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实践与探索

2017-11-09王健

艺海 2017年8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发展对策

王健

[摘要]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维一体,作者在遵循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中,对我院音乐教学活动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通识教育 音乐教学实践 发展对策

一、通识教育理念

哈佛大学将通识教育的具体概念定义为: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包括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个性熏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全体人的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智地判断和正确辨别普遍价值的人。

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在《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一书中认为,提升大学生本土文化素养、重建大学教育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深化大学通识教育。他在书中探讨了深化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策略与方法,剖析了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非制度性危机,并论及了大学通识教育与社区大学建设、大学校长遴选的关系等,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我院通识音乐教育的概况

我院在推行通识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选取《古典音乐入门》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开设,这是一门关于古典音乐的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西方与中国的古典音乐知识与欣赏。通过课程中的教学活动,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基础性知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掌握一定的音乐美学知识,提高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理解、欣赏和感悟古典音乐的主要内容。其中,西方古典音乐包括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罗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二十世纪音乐;中国古典音乐包括古典歌舞音乐、古典戏曲音乐及古典器乐音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古典音乐的历史流变、音乐家以及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理解当今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多元音乐文化现象,把握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音乐的多样性。

在学期末考查方式上,学院要求以提交论文的形式来完成。论文涉及的内容除课堂教学的相关章节外,要求学生欣赏相关古典音乐大师的不同作品并进行理解分析。学生们对古典音乐作品和创作者进行多层面分析,了解古典音乐作品的内涵,结合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把掌握的音乐美学知识,运用于欣赏音乐作品的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提高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三、我院通识音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学习借鉴国外通识音乐教育的经验

国外通识音乐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程,音乐教育思想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在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外,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学院为学生开设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在内的多门课程,音乐课程是主要艺术课程。从所开设的课程来看,既有专业性较强的,也有音乐与其它专业学科交叉的,甚至包含多元文化课程。

我院在践行通识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力求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先后开设音乐类课程包括古典音乐与音乐剧等,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教学对象的特征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我院通识选修课程面对的学生主体为全院学生,这也就是说,教学对象为非音乐专业类学生,学生的学科背景不同,在课堂中会出现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动画设计等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学对象对音乐的熟悉程度参差不齐。

从目前教学实践过程来看,我院学生基本音乐素养普遍欠缺,很多学生不认识乐谱,不能演奏至少一种乐器,不能根据乐曲打出拍子,虽然有些可以说出国歌的曲作者及词作者,也能说出如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西方音乐家的名字,但能说出经典作品的很少,对戏曲有了解的则更少。例如,在教学中,当教师讲授音乐经典片段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时,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乐章开始的四个音“3331”,这个部分被我们喻为“命运的敲门声”,从而被引用为此交响曲的标题。命运的主题贯穿全曲,让聆听者感受到一种命运的强大震撼,然而很多学生对这类音乐的兴趣还只停留在“听”的层面,还远远称不上“欣赏”音乐。另外,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生愿意投入资金去观看流行歌手的演唱会,但愿意去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的学生,仍然屈指可数。

3、教学过程的特征分析

从音乐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学生们往往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兴趣偏低,对趣味性较强的知识兴趣偏高,配合程度也较高,互动性增强。如,当教师讲到音乐中各类乐器的产生、发展以及现代结构时,学生的兴趣明显偏低;当教师讲到乐器的特色及有关的演奏家时,学生的兴趣则较高。此外,在熟悉的知识领域,学生们兴趣较大,而对不熟悉的音乐领域,兴趣便会减弱。如教师在讲授贝多芬和莫扎特时,学生的兴趣就远高于舒伯特和圣一桑等其他作曲家;教师讲授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时,学生的兴趣又明显高于《bE大调第三交响曲》。

四、对我院通识音乐教育的完善策略

1、精选内容,合理安排课程

在通识音乐教育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选取的教育内容上要有合适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古典音乐的领域十分宽泛,我们每一人可能穷尽一生也无法学完古典音乐所有领域的知识,学生的欣赏需要老师的引领。在古典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还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院通识课选修课的授课目标和对象来制定。

在内容设置上,应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课程的起始阶段应有一些音乐术语及音乐基本理论的教授,以便于学生理解后期涉及到的相关术语,如音符、節奏、和弦、乐句、乐段、乐章的概念等。具体来说,在前期讲授了乐章的概念,在后期讲到贝多芬时,学生理解交响乐的构成就会更加容易。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把音乐专业教育和音乐通识教育相互结合渗透,在2学分中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收获。我认为,在音乐课程设计上,教师应把理论、聆赏、技巧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讲授;在课程形式上,则尽可能丰富多样。

2、引导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识课程的质量好坏,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而学生的积极与主动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又是极为重要的。在通识音乐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也就是在音乐教学中,教授方法而不仅限于教授具体作品。音乐教育是一门“体验”的教育,需要人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思考和感悟,各人由于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不尽相同,体验也会各有不同,所以,音乐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去自我探索、多方存储、相互借鉴、提升能力。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去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并具有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针对古典音乐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经典音乐或者观看音乐家传记等,根据课程内容及要求带领学生到音乐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及欣赏,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感受力。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欣赏音乐会,去感受音乐会的排练过程,从一场音乐会的形成,感悟音乐内涵,达到提升审美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在一起讨论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为自己逐步提高的音乐素养而感到欣喜。

3、探索利用电子与网络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与网络资源,使通识音乐教育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得以提升,这样将使音乐教学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这种与以往相比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如何具体利用这些电子与网络资源来推进通识音乐教育的推广,这也是教师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刘小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发展对策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