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基层查处隐形变异“四风”的情况分析及对策

2017-11-09刘杉杉段志娟云兴勇

办公室业务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四风国有企业基层

刘杉杉 段志娟 云兴勇

【摘要】“四风”问题看似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软腐败”,但假以时日则会“聚沙成塔”。坚决查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是维护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要求。将作风建设聚焦基层,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深挖、细查、严处,有助于推动基层干部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密切关注国有企业出现“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有针对性地出实招硬招来应对,落实“两个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基层;国有企业

自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执纪、问责、把关职责,持续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加大执纪监督曝光力度,有效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风民风的好转。

在看到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从各级通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来看,一些地区和部门依然存在“四风”问题。“四风”问题犹如病毒,也会隐形变异,恶化政治生态,伤害群众利益,必须坚决铲除。看住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决查处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风好转的新气象,势必会提振群众对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凝聚党心民心,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在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深挖其根源,是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缺失导致。随着各级巡视力度的不断加大,还会有更多国企腐败问题被晒出。问题倒逼改革,国企在反腐败工作中,要清楚自身存在的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也要明确反“四风”的重要任务和重大意义,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做到党建、业务“两手抓”,反腐、改革“双驱动”,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一些地方“四风”隐身变形的现象屡禁不止,隐身变异手段也在增多,从近几年国有企业“四风”问题查处情况看,基层单位问题相对集中,这与人情文化密切相关,也是老百姓感受更直接、反映更强烈的矛盾集中点。

(一)公款吃喝规避检查。有的将公款吃喝转移到单位食堂、培训中心、下属部门,食堂账目混乱、管理混乱;有的从高档餐馆转移到小饭馆、农家乐等偏远隐蔽场所,逃避检查和举报,在饭馆、饭店挂账,等候时机集中处理。

(二)公车使用移花接木。有的“公卡私用”,违规使用加油卡,具体加油的次数、车辆、行程等无法查清明细;有的“变相专车”,在单位物色“专职司机”,为主要领导开私车。

(三)公款出游南辕北辙。个别单位以学习、培训、调研、爱国主义教育等名义外出考察,不按既定路线,擅自变更路线、更改行程;有的转嫁旅游费用,利用手中权力“靠山吃山”,让当地单位承担旅游费用。

(四)收受礼金秘密交易。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电子预付卡、扫描二维码、网购等成为送礼的“神兵利器”;有的避开重要节点提前、延迟收送、异地收送、快递收送。

(五)婚丧嫁娶分批操办。有的干部操办婚丧嫁娶,化整为零,分批分地办;有的只收礼不宴请,借亲朋好友请客借机敛财。

(六)检查考核反复重叠。有的单位检查考核过多,一些考核内容不切实际,甚至各部门考核内容存在“冲突打架”;被考核单位对照考核标准,编造工作痕迹。

(七)会议文件有增无减。有的地方和部門把发文、开会作为贯彻上级精神的主要手段,有的文件空话、套话多,指导性、针对性不强;有的一般性会议也要求基层领导参加,加重了基层负担,增加了行政成本。

(八)办事效率低下。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庸懒散慢”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面对群众的窗口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情仍然难办;有的地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依然突出。

(九)“三重一大”制度缺失。党组织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缺乏制度刚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制度执行的监督不够严格,缺乏落实制度的监管制度。

二、问题发生原因剖析

虽然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至今已经出台近5年,但问题仍然时有发生。无论目前“四风”的表现如何,潜在的原因大致相同。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党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工作没有正确认识,存在侥幸心理、敷衍心理、与己无关心理,导致顶风违纪问题屡查不绝。究其深层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政治修养不到家,在权钱交易面前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瓦解,走向深渊。

(二)配套制度不完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当前,相关制度存在缺陷和漏洞,执行不够严格,操作不够规范,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管机制。

(三)管党治党落实不到位。重业务轻党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到位、放纵干部党员忘记责任担当、滥用手中权力、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给“四风”问题频发提供了温床。

(四)纪检监察力度不够。基层纪检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兼职多,精力分散,业务不熟,实践不够,交流不够,碍于人情的现象,导致监督执纪力度宽松软。

(五)监督基层情况复杂。基层干部基数庞大,人员分散,给监督管理造成困难。基层干部队伍庞大,人员分散于基层各部门,工作岗位各异,受周围文化环境风俗影响较多,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存在困难和漏洞。

三、相应对策措施

(一)加强廉政培训,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创新廉政教育、传播廉政文化、组织专题学习、解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作风教育,加深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理解,增强严守纪律规矩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执行落实。抓建章立制,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是从源头遏制“四风”问题频发的关键举措。紧跟政策堵塞制度漏洞,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系统配套、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体制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让“四风”问题无法隐身、无所遁形。

(三)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准则》强调,“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一项纪律要求,上升为一份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主体责任。

(四)加强执纪监督,纠正“庸懒散慢”。实现党员干部行为自觉,关键是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群体着重监督,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抓早抓小,灵活运用约谈函询、警示诫勉等措施;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持现形就抓,层层剥开“四风”隐身衣;对顶风违纪“四风”问题,或“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的,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通过强化“一案双查”,倒逼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五)创新监督方法,畅通举报渠道。利用互联网、微信、电子支付的违纪手法层出不穷,遏制违纪也需要不断创新方法,通过应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新技术,充分发挥公众微信随手拍、“二维码”测评系统、公安机关“天眼”视屏监控平台、税控电子信息平台、监督举报客户端的系统和平台,使用通信网络加强金融、审计、税务的合作,形成多部门联动、科技化取证、精准监控排查的严密监督系统,成为纠正“四风”问题的“神兵利器”。

【参考文献】

[1]黄飞,许高斌,潘德江.浅谈如何开展高校"讲文明、树新风"活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黎明,王洪宝.反"四风"改作风树新风[N].安康日报,2014(05).

[3]柳建辉,高中华.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扫除[N].光明日报,2013(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风国有企业基层
基层巡览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