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

2017-11-10马玉琼

南北桥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考教学

马玉琼

【摘 要】初中化学的学习主要偏重于理论知识,但是,化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实践类的学科,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实验素养,所以,我认为,在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适当的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34

从许多高校反映可知,许多化学专业的学生基础实验技能不过关,这也成为了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化学这类学科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有必要在理论教学之余,适当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下,我就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谈谈我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理论是基础、理论教学要扎实

化学是初三新增的一门学科,相比其他学科,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学习之前,教师应树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有学好化学的决心。另外,还应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在升学考试中重要程度。

(一)知识零散繁多,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初中化学学习以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为开始,然后学习物质的分类,其中根据不同的角度可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酸、碱、盐,酸也可继续分类,可见化学知识的繁杂,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不仅需要学生本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我认为,在每一章节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出大纲,使章节知识的结构清晰。在记忆时,学生可将每个标题下的知识对应分开记忆,会大大提高记忆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巧记来掌握这些知识,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记忆,如三氧化二铁的颜色,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就是三氧化二铁,则可根据生活中铁锈的颜色来记忆,形成这样的关系后,学生看到三氧化二铁就会想到铁锈,继而想到关于三氧化二铁的一系列性质。让学生养成总结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做演示实验,加强学生理解

在学一些化学反应时,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教师跳过了这一步。这种情况往往会降低学生对化学的体验效果,学生也会因为长时间枯燥的理论学习而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眼前可观察的现象变化。

如镁的燃烧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观察到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和生成的白色物质,铁丝的燃烧实验,学生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和黑色固体物质的生成,这让学生亲眼看到了耀眼白光和火星四射的现象,学生就能清晰的区分这两者的差别,又如在含硫酸根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硝化过的氯化钡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在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这些实验现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会让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为深入,这对学生的化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也让学生对这一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影响也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态度发生变化。另外,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所以,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的操作必须规范化,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实验技能和充足的课前准备。

(三)章节测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初中学生自律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教师应担任起监督学生学习的责任,又因为化学每章节知识量大,如果不能及时巩固复习知识,达到学习目标,很有可能造成学生遗留的知识越来越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强度为150%为最优,即要求学生在学完知识后及时进行复习,这样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所以通过每章节的测验,不仅可督促学生在学完一章知识后及时复习,查漏补缺,避免知识空缺。还可以让学生达到最优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也可据此来调整教学进度,制定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除个别情况外,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之前很少接触到化学实验,所以对实验的注意事项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如果不深入讲解实验注意事项,那么就很难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强调实验教学注意事项。如实验室的“三不原则”,不要尝实验药品、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实验药品、不要直接闻实验物品,另外要强调学生不要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教师还应针对具体实验讲解具体注意事项。在实验期间,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

三、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

从我的教学经验中发现,有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抱有很大的兴趣,但在做实验的时候却不能端正态度,总是以一种玩耍的态度来对待实验。导致学生表面上参与了实验操作,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实验操作要点,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既浪费了实验药品,又浪费了时间,所以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端正学生的态度,明确指出实验基础技能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以后形成良好的化學实验素养打下基础。

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已初步要求学生能够简单设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在深入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这方面的能力也极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讲解这方面知识时注重思路的讲解,如何通过一个原理设计出一个完善的实验,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步骤,利用哪些器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让学生逐渐形成实验设计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并优的人才,教师应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研究中的能力,在此同时,也应让学生意识到,死学理论知识是不明智的,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才是社会要求的趋势。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虽然入门知识较为简单,但在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可轻视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也不可单独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因为学生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场场考试,还有社会对他们能力的要求,所以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在实验技能的培养中,又应主要强调学生化学实验思维的形成。

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深入的研究化学,那在初期的化学思维习惯就很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看待的角度和深度。所以,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习的入门,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挑战,教师应该找准教学方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思考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