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质量提升

2017-11-10王雨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责任培训

□ 文/王雨

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质量提升

□ 文/王雨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出台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指导意见》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产品质量和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求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增强核心竞争力,保持稳健持续发展,提升质量是立足之本和关键因素。

《指导意见》指出:“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传承发展。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所谓企业质量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质量问题的价值取向、规范、思想方式等形态的总和。良好的质量文化一旦形成,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建立责任体系 分级分层负责

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管工作必须管质量”的原则,实行职责梳理、属地划分、激励考核,树立“企业在我心中、质量是我职责”的理念,全面落实质量提升的目标和责任。

积极实施领导干部质量责任制。领导对自己负责的业务质量负全责,层层签订质量提升责任书,分解质量提升指标,建立质量工作联系制度,传导责任动力。各级领导公开质量承诺,制定质量行动计划,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分管工作的质量问题。把领导的职业发展与质量工作业绩联系起来,逐级开展评估、考核,促进质量工作责任的落实。

企业所属单位和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质量提升活动。把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组织协调起来,对每一个部门都应明确规定在质量提升中的具体任务、应承担的责任和权利范围,建立一个高效、严密的质量提升责任体系,形成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使各部门、各单位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层层把好质量关。

实行全员考核,促进责任落实。建立全员质量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把质量工作计划的落实和成绩作为考核重点,加大质量提升在工作业绩中的考核权重。

抓好能力建设 提高质量素养

《指导意见》指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质量提升是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行动,与每一个员工息息相关,是全员性的管理。只有全体员工具有较高的质量素养、质量意识、质量理念、质量技能,才能保证质量提升目标的实现。

在质量能力建设中,要集中抓好分层次的质量教育培训。首先应当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应分阶段,以交流为主。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等,着重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增强进一步促进质量提升的紧迫感。

要加强对岗位员工的质量提升教育。员工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处于质量工作的第一线,肩负着保证产品质量的重任。对员工的培训应以生产质量实操为主。通过质量培训教育,能够在每个员工的头脑中建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生产出优质产品,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单独或和他人合作,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质量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持续不断、经常性地进行,因为现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学习,定期培训,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种学习本身,实际上也是现代企业员工的一种精神需要,是提高质量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完善制度体系 夯实管理基础

《指导意见》着重指出“加强质量制度建设”,这是确保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梳理质量工作流程,强化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为主线的制度、标准建设,将质量管理融入企业的基础管理。通过标准的持续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的识别、监控、防范能力的提升,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的源头控制和过程管理,打造质量过硬的卓越企业。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网络,分层次成立质量提升组织机构,负责推进质量管理,全面强化对质量管理的组织领导。有计划地对组织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培训,为推进质量管理奠定人才基础。

强化源头风险监控,打牢质量管理根基。严格质量责任制度,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这是工程质量的组织保证。质量责任制度的内容要严密,执行要严格,关键是质量责任一定要落实到人。产品设计、施工、生产、材料供应、监理部门要按照业务分工,对产品质量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到人头。所有领导责任人,按照职责对经手的产品质量负终身责任,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

依靠科学技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有效解决产品质量通病。定期公布推广应用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目标,及时修改质量和设计标准。组织对产品质量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加强对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特别要重视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财务部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责任培训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培训通知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