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文本细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效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