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常德高腔
2017-11-09莫一鸣
莫一鸣
[摘要]常德高腔是常德地方大戏剧种武陵戏(曾名常德汉剧)的一个声腔体系,它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艺术特色,也曾有过轰动京华的辉煌。当前为了进一步促进它的繁荣发展,我们应该抓好传承工作,编撰常德高腔的音乐集成,培训学员,创编新作,扩大影响与宣传,重新以“武陵戏”名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常德高腔 历史 特色 传承 发展
常德高腔是常德地方大戏剧种武陵戏(曾名常德汉剧)的一个声腔体系。它滥觞于大明永乐年问,从明代至清中叶极为繁盛,清晚至民国逐渐式微,走向衰颓。新中国成立后,它重新焕发光彩,轰动京华。几度浮沉,改革开放后又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拟从常德高腔的历史、现状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探讨如何促成其进一步繁荣发展。
一、常德高腔的历史
常德古称武陵,在元代(1278-1319)就有了专供戏曲演出的场所,“前筑露台,高四尺”(见《嘉靖常德志》),露台为官府、祠庙陈演乐舞戏曲之所。魏良辅《南词引正》中说永乐间云、贵两省皆行弋阳腔,常德为“滇、黔门户”,早行弋阳腔理所当然。武陵艺人认为高腔起于明永乐时,并以老郎庙(梨园会所)所陈设的带有“大明永乐二年华胜班制”字样的太平缸为据(今武陵区梳子巷,毀于1919年),华胜班为常德武陵历代演唱高腔名班,它从大明永乐初年一直传承到1949年。据上世纪80年代在桃源县发现的《易公真人戏会簿》记载,从1888年至1949年间,华胜班曾在汤家湾戏楼七次出演高腔剧(汤家湾戏楼座落于桃源县泥窝潭乡茶驿坪村,应是当年的茶马古道上的繁华驿站)。时代更易,招牌不倒,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班社一直演唱高腔。解放初期,剧团还曾请老艺人到团里教授高腔剧目。
明正德至万历(1506-1572)武陵的戏曲活动频繁,一是荣王府的戏曲活动,二是湘西诸土司府戏曲活动,三是民间戏曲活动。龙膺《诗谑》云:“何物最娱庸俗耳,敲锣打鼓闹青阳”,可见青阳腔在万历初已进入湖湘,为武陵剧坛增加了剧目,也促进了常德高腔的发展,同时,常德、澧阳一带也有本地的高腔出现。相传这时有瑞凝、天元等班社都唱高腔,《白兔》《三元》《投笔》及水浒戏在当地流传,可见当时的戏曲盛况。
明末清初,民间职业戏班逐步兴起,随着山陕、江浙、江西、徽、川、云贵、闽广等地的商会成立,秦腔、苏腔、四平腔、京腔、卫腔、楚调、梆子腔等声腔传入,武陵戏吸收了外来声腔,得到了迅速发展,班社和剧目不断增加,也正是这个时期,常德、桃源、汉寿开始设科班达三十余个。常德老郎庙碑载:“有班十余牌,每班五十余众”,出现了华胜、华庆、福太、福德、松秀、天福、德福、瑞凝、荣庆9个班社。但从清朝晚期开始,弹腔逐渐兴起,高腔渐趋衰落,以唱高腔为主的华胜等班社的活动重心逐步转向农村,而富于独创性的名班“一家戏”更为吸引城市观众的眼球。此时大多班社均以演唱弹腔为主,被称之为“汉班子”,以区别于那些以演唱高腔为主的如华胜班等高腔班子。这个时候,天元、瑞凝、文化、同乐“四大名班”便应运而生了。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常德高腔已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二、常德高腔的崛起
新中国的成立给全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满目凋敝的戏曲艺术迎来了转机。戏曲班社的艺人再不是戏子、下九流,而成为光荣的文艺工作者。各班社均在当时的演出地安营札寨,就地生根,如文化班、同乐班就在常德城区安了家。班社改为剧团,体制上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集体所有制,艺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1952年起,全省各地戏曲专业剧团均称为湘剧团,文化、同乐两班分别建为文化湘剧团和文艺湘剧团,1956年两团合并,定名为常德市湘剧团。
尽管剧种的名称给艺人们带来困惑,但层出不穷的新鲜事极大地振奋了他们的激情,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传承演出本剧种的优秀剧目上,常德高腔又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
常德本地这个地方大戏剧种在历史上仅有班社名,而无剧种名,从大明永乐二年即1404年开始,众多戏班在沅澧大地上繁衍生息,清末民初,弹腔兴起后,高腔逐渐失势,许多剧目也就失传了。据剧种志统计,本剧种600余出剧目中,弹腔占了500多出,高腔剧目仅有50余出,再不加以抢救,必然造成巨大的损失与遗憾。1951年8月与1952年2月,王文松、李福祥、万金红分别参加了全省戏曲改进干部班学习,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头的责任。1952年8月常德文化剧团、文艺剧团合演的《思凡》《拦马》《五台会兄》等剧目参加湖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同时9月常德高腔《思凡》入选湖南代表团,在武汉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李福祥获个人奖。同年10月,《思凡》入选中南代表团,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誉满京城,梅兰芳大师鼓励李福祥说:你比我演得好!李福祥获演员二等奖,常德高腔第一张唱片《思凡》由北京人民广播器材厂录制发行,李福祥的成功演出极大鼓励了全团艺人,大家更充分认识到常德高腔艺术的感人魅力。1954年常德市举办了高腔学习班,先后挖掘整理了《拜月亭记》《金殿配》《三闯辕门》《赐马挑袍》《千里单骑》《百花赠剑》《五桂芳》《葵花井》《芦林会》《雪梅吊孝·教子》等20多出高腔戏,为高腔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1956年6月至7月,邱吉彩携《祭头巾》一剧参加湖南戏曲艺术团赴京汇报演出,邱老精彩的演出轰动京华,誉满首都,王朝闻与首都戏剧界大佬们都给予极高评价,各大极刊纷纷介绍、评论,《人民文学》破例刊登了《祭头巾》剧本。当年的国庆节,邱吉彩、李福祥、陈长茂、万金红四人荣幸地参加天安门国庆盛典,邱吉彩更是荣登观礼台。
邱吉彩与李福祥解放初期的晋京演出,让常德高腔声名大振,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我们团进京演出其它剧目时,首都戏剧界老专家谈起这些往事,依然如数家珍。这两位老艺人晋京演出时对剧种的标识,一次是“常德高腔”,另一次是“常德戏高腔”,尽管那个时候剧团的名称一直叫湘剧团。endprint
1957年,常德市人委向省文化局呈报了《请求更正我市湘剧团剧团剧种名称的报告》,报告称“剧种经历代艺人和观众确定为常德剧种,称为‘常德戏”。报告中提供了两种方案,一是“常德市常德戏剧团”,二是“常德市常德汉剧团”。报告中还提出:“但严格说起来,此剧种与汉剧却有分别”。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些“分别”。湖北汉剧没有高腔,我们高腔艺术年代久远,遗存丰厚。此外还有行当、打击乐及地方方言等众多差异。1957年,剧种被命名为“常德汉剧”。这一次改名,为后来与湖北汉剧的混淆留下了隐患。
剧团更名后,传承学习常德高腔这项工作被提上了议程,各县市剧团先后举办演员训练班或戏曲学校,特别是1957年3月至1971年5月,原常德市常德汉剧团招收了四批学员达200多人,为常德高腔的传承奠定了基础,1978年湖南省艺术学校在常德开设了常德汉剧班,招收了6批汉剧班学员,这些学员目前是常德高腔的传承人和顶梁柱,有的已成为常德市各区县市文化部门的文艺骨干。
三、常德高腔的特色
常德高腔是湖南四大高腔之一,采用常德方言。常德高腔为曲牌体,旧有“三十六腔(基本腔)”,七十二调板(曲牌)以及“九板十三腔,九腔十八板”等演唱体系,以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为基础,各类调式的调性变化丰富多彩,以曲牌连套,单一上下句型与多句型演唱最为常见。主要结构为散板,数板与甩腔,慢板与甩腔,慢板与散板以及上、下句或下句反复式的多句式等演奏演唱方式。其板式有慢板4/4、中板2/4、快板1/4、散板形式交替运用,节奏有快有慢,灵活多样。其帮腔“锣鼓相助、一唱众和”是常德高腔的一大特色,可分为器乐帮腔与人声帮腔两大类。器乐帮腔分唢呐、笛子与锣鼓帮腔,有一字帮,二字帮,三字帮,半句帮,全句帮等形式;人声帮腔除了句尾、段尾、整段等不同部位帮腔外,还有无词帮、有词帮等形式。常德高腔还与本地的民间艺术息息相关,唱腔既吸收了沅水流域的船夫号子、常德丝弦,还融入了本地的傩愿腔、巫师腔和渔鼓,丰富了演唱形式。
常德高腔注重演唱方法,其发声咬字、运气、润腔都有独特的地方,有真嗓(即本嗓)、假嗓(即小嗓)、边嗓(常德高腔的特色,比假嗓声音稍粗大)和本带边(即真假嗓相结合)等形式。生行一般用本嗓,也运用“本带边”的唱法,讲究字正腔圆,苍劲有力;旦行用假嗓,如剧中人物需要也适当用本嗓,唱腔如行云流水,优雅细腻;净行用本嗓,其表现高亢激越、宽厚恢宏;丑行用真嗓,以低八度行腔,有时用大跳烘托,彰显风趣恢谐,滑稽;老旦等用本嗓,音色于净朴实,刚柔相济。
常德高腔的音乐伴奏分文场(管弦乐)和武场(打击乐)。文场伴奏乐器为唢呐、笛子、板胡、高胡、二胡、扬琴、三弦等;武场为堂鼓、班鼓、云板、大锣、头钹、二钹兼铰子(一种比头钹大,音色比较细腻,只在演唱优美的唱段时帮腔用)、小锣和云锣。但目前,除传统戏演出外,有些剧目的演出或汇演都采用混合乐队或管弦乐队。
四、常德高腔的发展
1986年,在全省戏剧志的编撰过程中,经省戏剧界众多专家指导,我市各剧团老艺人签名并按指印,正式向省厅报告,慎重将剧种名称确立为武陵戲,并请曹禺先生题写了团名。后来,在各艺术团体面临市场萧条的生存危机时,出于与民间剧团争夺市场的目的,1997年剧团的名称又改为“常德市常德汉剧团”,再次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为了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央、省市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地方戏曲事业,2006年“常德高腔”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常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2012年,成立了常德市常德高腔保护中心,注重挖掘与传承,一是开设常德高腔传习班,由国家级传承人李少先、龚景云为代表,组织本中心和各区县市中青年演员参加学习,已开班五期,李少先老师撰写了《常德高腔音乐集成》;二是抓青年演员培养,每年进行年度业务考核,并选拔优秀中青年演员参加省内外戏曲大赛;三是开展名师带徒工作,一对一进行高腔剧目教学,同时输送中青年演员参加省内外戏曲研修班,提高艺术素质;四是抓精品艺术创作,2003年常德高腔《紫苏传》参加第一届湖南艺术节获演出“金奖”,并在北京、武汉、长沙、海口巡演,2006、2009年创排的《合家欢》《雨荷》参加第二、三届湖南艺术节获“田汉新剧目奖”,特别是2015年原创常德高腔《孟姜女传奇》,参加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获“田汉大奖”,2016年参加了由湖南省文化厅组织的“湘戏晋京”展演活动;该剧已拍成常德高腔首部戏曲电影,2017年5月已与观众见面;五是将常德高腔经典剧目与唱段,通过精心编排后录制四张光碟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六是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抓住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这一契机,争取培养一批常德高腔学员;七是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和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传唱普及常德高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八是重新以“武陵戏”的名称,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彻底改变剧种名称混乱的现状。
常德高腔的传承与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艰难岁月,几代人的追求,几代人的坚守,才使得这朵盛开在武陵大地的艺术之花青春常在。我们这代人既要向前辈艺术家学习,更要抓住机遇,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艺术作品,紧抓传承保护,培育新人,推层出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常德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贡献,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永放光彩。
(责任编辑:刘小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