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创新紧扣时代脉搏— 2 0 1 7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三评”凸显管理创新趋势

2017-11-10牟雪江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油气石油能源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管理创新紧扣时代脉搏— 2 0 1 7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三评”凸显管理创新趋势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践行八项规定到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提出富含鲜明时代特点的治国理政方略,开辟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光阴似箭,5年间,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谋发展、促转型、增活力,成长为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力量。

砥砺奋进的5年,也是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尤其是遭遇2014年起的低油价后,3年间,在最困难的时刻,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直面低油价挑战,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以不屈的脊梁,扛起了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的重担。

中国石油保持油气储量、产量“箭头向上”。大庆油田破解特高含水等一系列世界性开发难题,实现高产稳产;长庆油田产量跃升至5000万吨新高度后,连续4年保持稳产;中国石油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连续11年超过6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连续10年超过4000亿立方米,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连续10年超过10亿吨。近两年,在投资规模均匀压减30%、结算油价降落35%的环境下,中国石油累计实现业务收入3.87万亿元、利润1314亿元,上缴税费6506亿元,业绩完成情况在100多家央企中保持领先上风。

中国石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提出了最新举措,“十三五”期间将投资2000亿元,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4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建成后四大基地年炼油产能将达1.3亿吨,占中国石化产能的45%、全国总产能的17%;乙烯产能达900万吨,占中国石化产能的65%、全国总产能的31%。在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增强我国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中国石化在内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炼油产能的同时关停落后老厂,保证炼油总产能不增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整体迈向中高端。

对于中国海油来说,过去的5年是披荆斩棘、艰难前行的5年,低迷的国际油价使高成本的海洋石油开发面临严峻的考验。5年来,中国海油国内外油气年产量超过1亿吨,国内累计生产原油2.1亿吨,成为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贸易商。得益于中国海油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海洋石油生产大国之一,建成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大型装备建造等领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用出色经营业绩证明自己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能源产业独有的发展速度与成就。总结5年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石油人又确定了新的发展重点,即“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和业务主导,必须坚持稳准推进原则,必须鼓励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管理创新”,通过“五个必须”的落实敦促企业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不能不说,油价低位运行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了一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发展的契机。这一点,我们在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行业部级2017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著作评审(以下简称“三评”),评出的获奖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中不难看到。

研读和梳理其中获奖的25项一等奖优秀成果、63篇一等奖优秀论文、5部一等奖优秀著作(目录见103页),就像“三评”评审委员会专家们指出的,今年的“三评”获奖项目涉及的管理创新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无不体现着企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力,在行业寒冬期,在求生存、求发展中,承载着的塑造创新文化的使命,以及肩负的将科技成果推向产业化、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任,展现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活力;企业管理的“学术”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扣紧时代脉搏,紧跟行业变化,注重以管理创新促进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凸显了新时代的管理创新新趋势。

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从习近平主席2013年出访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再到2017年5月中旬首次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回首4年来,从顶层设计到推进落实,在习近平主席的精心谋划下,“一带一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合作中不断成长。

3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不断推进合作,落实各项规划与项目,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区域与跨区域合作。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来,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数据显示,共有47家中央企业参与、参股或者投资,或者和这些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中央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

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契机。如何搭乘“一带一路”合作快车?如何进一步拓展合作成果?成为石油石化企业“走出去”关注和研究的时代热点,也是2017年的“三评”获奖项目中的热点。

其中,优秀论文一等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油气合作区建设》,文章在研究中国石油近年来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油气合作水平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石油提出的将中亚地区建设成为“四位一体”的核心油气合作区要求,论证了中亚地区油气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核心油气合作区的建设思路与路线,并就如何保障核心油气合作区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章认为,中亚地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中亚地区的油气合作更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石油作为国家战略的先行者,应在中亚地区保持先发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中亚国家与这一倡议充分对接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不仅要把中亚地区油气合作看作是中国石油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更应当作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可靠基石。

据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从中东、中亚和俄罗斯进口原油2.4亿吨,占总进口量的62.8%。

优秀论文一等奖《“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进展与转变》一文认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中国石油企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文章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进展从“五通”(政策沟通,赢得更多共识;设施联通,构建合作网络;贸易畅通,实现稳步进展;资金融通,取得显著成效;民心相通,打下坚实基础)成绩进行了总结阐述,并对油气合作发生的五个方面的重要转变进行了论述分析。

文章认为,“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促大经贸合作,大经贸合作带动油气合作进一步深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规划对接,中国油气行业中装备制造、材料工业、技术服务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炼化、管道等领域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油气领域的产业融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里程。作为企业如何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我们看到2017年“三评”评审委员会收到的申报研究课题,有很多都在关注这一问题。比如,成果一等奖中的《跨多国天然气管道利益相关方共享价值管理》《海外油气投资业务推动转型升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与实践》《大型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基于定制的一体化服务》《综合型海上油田服务企业国际化能力建设与实践》《国有跨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等等。

这些成果,从多角度更加强调了要抓住历史机遇,巩固已有合作成果,积极开拓合作新领域、新方式,从全产业链角度,坚持效益优先的商业化原则,全面深化“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共商油气合作新机制,共建油气合作共同体,共享油气合作利益与成果。

激发成本意识,主导油企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从2014年6月22日国际油价开启下跌模式,到今年上半年,3年的时间,国际油价低位徘徊已经成为常态化。2017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仍然持续波动,油价维持在45美元—50美元每桶之间。可以说低油价带来的阵阵寒意让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着一场漫长的严峻考验。

在低油价情况下,要解决石油石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必须解决如何实现低成本发展的问题,而低成本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如何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因此,从2017年“三评”获奖项目总体来看,在石油石化企业抗御严寒、砥砺奋进的3年中,研究“挖掘企业潜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仅成为企业追求利润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企业抗御市场竞争风险,求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看到,经过3年的严考,石油石化企业能够依靠管理现代化创新的聪明智慧,积极应对严峻的经营环境和市场压力,以管理创新的先进理念来指导生产经营的实践,而又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鲜活的管理创新经验为生产经营服务。其中,善于抓住石油石化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寻求战略发展和管理创新上的有效突破成为管理创新的新趋势。

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部分大国战略

比如,优秀成果一等奖《面向成本要素的量化管理方法及在降本增效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国海油依靠科学管理降本增效,应对2014年突发的油价断崖式下跌,其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部通过研究科学量化方法、作业原则、成本要素和量化方式、费率标准等,结合现场调研、多方探讨分析等方式,最终建立了面向成本要素的量化管理方法,在其中国近海4个分公司得到广泛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执行油井作业成本要素量化与信息平台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公司带来了明显经济效益。近3年来,在油井作业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油井作业费用由2014年的26.29亿元人民币/年下降为2016年的20.87亿元人民币/年,平均每年减少油井作业费2亿—3亿元人民币。二是,油井作业效率的提高和作业成本的降低,节约了大量油气井作业资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其中,样本采集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础,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将统计要求贯彻下去,科学采样。通常情况下,样本量越大,就具有越强的代表性,因此应结合实验室条件,尽量扩大样本数量。同时,选取的样本应该具有较强的密封性,一旦开放,将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得不到保证。如果检测散装样品,则需要在将无菌环境中进行提取,以避免样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年的严考,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从获奖项目中看到,企业在看问题上越清楚,发展路线就会越明晰,解决起来就越有办法。

例如,近年来,面对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国内需求放缓的严峻外部形势以及勘探对象日益复杂、资源品质逐渐变差等内部困难,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围绕油气勘探“提速、提质、提效”总体目标,创新“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从“优选勘探目标、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过程管控、强化技术攻关、健全制度体系”五个方面全方位发力,持续提升勘探生产效益、效率。其获得优秀成果一等奖的《油气勘探“五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显示,通过勘探思路由重阵地向重新区转变;成本控制由抓过程向抓源头转变;钻井提速由抓局部向抓全局转变,塔里木油田“十二五”期间探井进尺完成率平均值为83.5%,最高值为2013年油价高峰期的91.5%,2016年塔里木油田探井进尺完成率达到99.02%,较2015年提升46%,创“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二维地震完成率96.2%,也创“十二五”以来最高纪录。2016年全年探井单位成本较“十二五”平均值降低23.6%,其中克深大北区块探井单位成本较“十二五”平均值降低25.4%,在困难重重的逆境之中,有效提升了勘探效益。

解读“三评”获奖项目,我们看到面对低油价大考,企业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导了未来发展命运。就像石油人喊出的:“我们左右不了油价下跌,但可以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我们左右不了投资锐减,但可以优化部署、提质增效;我们左右不了‘极寒’天气,但可以创新适变、走出困境。”

“三评”获奖项目也再次表明了,只有顺应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转变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增强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竞争和变革中,不断突破传统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

2017年度管理现代化创新“三评”获奖项目的最大亮点就是接地气,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实实在在的管理创新方案”。

比如,《大型炼化企业规章制度“五化”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成品油零售一体化营销》《以单井效益评价为中心的效益提升管理》《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评估考核研究与实践》《低油价下油气并购市场走势及其对中国石油公司的启示》等等。

能源革命,供给侧变革创新动力强劲

十八大以来5年间,我国能源领域密集出台一系列重磅规划和政策,形成推进能源革命“四梁八柱”战略规划体系,清晰定位了能源发展的新坐标:

从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到制定出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体制革命行动计划》,研究形成《能源消费和供给革命行动计划》《能源国际合作战略行动计划》,系统部署了2030年前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从制定《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14个配套专项规划,到出台《省级能源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同步开展对地方能源规划的审批指导,进一步明确了推进能源革命战略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发布《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到出台《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规划》,能源领域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引……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扩大经营自主权管理》

其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是一次惠及长远的变革。

我们在2017“三评”获奖项目中看到,《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中国海油炼化产业重组改革》的创新发展路径:中国海油炼化产业重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统一产业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体系建设”为目标,将中国海油当前分散在不同单位、不同区域的炼化与销售企业整合成为一个产销一体化的专业化管理、集团化运作的公司;通过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有效支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产经营绩效,最终实现炼化产业的有质量有效益协调发展,成为中国海油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重要支撑。在推进炼化产业改革重组中,坚持炼化产业整体价值最大化,重点在“产销一体化经营、实现集团化运作、创新专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产业链价值进一步提升,强力助推了中国海油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建设,产销一体化效果显著,“1+1>2”的改革目标全面实现,改革红利得到明显释放(超38.7亿元)。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决策,其重要任务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其中国企深化改革是“去产能”的关键环节。在2017年“三评”获奖项目中,我们看到这也是石油石化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

作为石油石化产业链的供给端,油田企业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低油价的叠加影响,有效产量演变为无效产量,高油价下投资形成的产能逐步转化为过剩产能,而作为油气主业配套的生产辅助和后勤服务类专业化队伍,服务能力过剩问题更加凸显,油田企业只有通过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家层面改革相结合,才能不断探索出油田企业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在2017年“三评”获奖项目中我们看到,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为破解非油气业务在油田内部工作量严重不足、外部市场创效能力明显偏弱、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难题,打破原有运营管控的旧模式,通过下放经营自主权,还原市场主体地位,增强经营活力,放开手脚推向市场,使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增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意识,逐步提升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转型升级,开启了大庆油田深化改革的“破冰”之旅,其获得成果一等奖的研究课题《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扩大经营自主权管理》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做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正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理论之基。

我国能源发展思路发生重大转变,“清洁”首次排在我国能源体系的修饰语的首位。未来,能源发展的主题将转向清洁化。

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等10余份利好天然气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行业发展的积极性。

我国天然气市场气源多元、主体多元的市场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机制也亟待建立。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的低碳能源,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市场选择?2017年度管理现代化创新“三评”获奖项目,多篇获奖成果聚集“天然气发展”,提出了《基于能源革命的天然气市场变革管理与实践》《天然气管网集中调控运行优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跨多国天然气管道利益相关方共享价值管理》《地下储气库运营管理模式及成本分析》《对中国引进LNG资源商务模式的总结分析与建议》等建设性的建议。

当前中国天然气管网主干管道里程已经超过6万千米,管网内互联互通越来越广泛,网内调配气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原有的调控模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了集中调控模式,保安全促优化就成为了重要工作。

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完成的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天然气管网集中调控运行优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了满足天然气需求与管道业务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探讨解决天然气管网调控运行及优化困难的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管网规划与调控运行的有效联动机制,实现了规划与运行业务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管网适应性分析与优化”滚动工作机制,用来指导当前管网的改造和规划管道的建设。其中,深入细化天然气管网调控运行优化时间维度,创新性地形成了“月方案优化、周预测控制、日平衡调整”三级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了调控运行的优化管理水平;总结影响日常调控运行的关键因素,创新性地提出了“气源优化、销售优化、流向优化、管存优化、压力优化、机组优化”六大优化控制点,全面覆盖天然气管网调控运行优化空间维度。

成果实施以来,通过运行优化节能减排,节省管道生产能耗173万吨标煤,减少碳排放400余万吨,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空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运行优化,显著降低了管网生产能耗。2012—2016年,在管网输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单耗下降了20%,节约运行成本17亿元。

依靠互联网思维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词语,“创新就是生产力”“创新就是发展”等等理念成为大众的共识。

当前,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能源行业正加速智能化。透过2017年度管理现代化创新“三评”获奖项目,我们看到石油石化企业管理创新的另一个新特点,就是企业紧扣时代脉搏,采用快速跟进战略,以技术集成应用和创新为主,实现新技术应用价值最大化。通过研发新的特色技术,提高油气储量和采收率,聚焦安全与运营风险,提高资源发现和生产运行效率及效益,巩固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市场和技术同步发展。

从这些获奖项目涉及的内容来看,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力”。比如,《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超低渗透气田集成化管理》《老油田‘3E视角’协调管理的构建与实施》《基于‘互联网+’的成品油直销平台打造与管理实践》《以共享平台为中心的资源优化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打造海上智能油气田为目标的井口平台无人化管理》……

在这些获奖项目中,能源互联网也被赋予重要使命,被认为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论文一等奖《我国石油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研究》认为,“互联网+能源”有助于石油产业转型升级。油气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应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不断推进本行业与互联网的充分融合。

可以说,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

“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创新推动发展,创新赢得未来,这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创新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种创新,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和探索一种更加高效、更加符合当前实际的社会发展方式。

我们从“三评”获奖项目研究的课题中也深深体会到,在当前行业效益由最初的市场“暴利”向“微利”时代转向之时,在好的管理理念指引下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精细化、制度化的企业,有着一套适合自身经营的管理模式和体系的企业,无疑是降本增效、效率提升以致促使企业走得更远的赢家。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2017年“三评”评审出优秀项目的影响力再进一步扩大,在助推企业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在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管理效率水平,努力实现管理创新和创新管理连动互动上,全力释放全面推进石油石化行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

还是那句话,2017年“三评”工作虽已结束,但它关注的现代化管理创新却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这个永恒的主题在2018年的“三评”中还将继续被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油气石油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石油石化展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