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泻患儿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的效果评价

2017-11-10丁红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8期
关键词:补液灌肠有效性

丁红柏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5550)

・临床交流・

腹泻患儿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的效果评价

丁红柏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5550)

目的探究药物保留灌肠应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50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急性腹泻常规静脉补液进行治疗,将患儿的电解质紊乱症状进行纠正。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急性腹泻治疗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为24(96.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为18(72.00%),两组治疗有效性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治疗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在治疗后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具有积极治疗意义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腹泻患儿;药物保留疗法;灌肠

小儿腹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虽然这种病症发病较快,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儿科临床上一般采用纠正患儿电解质平衡作为治疗方案[1]。但如果不对患儿的腹泻状态进行及时纠正和改善,就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最终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2]。而药物保留灌肠也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患儿腹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收治的腹泻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50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0.8~3.8岁,平均(2.4±1.2)岁;实验组年龄0.9~3.4岁,平均(2.3±1.3)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急性腹泻常规静脉补液进行治疗,将患儿的电解质紊乱症状进行纠正。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进行治疗。采用思密达3 g、云南白药50 mg、庆大霉素20000 U、地塞米松2 mg作为治疗药物,将所有药物混合于20 mL的0.9%生理盐水。取得家属同意以及协助后,将患儿调整为左卧位,将患儿的臀部抬高,并由患儿家属进行协助,将灌肠导管前端用润滑液进行润滑后,从患儿肛门插入大约3~5 cm,推动注射器将药物推进至患儿肠道内部。完成灌肠后,使患儿改变为平卧位,并由患儿家属将患儿臀部捏紧,将灌肠液保留15~30 min。每天对患儿进行一次灌肠,3 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观察评价患儿的粪便性状以及排便时间是否已恢复正常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为24(96.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为18(72.00%),两组治疗有效性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治疗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对比(n,%)

3 讨 论

研究统计表明,小儿腹泻一般在0.5~2岁的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这种病症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阻碍生长发育的症状,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也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3]而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静脉补液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调整患儿的电解质平衡,并将肠粘膜保护剂应用于辅助治疗中,能够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灌肠保留治疗,具有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灌肠液中所使用的思密达主要为蒙脱石,能够起到保护患儿消化道粘膜的作用,并能够抑制病毒或细菌的复制和传播,调整患儿肠道内菌落结构[4]。除此之外,思密达还能够起到促进消化道粘膜屏障的效果,从而提高粘膜屏障的防御功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庆大霉素能够有效抵抗格兰阴性菌,从而起到良好的抗菌作用,并且这种药物不能经过肠道吸收,能够将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提高治疗效果。

在小儿腹泻病症中,采用人工喂养儿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最终控制患儿的病情发展。对于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应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观察患儿的排泄状况,包括大便、小便及呕吐的情况,并及时准确地记录;注意掌握静脉补液的速度;注意臀部护理,防治尿布疹和臀部感染;按时喂水及口服补液盐并给予家长指导。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并且患者在治疗后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具有积极治疗意义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余木焕.药物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患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80-81.

[2]袁 伟.探讨药物保留灌肠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7):254-254.

[3]陈 虹,占小春,刘春英,等.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婴儿腹泻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5):52-53.

[4]王淑成,董洪光.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86-2287.

R725.7

B

ISSN.2095-8242.2017.058.11306.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补液灌肠有效性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