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要把立志放在第一位

2017-11-10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7年40期
关键词:汪精卫大志汉奸

赏析

“且夫(qiě fú)”是发语词,表示下文要进一步地议论。苏辙议论的是:一个人学习的志向不远大的话,就算他看的书再多,又能有什么作为?诸葛亮的《诫子书》里说:“非志无以成学。”没有大志连学习都谈不上。由此看来,古代的思想家都把立志放在了第一位。

一个人立下大志,好比有了灵魂。我们都听说过东汉人陈蕃的故事:客人来访,批评他只专心读书,却没有把屋子打扫干净。陈蕃回答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于是,很多人借此批评陈蕃“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提倡从小事做起,当然是对的;但是,陈蕃立下大志这个优点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因为他立下大志,明确读书是要为社会干一番事业,所以他长大后,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一生都在同危害国家的势力作抗争,甚至敢于在灾荒之年劝阻皇帝外出打猎。最后他被恶势力害死,身首异处,但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不是“不扫一室”的笑谈,而是“扫天下”的业绩。

没有大志,用读书来为自己挣体面,就没有啥意义了。比如有一个55岁的沈阳男子,35年间获得了3个博士学位、2个硕士学位,并凭借9张国家承认学历的毕業证书,成为世界上获得学历文凭最多、学习专业最多的人。他还打算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却不见他有啥学术成果。这样的世界纪录让我们想起苏辙的疑问:“虽多而何为?”

尤其坏透顶的是把读书当作干坏事的资本。汪精卫建立了汉奸政权后,很多人跑去要官做。汪精卫安插不了,就设立了一个所谓“边疆委员会”。人们嘲笑:“你汪精卫的‘边疆就是南京的城墙,你还有啥边疆?”那些汉奸哪一个不是读书人?被全国人民臭骂,怪读书吗?

读书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到实践中去运用,而且首先是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大志。我们今天的学习也要把立志放在第一位。

(本版由王昌铭供稿)endprint

猜你喜欢

汪精卫大志汉奸
汪精卫叛国后中共“拥蒋反汪”方针的确立与实施
写作窍门
有情况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
“颜控”陈璧君倒追汪精卫:彪悍的爱情不需要解释
胸有大志
大年初一闹汉奸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肃奸初探
WE HAVE BETRAYED THE REVOLUTION
Influence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2 and strontium chloride on the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a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