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如此远离了您

2017-11-10李伟长

上海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手纸长信写信给

李伟长

标题来自作品中的话,“我是如此远离了您,以及您所声称的作家之路”。您是尊称,用在这里肯定是有别的意思。但凡说远离、忘记之类的话,多数还是离不开、忘不掉的,即便时间拉长,空间变宽。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篇诉说想念的作品。

也许是为了营造独特的倾诉氛围,作者选择了一种看似老练的叙述文字。也可能是因为过了二十年,这个叙述者应该也正在老去,如此才不会显得格格不入了。然而词语的选择,总难免会让人好奇,何至于是这样的语言呢?可能根本没有原因,作者没有刻意为之,从来就是如此。

这篇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一封信,一封迟到的表白情书,也是一个说此言彼的故事,一个关于写信给未来的创意。内容有套路,有着常见的熟悉情节。熟悉归熟悉,还是有温暖的东西藏于文底,读过后仍旧会让人生出一些伤感。

相对于故事内容,作品的结构值得分析。作为一封长信,我喜欢前半部分,关于放逐自己二十年的内容,连房屋中介都看出了放逐者的由来,小心翼翼的问话,猜测对方受了情伤,躲在僻静自我疗救。然而,这一“疗救”就是二十年。这是文学的神奇,时间一变长,就自然形成了叙述张力,变得沉重和唏嘘起来。倘若只是躲避了三个月,再激烈的躲避,也难免轻飘飘。二十年时间犹如一道重重的枷锁,锁住了一个人。过了二十年,还是没有彻底忘掉,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给对方听,虽然曾经有时间自以为“愈来愈少想到您”,以为“跳过了对方”,直到工作时遇见了一个男人和他的故事。如果就好好说这二十年的每一年,想念是如何一点一点流失的,那会有怎样安静的爆炸力。

意外地,小说进入了“时手纸”的结构层。所谓时手纸,就是写信给未来的人,也有“时间胶囊”的称呼。文本中套了一个文本,一个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故事出现了。有两人心生爱慕,然挂碍家庭,彼此离去,不再联系。男人写了一封“时手纸”给她,十年后才会到达她手里。女人不知情,每年都写贺卡给他,写了八年,没有回音。后来中断了,男人很好奇,打听才知道她去世了。到死她也没有看到他的表白,一份延迟的表达,一种拉长时间的等待。这是一个忧伤的好故事,有爱有生死离别,和二十年的躲避相比,更容易催人落泪。问题在于,二十年的等待、躲避、暗涌、焦灼和逃離,不是落泪能比的。

我该去见您吗?还是那个敬词,这让我想起一个关于爱的段子:为什么用您?因为心上有你,故称您。文学能够给予您和我重逢的可能?自然有可能。本来就没有忘掉,即使虚构了二十年,如果历经日常生活的不断磨灭,那份想念也许就没有了。这便也是虚构的魅力,几行字间,就是小半生,就是生离死别。

长信中套故事,故事内外衔接,互为铺垫,小说家的结构意识值得留意。正如有人喜欢前半部分的游离闲笔,也会有人中意后半部分的清晰故事,作者应该前后都喜欢,难以取舍,也是完整。

猜你喜欢

手纸长信写信给
长信宫灯
妮妮猪的朋友圈
没有字迹的信件
老年人顺走公厕手纸引批评
写给未来自己的信
皇帝的丝绸手纸
皇帝的丝绸手纸
得吃一对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